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子”皇后和妃嫔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娘娘”?神话传说中九天玄女、龙吉公主、三霄娘娘五位女神如何排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皇帝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子”皇后和妃嫔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娘娘”

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天子,皇后嫔妃又为什么叫娘娘?这个感觉比较有意思的是后半题,当然司马还是和各位从头聊起。

首先,皇帝为什么叫天子,很简单,因为在古人看来,皇帝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必须是老天之子,也就是天意的贯彻人。譬如说早先夏禹得了天意,于是禹的后代便是天子,倘若他们能一直准确无误地贯彻天意,那么就能一直做下去,然到了桀,他在那里吹牛皮说自己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永垂不朽,好嘛天说你既然这么牛逼就不要做天子了,于是换人——中国历史上的君王,直到清朝都自称为天子,就是这么一个逻辑,潜台词就是谁都不是永久的帝王,老天爷看中谁,那就是谁。

其次,娘娘,这个称呼大致上起于宋代。此前的武媚娘、杨玉环等等,按历史是不能用这个称呼的,更不用说再往前的卫子夫、甄姬这些。为什么是宋代呢?主要是这一时期宫廷用词口语化,不再像以往那般庄严肃穆,于是宋代宫廷内侍奉于皇帝身边的侍者们,譬如宦官、宫女,就开始用这个称呼来对皇后或宫妃表示敬称。那么,为什么用这个而不是其他呢?主要是因为佛教道教的流行,常把女性神佛如西王母叫做王母娘娘,观音叫做观音娘娘,妈祖叫做妈祖娘娘,如此一来娘娘便成了一种对地位崇高的女士之敬称(但男性却无此习惯,从来没有人把玉帝叫做玉帝爹爹的)。最终便流传进入宫廷,成为宫廷用语。

所以,还珠格格里的令妃,确实是可以被称呼为令妃娘娘的。

而到宋元之后,戏曲小说的流行,更让娘娘这个称呼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譬如

元马致远《汉宫秋》:“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

清曹雪芹《红楼梦》:“前日这里贵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过旨意,宣召亲丁四人,进里头探问。”

从此,娘娘一词,家喻户晓。

神话传说中九天玄女、龙吉公主、三霄娘娘五位女神如何排名

中国的神话体系比较复杂,来源众多,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所以就导致了不同体系的神仙来历不一。很多神仙有的是很早的古老典籍中就记载的有原型和明确的来历,而有的只是小说中原创出来的人物,因为比较流行,受众较多,从而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认,或者说印象中他们就是来历不凡的神仙。

就像提问中问的九天玄女、龙吉公主和三宵娘娘这五位女神,九天玄女是上古时代的女神,而龙吉公主和三宵娘娘只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这部古代神魔小说中原创出来的人物,因为故事精彩,再加上现代影视剧的传播导致影响力不小,很多人也因此认识了他们,实际上龙吉公主和三宵娘娘是不被正统所承认的。

既然这是个纯粹的娱乐性问题,就不必过于较真,按照她们的地位和来历以及战绩等因素排个名。

首先排第一的肯定是九天玄女,这个相信没人会有异议。九天玄女又被称为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等,是中国神话体系中一位上古时代就存在的女神。相传九天玄女娘娘还是黄 帝的老师,传授过黄 帝兵书战策,帮助黄 帝在涿鹿之战中战胜了蚩尤。九天玄女娘娘也因此被吸收进道 教的神话体系中,尊为术数之神。九天玄女娘娘传说中还是殷商的开创者。

排第二的应该是龙吉公主。她是《封神演义》中作者原创的一个虚拟人物,是昊天上 帝和瑶池金母所生,因此被称为公主。后来因为违反天条被罚下界,为了能重返天界,她急欲立下功劳,因此选择帮助西岐征讨殷商纣王,曾打败刘环、胡雷,打伤了封神之中号称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孔宣,擒获洪锦,后来在万仙阵中失手被截教众仙所杀,死后上了封神榜被封为红鸾星。

排三四五位的是三宵中的云霄、琼霄、碧霄三人,他们之中以云宵为长。三人也是《封神演义》中作者原创的虚拟人物,是通天教主所建截教中的重要战力,三人是公认的截教外门弟子第一人,后来的财神赵公明的师妹,曾经摆下九曲黄河阵,让破阵的十二金仙吃了大亏,个个被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修为大跌。后来被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亲自出手或擒或杀,上了封神榜后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论战绩和地位三人是比不上龙吉公主的。

所以说按照地位和法力等因素综合考虑,五人的排名按顺序应该是九天玄女、龙吉公主、云霄、琼霄、碧霄。

上古神话中西王母是何方神圣为何从万妖之祖变为王母娘娘

首先要纠正的一点是,西王母并不是万妖之祖,而是蚩尤之前的兵神。传说在炎黄蚩尤大战中西王母曾派遣九天玄女帮助黄帝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她是上古传说中一位很重要的神。

在《山海经》分别在西山经、海内被经、以及大荒西经中多次提到提西王母。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 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 丘。有神一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 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 名曰西王母。

这三处,为我们详尽的勾勒出西王母的形象,说她住在昆仑山,人面虎身豹尾,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三只青鸟负责为他寻觅食物形象,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神仙。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道教雏形神仙方术开始兴起,到秦已是比较兴盛了,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徐福出海,两汉之际到达一个高潮,民间成了诸多道教组织,如太平道、五斗米道以及现在道教。

在这一时期仙话入侵神话,西王母形象也得到了很大改观,渐渐带有仙人的气质。

《穆天子传》:天子之征,至于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春秋纬》: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龙鱼河图》: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谴道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乙在前,天乙备后,河出符信,战则克矣。黄帝寤,思其符,不能悉,以告风后、力牧。曰:此兵应也,战必自胜。力牧与黄帝俱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玄龟衔符出水中,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梦所得符也,广三寸,袤一尺。于是黄帝佩之以征,即日禽蚩尤。

这一时期出土的西王母形象。

到西汉末年,西王母的形象早已深入民间。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政治黑暗,寻仙问道文化在一众文人的推崇下成为主流文化,这期间西王母彻底从一个远古上神变为道教大神,女神仙首领,在这之后,西王母的身世也渐渐在道长们的努力下渐渐完善,其中贡献最大的要数古代玄学大家葛洪,不仅为西王母、东王公确定了夫妻身份,还确定了两人至高无上的神仙地位。

《枕中记》: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緼,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柑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与天地相毕。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