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的近义词(“衣冠禽兽”诞生之初是赞美人的,为何后来成了贬义词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衣冠禽兽”诞生之初是赞美人的,为何后来成了贬义词你怎么看

现在的我们,用“衣冠禽兽”这个词形容什么样的人呢?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就是那些徒有人的外表,却品德败坏禽兽不如的人们。

这么说来的话,说一个人是“衣冠禽兽”,很明显就是骂人的话了对吧?

告诉你,不对。确切地说,在古代特定的时候是不对的。因为“衣冠禽兽”这个词,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骂人,相反,被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还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为啥呢?笔者跟你们说说。

因为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在明朝的话本中。而明朝时期,尤其是明朝的早期,皇帝对于一件事情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官员们的衣服上的绣饰。

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们衣服上的绣饰,其实在之前的唐宋就有规定,只是明朝的规定更加严格和成体统。明朝的皇帝们命令,所有的文官们,官服正前方的补服上只能绣飞禽,而武官们的补服上只能绣走兽。文官一品,绣仙鹤,文官二品,绣锦鸡,文官三品,绣孔雀,文官四品,绣云燕,文官五品,绣白鹇,文官六品,绣鹭鸶,文官七品,绣鸳鸯,文官八品,绣黄鹂,文官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和二品,绣狮子,武官三品,绣老虎,武官四品,绣豹子,武官五品,绣熊,武官六品和七品,绣彪,武官八品,绣犀牛,等等。

总之,这些严格的对于官员服饰们的规定,使得大家通过一个人的官服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这个人到底是几品官,而衣服上所绣的飞禽走兽,也就从侧面衍生出了“衣冠禽兽”这个词。明朝的早期,“衣冠禽兽”大体是用来说做官的人们的,也就是衣服上绣了飞禽和走兽的人们,一提到那个人,大家可不就都是非常羡慕的感觉嘛!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让人羡慕的“衣冠禽兽”们马上就变得讽刺意味十足。

大家可能知道,明朝的中后期朝政非常混乱,皇帝们为了防止一些势力庞大的官员们威胁皇权,安排自己身边的一类人和那些官员们打擂台——太监。所以,部分明朝的皇帝们给太监们的权利都非常大。

太监当政,这个国家能好吗?所以,整个国家霎时间危如累卵,而官员们也渐渐变得品德败坏,四处欺压百姓、收受贿赂,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在民间引起了非常大的愤慨,于是,老百姓们说那些“衣冠禽兽”们都是披着人皮的畜生,久而久之,这个词也就成了贬义词。

其最早的出处在民间的话本《金莲记》中,“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从此之后,“衣冠禽兽”就完完全全是贬义词了。到清朝时候,还有人用这个词骂人。比方说《镜花缘》中的“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说的也是道貌岸然却不孝的无耻之徒。

现在,明白“衣冠禽兽”这个词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吧?

文:莫阑珊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啥古人都争着抢着要当“衣冠禽兽”呢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这个不是人家心里变态,因为在古代,“衣冠禽兽”其实就等于“金榜题名”。

如果在古代你去问读书人的理想是什么,十个有九个会说要做“衣冠禽兽”。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古代很多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做官。

那么你做官了便会穿官服,而“衣冠禽兽”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衣服上画有“禽兽”也就是动物的意思,而在古代只有官服上才会有动物。

我们都知道皇帝的衣服叫龙袍,因为帝王都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九五之尊。所以衣服上都会画着五爪的金龙。

到了明代朱元璋当皇帝,他看到只有自己的衣服上有龙,其他官员都没有,觉得自己的龙也不怎么特别了,所以就下令其他官员的衣服上也绣上动物。

当然这些动物也不是随便就绣上去的,朱元璋还特地找人,编撰了一整套的等级制度,封建皇权的特点就是等级。

文官是飞禽,武官是走兽,你这个品级越高,你的动物就越稀有,就像一品文官绣着的就是仙鹤,一品武官是麒麟。

在古代都被称为“父母官”,官员是百姓的父母,代表着百姓。而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更多依靠自然。所以官员身上绣上动物,也是体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佑风调雨顺的意思。

所以在古代“衣冠禽兽”是指当官的人,而很多读书人的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成为天子门生,走上仕途因此十年寒窗苦读成为“衣冠禽兽”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不然也不会有“范进中举兴奋到疯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成语“衣冠禽兽”的正解是什么举例说明

首先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最适宜被此类人伤害过后,或亲历类似的事情后对“施害”者的“称谓”,一般这种人“表里不一,口蜜腹剑”“阳奉阴违”“人面兽心”,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我们无法通过正常的交往认识他们,因为“衣”也是衣,“冠”也是冠,但是藏着衣冠下面的一颗心是不易察觉的,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此等人也属于“小人”类别,卑鄙无耻之辈。但现实中达到这个“禽兽”水平的我相信还是很少数,但是“表里不一”“八面玲珑”的人还是很多,缺乏真诚,多半套路,趋吉避害,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当然,社会大风气不好,就像“扶不起老人”一样,最近的“俞洪敏事件”等等,丑恶社会现象我们要敢于直视,树立新风!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和古代文武官员的朝服有关吗

衣冠禽兽:穿戴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这是《中国成语大辞典》的解释。成语的演变就是由古代文武官员的服饰而演变,只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示不同的含义,这个成语在刚出现的明代代是褒义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成语成为贬义词,这也符合当今社会普遍的认识。

1、成语本来是褒义

“衣冠禽兽”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也就是说官员的服饰上肯定会绣上不同的禽和兽,根据禽和兽的等级就能看出官员的级别,做官是当时社会人人都向往的事,只有成为官员,衣服上才有资格绣上禽和兽,所以在明代,衣冠禽兽是一种追求,是理想目标。代表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有令人羡慕的意思。肯定是褒义词。需要说明的是: “禽兽”一词自古以来都是贬义的,在明代和“衣冠”搭配一起使用,意思是: 衣冠上绣着禽和兽的人。

2、明代晚期,宦官当政,政治腐败,文官爱钱,武官爱命,文官武将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极度厌恶这些官服上绣着禽和兽的官员,于是,成语变为贬义,意思是: 衣冠里的人是禽兽,或者穿这种衣冠的人是禽兽。

3、现代社会,衣冠禽兽也可以理解为: 披着羊皮的狼,伪君子等等。

衣冠禽兽最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变成贬义词

“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成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被解释为贬义,即“穿戴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其实“衣冠禽兽”原本是一个褒义词,它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

古代皇帝为了维护统治,自称真龙天子,人为地给自己的统治制造神秘氛围,明朝的皇帝也不例外。

那么,能够衬托皇帝“真龙”形象的东西当然就是禽兽了,于是明代官员的服饰就有了明文规定:文官的服饰上绣禽 ,武官的服饰上绘兽。“衣冠禽兽”在当时就是文武官员的代名词,不但没有任何贬义,恰恰相反,是褒义词,是权贵身份的标志,是人人羡慕向往的对象。

文为了区分官阶的大小,官员们服饰上的禽或兽又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