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大功狗”—蒋梦麟外
发布时间: 2023-07-11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蒋梦麟(1886——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曾留学美国,与胡适、陶行知一起,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先生。前半生致力杏坛事业,桃李满园;后半世误入政界歧途,众叛亲离。他认为教育的长远之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立足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为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确立做出了贡献。其主要著作有《西潮》《新潮》《谈学问》《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等。

蒋梦麟像

一、留学西洋,奉命成婚

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出生于浙江余姚蒋村一个富裕家庭。出生时他父亲梦见一只熊跑进他家,便给他起名梦熊。祖父曾在上海当过钱庄经理,有乡间良田百余亩。优渥的家境,使他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六岁入私塾,十岁进入浙江绍兴中西学堂,当时蔡元培任中西学堂监督,二人自此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899年,随家迁往上海,入天主教学校读英文。1902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前身为求是学院)。当时反清反帝国主义运动兴起。受到爱国思潮的影响,他参与学潮,被学校列入黑名单,故改名梦麟。1903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成绩优异。当年,17岁的蒋梦麟在绍兴考中秀才。不久,清廷宣布废除科举考试。他便入南洋公学读书,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展开全文

蒋梦麟书法

在赴美留学之前,蒋家父母决定先让22岁的蒋梦麟完成人生大事之一——结婚。从小就孝顺父母的蒋梦麟自然也没有拒绝,便糊里糊涂地与从未谋面的孙玉书拜堂成亲。旧社会高门第的婚姻几乎很少寻求有学识的儿媳,担心儿媳有文化而不懂三从四德。孙玉书没有念过书,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当蒋梦麟掀开红盖头后发现,孙玉书长相清秀,眉眼自带一股少女清纯,心里还是比较满意这个美丽的新婚妻子。孙玉书是一个农村姑娘,生性淳厚善良,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女性。婚后,她将蒋梦麟服侍得妥妥当当,凡事以夫君的要求为先。蒋梦麟虽然与她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但也觉得这样的婚姻生活还是圆满的。

三从四德——淳厚善良

1908年,蒋梦麟参加浙江省官费留美考试落榜后,便自费留学美国。在赴美留学之前,他找到一家理发店剪去了辫子,船刚开动,便把辫子扔进了大海,除旧迎新。1909年2月,蒋梦麟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习农学。他原先的想法是以农立国,故而选择了农学。但到美国后,发现农业科技虽然实用性强,但难以解决举国救民的问题,便毅然决定弃农从教,以备将来开发民智,振兴国家。1912年,蒋梦麟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荣获教育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和教育学,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1917年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像

在美国期间,蒋梦麟结识了孙中山,并在革命党创办的《大同日报》担任主笔,反对清朝政府。1917年,蒋梦麟学成归国。先在商务印书馆当《教育杂志》编辑,兼任江苏省教育会的理事,主编《新教育》月刊。期间,曾帮助校阅孙中山用英文所著《实业计划》原稿,这无疑是极好的政治资本,为他日后步入政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他主编《新教育》期间,该月刊销量节节攀升,每期都破6000册,仅仅六个月,发行量就达到一万份,成为全国倡导教育革新的重要理论阵地,与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南北呼应,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刊物之一。

蒋梦麟书法

在蒋梦麟留美期间,孙玉书在家孝敬公婆,照料家庭,获得蒋家上下交口称赞。蒋梦麟回国后,孙玉书终于与这个阔别九年的夫婿相见了。此时的蒋梦麟意气风发,一身流露出遮盖不住的才气,二人之间的差距让自卑的孙玉书窒息,使得她更是逆来顺受,百依百顺。她时常陷入沉默,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做错什么事。好在蒋梦麟顾念孙玉书多年来的贡献,得过且过,也愿意尽到对孙玉书的责任,夫妻关系相对正常。孙玉书的身子也很争气,先后就为蒋家诞下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长子蒋仁宇、次子蒋仁渊、三子蒋仁浩和女儿蒋燕华。1919年初,蒋梦麟即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资格,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育系教授。

浙江余姚——通济桥

二、亮相杏坛,婚外生情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北大和北京的九所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聚天安门,提出“废除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还我山东”等口号,并火烧赵家楼。面对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当政的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当北大学生遭到抓捕,时任校长蔡元培动用一切关系,营救学生。三天后,被捕学生被释放了,蔡元培与北大师生在红楼外列队欢迎,许多人哭泣不已。5月7日,北洋政府提出解散北京大学、撤免校长蔡元培的动议。5月8日,为了保全北大,也为了不让无辜学生受难, 蔡元培决定自行辞职,委托尚在上海的蒋梦麟代理北大校长。7月20日,蒋梦麟赴京上任,北大全体学生齐集理科楼欢迎。

