肉袒牵羊什么意思(为什么古代投降时候要“肉袒牵羊”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古代投降时候要“肉袒牵羊”

欢迎打开历史宝库,一起来读古代文化那些事儿。(本文约400字,阅读需时2分)

为什么古代投降要“肉袒牵羊”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想一想这个画面,还是挺有喜感的,光着膀子,牵着一只羊。

但是这个搞笑的场面,在古代并不罕见。特别是徽钦二宗被行“牵羊礼”,让人难以忘怀。

古代“肉袒牵羊”之例子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奇葩的投降仪式呢?

根源就在于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易经》。

你确定这不是街头那些神算子用来忽悠人的。。

当然不是,《易经》里还是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奥妙的。

《易经》夬卦九四爻辞:“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原来“牵羊悔亡”这四个字,就是“肉袒牵羊”以表示投降的原始出处。

这个卦象是一个不太好的卦,解读是:受了伤,行动受累,心有悔恨之意。

“牵羊悔亡”这四个字,其实是源于古人丰富的生活生产经验的。

农村放过羊的孩子都知道,羊的脾气很倔的,你硬拉它走,它不会走的,惹恼了羊还会用角抵人,羊角硬,抵一下人可不是玩的。《易经》夬卦九四爻,讲的就是这个故事,一个人硬是拉羊,就被羊所伤。后人也因此衍生出关于政治斗争失败的内涵,因此就有了“肉袒牵羊”用以投降的故事。

想要驱羊前行,最好的办法不是用力拉,而是在后面轻轻赶。“文王拘而演《周易》”农牧业均有发展的先周时期,也是《周易》诞生的时期,这些卦象的解读,其实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知识。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这个《周易》中奇怪卦象的来历,以及如何演化而成为古代的一种文化的。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牵羊礼”到底是什么靖康之耻时,朱皇后行“牵羊礼”后为何投缳自尽

答:在充满各类血腥及荒唐画面的“靖康之耻”里,金人对宋朝皇家施行的“牵羊礼”,堪称是一种伤害性极大,侮辱性极强的刑罚。

金天会六年(1128)八月,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郑太后、朱皇后、韦贤妃(“臣构”亲妈)等一干“大宋皇室成员”,被押送到了金国上京,八月二十四日,金太宗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宋徽宗等人被要求脱去上衣,披着及腰的羊皮,像羊一样进入金太祖庙行投降礼,整个的投降流程,就被称为“牵羊礼”。

其实,在这场“牵羊礼”里,金国对于宋徽宗、宋钦宗、郑太后、朱皇后这“整整齐齐的一家人”,还算比较照顾,他们四位只需要脱去袍服,穿着上衣披羊裘行牵羊礼就好,其他的宋朝宗室成员,包括各位王爷、公主、驸马,不管男女老幼,都必须赤裸上身披羊裘行礼,整个的画面稍一脑补就格外辣眼。前些年TVB某部“戏说古装剧”里,老戏骨敖嘉年扮演的南宋太子,更生动还原了“牵羊礼”的惨痛过程,叫多少观众看到虐心。

而在当时的历史上,大宋皇室“整整齐齐一家人”行完牵羊礼后,还算受到照顾的朱皇后,却是再也忍受不了这奇耻大辱,愤然上吊自尽,自尽未遂后又凄然跳河,最终是在一池冷水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不止因为牵羊礼太耻辱,更因在此之前,她已经受了太多求死不能的痛苦羞辱。

宋金之战里,“铁血强宋”一败涂地,国都开封也沦入了金人的铁蹄下,先前过惯纸醉金迷的大宋皇族们,转眼就被金军一勺烩:汴京城里包括宗室、贵戚。官吏、工匠等二十万人,都被金人强制掳掠到北方去。刚刚把半壁江山糟蹋没的宋徽宗、宋钦宗一家人,还“享受”到了特殊待遇:坐在牛车上被金军押走

比起那些同样被掳掠的百姓工匠来,宋徽宗们的境遇还算好些,却也是苦不堪言。这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只能吃一点粗劣的豆饼,还要不断遭到金军兵将的羞辱。昔日母仪天下的朱皇后哪里受得了?启程没多久,她就生了好几场病,甚至一度要被捆绑着走,脚上也生起了疮。太上皇宋徽宗更惨,饿得皮包骨头。可怜朱皇后除了自己吃苦,还要咬牙照顾公公婆婆,多少委屈都要往肚里咽。

