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国企新声第五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着力推进乡村振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两会国企新声第五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编者按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两会期间,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国之大者”建言献策,共商国是。

《国资报告》联合国资小新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为您汇总和整理国资国企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探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民生保障等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两会国企新声”第五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文 · 本刊记者 孟圆

关键词一

农业科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为科技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与会的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农业科技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

探索光伏治沙最优发展模式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沙海中建光伏电站,已成为荒漠化土地治理的新方案。今年全国两会上,钱智民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治理北京风沙源地,保障能源、粮食和生态安全的提案。

展开全文

据提案内容介绍,国家电投在青海共和县打造的“光伏+农牧业+治沙”生态圈,植被覆盖度增加29%,空气温度降低1.2℃、增湿4.8%,将荒漠戈壁变为优质牧场。在内蒙古磴口和阿拉善地区治沙约1万亩,植被覆盖率由8%提高至77%。以上可持续防沙治沙模式已纳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上述示范成果若运用到北京风沙源地治理,将大幅增加北京及周边地区清洁能源供给,促进农村农业增产增收,巩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钱智民称,国家电投正在联合相关单位深入开展光伏治沙相关示范工程,已与33家国内外技术机构、36家金融机构及多个国内外组织达成合作意向,初步打算组建技术、产业、金融、国际合作4个治沙联盟,共同探索光伏治沙最优发展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

推进“机械强农”,保障粮食安全

农机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真正要做到粮食安全,要重视三方面的事情,第一要有好的种子,第二要有好的土地,第三要有好的农机。”在张晓仑看来,粮食安全需要农机装备保障支撑。

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持续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了坚强的技术装备及服务体系支撑。

为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张晓仑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机装备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强化和支持农机装备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支持发展新型创新主体;进一步优化农机补贴政策,提升补贴效果;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打造农机装备“中国品牌”。支持链长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解决发展难题,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世界一流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继国:

加快推动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及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我国农机装备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主粮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同时,农机行业供给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是农机装备产业水平不高,产品研发制造能力亟待加强。二是国内企业大型高端智能化产品短缺。

为加快推动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及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刘继国建议国家从农机农业整体产业层级统筹考虑,强化顶层设计。

以“优机优补”为方向,增加200马力及以上全自动变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拖拉机的分类分档,提高补贴标准,鼓励企业对短板弱项装备及“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应用。

同时,对现有拖拉机生产企业工厂条件审核标准进行升级,加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试验测试能力等方面评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实现国内农机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刘继国表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大型高端智能化产品短缺,为了推动高端农业机械快速实现国产化生产制造,从性能和品质上能够全面地替代进口产品,建议国家对高端农业机械进行专项政策支持。

“加大对农机企业在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在现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配套专项资金,设立农机产业发展创新基金。加大对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予以扶持,在国家层面设立产业链制造能力提升专项基金。同时,优化国资央企的投资审核和绩效考评政策,对承担国家补短板任务和技术攻关的项目,在企业投资审核及绩效考评上与当期经营工作区别对待,鼓励国资央企积极投资这些中长期攻关任务。”刘继国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

促使道地药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李楚源表示,中药材种植存在中药种苗混乱、中药标准化种植基地缺乏、中药种植水平低等问题亟待解决。他建议构建“时尚中药乡村振兴联盟”,通过中药材产地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当地企业落实配合的方式,带动药材产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道地性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能有效规范中药材的种植,并通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辐射带动,保障道地药材的质量,促进农户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李楚源建议,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和高校,依据道地药材的分布特点,分区域建立国家级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并以此为产业源头逐步形成当地系统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应用及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同时,以中药材产地区域优势为依据,建立国家鼓励和保护性政策设定中药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标准,以龙头企业做示范联合,积极带动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促使道地药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冯远:

加强勘测、提高山区房屋设计建造水平,增强抗灾能力

冯远围绕“加大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及山区房屋安全保障力度”“加快推进道路工程师注册制”和“制定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冯远介绍,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山地占比达79.52%,地质灾害频繁且类型多样,危害十分巨大。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随后发生的“9·24”泥石流,2013年的芦山地震和汶川“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以及去年的“9·5”泸定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等,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对山区房屋安全提出了严峻考验。

针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房屋易受地灾影响、防灾能力有待提高等多方面问题,冯远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为灾害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支撑;二是加强山地城镇、康养基地、旅游酒店等建设用地的勘察和监管,对山地建筑的分布与安全进行调查,持续维护建筑的存续安全;三是提高山地建筑及场地边坡的抗震抗地灾设计与建造水平并加强管理,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住房建设的规范性。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江苏金湖县供电公司员工吉兰芳:

推广电动农机,服务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中,人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使用燃油机具作业还会产生污染。由此,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基层、一直密切关注着农村农业发展的吉兰芳萌生了推广电动农机的想法。

这段时间,吉兰芳围绕电动农机使用情况及推广前景开展了大量走访调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吉兰芳通过调研发现,“乡村对于电动农机的市场需求较大,而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后,电动农机的推广应用也有了更加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吉兰芳围绕加快电动农机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建议加强对电动农机推广应用的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及技术服务等,以农机电气化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吉兰芳说。

关键词二

数字乡村

近年来,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