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把什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洋务运动把什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洋务运动的首要任务,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洋务运动发起的背景和发起人来分析。

洋务运动开始于1860年代,我们知道,近代以来,英国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将贸易逆差扭转,不顾中国人的死活而向中国倾销鸦片,在道光皇帝的支持下,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经过虎门销烟一役,打击了英国人的气焰,断了英国人的财路,于是在1840年,英国人悍然派军舰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从此打开了中国国门,后面西方列强不断欺压清政府,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中国市场。至1860年代,国家主权在不断沦丧,市场也在不断地被西方国家占领掠夺。

与此同时,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导致国内统治矛盾也急剧恶化。对清政府而言,外有列强,内有反抗,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这时候,在魏源,林则徐等人的启蒙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统治阶层扩展开来,成为了主流思想舆论。而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后来张之洞等人也逐渐发展壮大,这些人对西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国内局势有着深刻见解。于是,在面临内外危机的时候,一部分开眼看世界的人就行动起来,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提出了“自强”的口号,开始创办洋务。

上面提到了一些人物,我们要清楚,他们都是统治阶级官僚,是大地主,代表和维护的是当时的统治者,即清政府,在清政府这艘大船上,他们要拼死维护其统治,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尽管后世从洋务运动中继承了很多东西,并且客观上也还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的性质。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家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当时的国外环境也想对稳定一些,于是洋务运动者们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在自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但是,到九十年代,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了失败,因为单纯的从实业上来强国,而不触及腐朽的封建统治,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综上,从“自强求富”的口号上我们基本可以知道洋务运动的首要任务,但深层次看,其实洋务运动说到底就是统治阶级所做的垂死挣扎,其首要任务自然就是要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了。尽管客观上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当时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性质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期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亲王奕欣、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知识扩展: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