五四运动群雕像

初来乍到的蒋梦麟既低调又谦虚。在第一次出席教职员会议时,他主动开腔:“我只是蔡先生派来盖印子的,一切仍由各位主持”。这样低姿态的校长,使得众人的抵触情绪消去大半。这个“盖印子”的人,开始为北大做了许多实际工作,成为蔡元培的得力助手。同年9月,蔡元培返回北大,聘他为教育学教授兼总务长。1920年,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蒋梦麟与胡适共同发表《我们对学生的希望》,引导学生埋头于读书救国,以课堂代替学生运动。当年10月,蔡元培出国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务。1923年,蔡元培因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蹂躏人权而羞与为伍、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像

1924年11月,蒋梦麟在《晨报》发表《知识阶级的责任问题》,进一步讨论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1926年,“三一八惨案”事发,北大三名学生黄克仁、李家珍、张仲超罹难。在罹难学生的葬礼上,蒋梦麟愤怒之至,公开谴责北洋军阀段祺瑞,“处此人权旁落,豺狼当道之时,民众与政府相搏,不啻如与虎狼相斗,终必为虎狼所噬。古人谓苛政猛于虎,有慨乎其言矣!”祸从口出,他被军阀列入暗杀的黑名单。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堂堂校长连家都不敢回。他和李大钊逃到东交民巷,躲在六国饭店长达三个月,后趁机逃往上海,转赴杭州,与蔡元培、马叙伦等教育界精英,共同筹办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改为国立浙江大学),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27年,出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兼秘书长,8月,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校长。

1920年蒋梦麟与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合影(从左至右)

1928年,他接替蔡元培出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大学院改为教育部后,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任内制定并颁布《大学组织法》,取消单科大学的设置,整顿无良的私立大学,遏制滥设大学及以教育谋取不义之财的现象。社会地位的水涨船高,让蒋梦麟更看不起没文化的原配夫人孙玉书。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介入他们婚姻的主角陶曾谷是蒋梦麟的莫逆之交高仁山的妻子。高仁山江苏江阴人,北大教授,曾是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北京市党部负责人之一,比蒋梦麟小八岁。二人志趣相投,常在一起讨论时事,交流政见。

蒋梦麟书法

1927年9月28日,高仁山被控制北平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1928年1月25日,被枪杀于天桥,年仅34岁,留下貌美的娇妻陶曾谷与一儿一女。蒋梦麟知道后,主动帮助以泪洗面的陶曾谷料理高仁山的身后事。陶曾谷不仅接受过高等教育,能书会画,性格外向。蒋梦麟眼看陶曾谷无依无靠,于心不忍,常常抽空到高家小坐。一日午后,蒋梦麟又到高家。陶曾谷穿着一身白衣,略施薄粉,在阳光底下韵味十足。她给蒋梦麟沏茶,一本正经地恳求蒋梦麟帮她找一份工作以养活自己。蒋梦麟一听点头答应。不久,陶曾谷就到教育部上班,以部长秘书身份整日陪伴着蒋梦麟。这样一个美貌与学识并重的女人,让蒋梦麟那颗渴望爱情的心悸动。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于此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略施薄粉——韵味十足

三、入主北大,迎娶新娇

1930年底,蒋梦麟离开教育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北大已经出现了经费不足、师资不足,图书缺乏、设备陈旧等种种困境。但蒋梦麟深信教育强国的理念,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努力使北大成为孕育中华顶级人才的摇篮。在北大教授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等人的大力支持下,蒋梦麟调整北大原有体制,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取消评议会,改设校务会议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教授专任制度,打破教授终身制,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经过多方努力,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院支持北大100万元合作经费,蒋梦麟很快便设立了相关的研究院、图书馆等教育必备资源,为北大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强实的基础。

蒋梦麟在北上赴任之时,名正言顺将太太和子女都放在老家余姚,照料当时还健在的老父亲,自己孤身一人入京。而陶曾谷跟随蒋梦麟离开南京来到北平。两个孤男寡女再续前缘,双双坠入爱河。而一向注重声誉的蒋梦麟竟不满足于偷情,他要冠冕堂皇地与陶曾谷结婚。陶曾谷虽然受过新式教育,但对于蒋梦麟的爱意有些承受不来。她深知这是一位有妇之夫,理智让她选择逃避。而她的逃避反而坚定了蒋梦麟娶她之心。1933年,蒋梦麟回到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