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常男子,女子成人礼叫,之年,之年?笄的读音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古代通常男子,女子成人礼叫,之年,之年

男子成年礼叫“冠礼”,女子成年礼叫“笄礼“。

形容男子刚到冠礼年纪的叫及冠之年,形容女子刚到加笄年纪的叫及笄之年。

笄的读音是什么

笄拼音:

1.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弁~。

2.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年。〈名〉(形声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义 笄,簪也。——《说文》皮弁笄。爵弁笄。——《仪礼·士冠礼》中国冠笄。——《淮南子·齐俗》玉笄綦会此冤弁之笄也。——张衡《东京赋》节纵笄总。——《礼记·内则》栉设笄。——《仪礼·士冠礼》折委笄,此男子安发之笄也。——《国语·晋语》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设笄珥,衣阿锡。——《列子·周穆王》

形容少女年龄的词

形容女孩年龄的词有:

1.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2.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3.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4.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5.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有关碧玉的诗句很多,其中晋人孙绰的《碧玉歌》最为有名。“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写出二八妙龄少女的清新美好。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7.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8.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9.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拓展资料: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