以《南渡录》记载,也正是在这一路上,颇有姿色的朱皇后,还常常遭到金兵的骚扰。一次她在路上腹痛,金军兵将就打着“看病”的名义,慌不迭跑来揉她的肚子。还有一次,被她拒绝的金军军官,一怒就把宋徽宗、郑太后、宋钦宗三人绑在柱子上“辱骂百端”,等于是以家人为要挟逼她就范。

但即使如此,朱皇后也在顽强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当金军军官强迫她陪酒时,她一怒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怨歌》,词中那“誓归泉下兮此愁可绝”,写满了亡国皇后心中的屈辱悲哀。

但不管朱皇后的内心如何倔强,各种各样的羞辱都会接踵而来:甚至这一路押送中,金军兵将常常饮宴作乐,有时候喝高兴了,还会强令宋钦宗朱皇后当他们的面跪在地上,醉醺醺的金兵,还会当场向他们淋尿……

各类羞辱比一下的话,最后那场“侮辱性极强”的牵羊礼,也不过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以《南渡录》的记载,押送宋徽宗这“整整齐齐一家人”的金军兵将里,不止有女真人契丹人,甚至还有汉人。比如给朱皇后“揉肚子”的金军军官,原本就是在宋徽宗“花石纲”暴政下被迫逃亡北方的宋朝百姓,这下仇人相见,自然要拼命恶治。这反讽一幕,也印证了北宋当年,到底多“作”。

一个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女子,曾经过着“母仪天下”的荣耀生活,却突然遭逢家国巨变,落得如此遭遇,又怎能承受得了?朱皇后的求死之心,在一路上就已十分坚定,牵羊礼后的毅然自尽,应该来自她下了好久的决心。但更讽刺的是,对宁死不屈的朱皇后,金人随后却表现出了崇高的礼遇,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更盛赞她“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永垂轸恤。”

而比起这位坚贞的赵家媳妇来,同样落入金人之手的“赵家男人”们,却是活得越来越不堪:几年后宋徽宗一家人被强制迁移到五国城,生活有了改善,宋徽宗还又多生了好几个娃,但太平日子没过两天,“老赵家”的“家斗”又开始了:宋徽宗的十五子为求富贵,竟诬告宋徽宗要“造金国反”,吓得宋徽宗把自己一千多首诗作全烧掉——当年的北宋,就是这么一帮“赵家男子汉”来治理,又怎能不“靖康之耻”。

而比起这群不堪的“男爷们”来,“靖康之耻”里最让后人心痛的,还是无数女子的命运:汴京城破时,为求金人高抬贵手,包括妃嫔、宫女、民妇在内的6000多妇女,就被“铁血强宋”送给金人来“抵债”,宋钦宗的六个妃子,更因拒绝给金人陪酒,当场就被杀害。当送钱已经不能“换和平”时,死到临头的“铁血强宋”,竟然还想着靠送女人换和平,结果自然也是妄想。

比起她们,朱皇后毕竟还是幸运的。

然后在被“强制北迁”的一路上,二十多万被掳的宋人,抵达燕京时“男十存四,女十存七”,能活着走到终点就算不易。而对于其中的女子们来说,等待她们的,大多是更悲惨的命运:在行“牵羊礼”前,韦贤妃(“臣构”亲妈)就被金太宗招入帐篷里,“牵羊礼”后,朱皇后再惨也还被封为“夫人”,其他女子却更惨:四百多宫眷被送入“女乐院”,宋高宗“臣构”的母、妻等300人被罚为奴婢,等待她们的是什么?闭眼可以想。

以这个意义看,朱皇后的果断自尽,也算是一种解脱。

朱皇后“解脱”了,可其他女子的悲惨命运却在继续。以《呻吟录》记载,大多数被掳女子都被“分入大家”,遭受了各种磨难。被扣押在金国的宋朝使节洪皓,就亲笔记录了许多被掳宋女的悲惨命运:宋高宗“臣构”的姨母高氏,就在金国贵族家充当杂役,过着受人歧视的穷苦生活。“长腿将军”刘光世的女儿,更沦为奴婢,靠给金国贵族养猪为生。还有很多被掳宋女,还要在金军征战时随军,受尽金兵蹂躏……

如此悲惨境遇,难道之后就一点也没改观?还真不是,以宋徽宗、宋钦宗等人为例,随着宋金战场上,岳飞、刘琦、韩世忠等人屡战屡胜,北方抗金起义也越发高涨,金国也慌忙将宋徽宗等人迁到黑龙江地区,还给他们划拨了房屋土地,“待遇”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