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的休宁县曾经出过多少状元分别叫什么哪个朝代?清朝历代状元的简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黄山市的休宁县曾经出过多少状元分别叫什么哪个朝代

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记载,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至道光二年(1822年)的131年间,安徽休宁人状元及第者13人。这13名状元是:
戴有祺,字丙章,号珑岩,瑶溪人,寄籍金山卫,康熙三十年状元;
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县城西门人,寄籍常熟,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状元;
汪应铨,字度龄(一作杜林),梅林(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常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状元;
金德瑛,字汝白,号慕斋、桧门,瓯山人,寄籍仁和,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
毕源,字湘蘅,号秋帆、灵岩山人,闵口(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镇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
黄轩,字日驾、小华,号蔚塍,古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状元;
吴锡龄,字纯甫、莼渊,大斐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状元;
戴衢亨,字荷之,号莲士,隆阜(今屑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江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状元;
汪如洋,字润民,号云壑,县城西门人,寄籍秀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状元;
王以衔,字署冰、凤丹,号勿庵,洽阳(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归安,乾隆六十年(1795年)状元;
吴信中,字阅甫,号蔼人,长丰人,寄籍关县,嘉庆二十二年 (1817年)状元;
戴兰芬,字畹香,号湘圃,寄籍天长,道光二年状元。
黄思永,宁慎之,休宁五城人,授翰林院修撰。寄籍江宁(今南京),光绪六年(1880年)状元。
清代休宁一县出状元13名,为全国之冠。

清朝历代状元的简介

1、傅以渐

傅以渐(1609~1665), 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

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训和通鉴的总裁。

他体察民情,颇有政声,曾数次诏陈时务,请皇帝生养民力,与民休息。傅除书生意气更难得兼有兵略,并任兵部尚书。

后因年迈不断上书告老还乡,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家中,享年五十七岁。

2、马世俊

马世俊(1609-1666),清代诗人,初号野臣,后号甸臣,江苏溧阳县人。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状元,官翰林侍读。

马世俊精于书画,有“二右”之誉,即书如右军(王羲之)、画似右丞(王维)也。其书工于楷,尤善各体书。

山水好作巨幛,不专师法,而自出杼轴,耸找夺目。有《匡庵诗集》、《京江耆旧集、国(清)朝画徵续录、别裁诗传》等。

3、戴有祺

戴有祺,号珑严,清朝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不久戴有祺便告假回乡服丧。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降职为候补知县,他不肯赴任。辞官离京,归乡隐居,再不复出。辞官返乡后,筑室蒋泾桥(朱泾镇西),辟小园,取名“慵斋”,后因生活贫困,房屋出售他人。

晚年化名陈姓,居住在朱泾镇东部“三道旨”(解放后改名新农镇)。著有《慵斋文集》、《寻乐斋诗集》等。

4、于敏中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

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其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

入祀贤良祠,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疑似牵涉到甘肃监粮冒赈之案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著有《浙程备览》《临清纪略》等。

5、王杰

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

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吏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嘉庆帝即位,仍为首辅。

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追赠为太子太师,谥号文端,祀于北京贤良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以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世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有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敏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杰

休宁县共有多少状元分别叫什么名字

休宁县共有十九个状元,具体如下:

1、吴潜(1196-1262)

字毅,号履斋,宋休宁县城玉堂巷人,寄籍宁国。嘉定十年(1217)状元。历任承事郎、吏部员外郎、吏部尚书等职,最高职位为左丞相兼枢密使。主张加强战备以抗御元兵。后谪贬死于循州(今广东惠阳)。著有《履斋遗集》。《宋史》有传。

2、程若川

字号、生卒年不详,南宋休宁汊口人。武状元。历任监丞、滁州太守等职。曾奉诏出使金国。《休宁县志》与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武状元》均有传。

3、任亨泰

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明休宁古楼村人,寄籍湖北襄阳。洪武二十一年(1388)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曾出使安南(今越南)。

4、沈坤(1507-1560)

字伯生,号十洲,明休宁城西门风湖街人,寄籍安徽太和。嘉靖二十年(15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1566年8月,在淮安为亡父母合墓守孝期间,曾组织乡兵抗击倭寇,声震鞔野。

5、黄赓

字仲叙,生卒年不详,明休宁龙湾人。明崇祯十六年 武科状元。生来肩宽背阔,力大无穷。他精通武艺,特别善使铁鞭,人称铁鞭王。清兵入关后,曾随抗清义士金声抗击清兵。后出家为僧。

6、戴有祺(? -1711)

字丙章,号珑岩,清休宁瑶溪人,寄籍江苏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169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家居守丧。不复出仕。著有《慵斋文集》、《寻乐斋诗集》。《乾隆江南通志》、《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等有传。

7、汪绎(1671-1 706)

字玉轮,号东山,清体宁城西门人,寄籍江苏常熟。康熙三十六年(1697)会试得中中贡士,因回家奔父丧而未能参加殿试;三年之后的康熙三十九年(1700)恩准补考殿试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辞官归里,卒于扬州。

8、汪应铨

字度龄,又字杜林,号梅林,生卒年不详,清体宁梅林人,寄籍江苏常熟。康熙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