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论文(写一篇正式的中西饮食差异的论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写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写一篇正式的中西饮食差异的论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写

餐饮因地域,气候,风俗习惯等因素,会出现原料,口味,烹饪方法的不同。中国饮食注重味,色,香,形。对美味几乎达到了极致的要求,很多中国人到海外创业都是以餐饮为主的。名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是对美味的追求。而国外注重以人为本。在美国,洛杉矶到美国,牛排基本都是一个味道。鸡肉就是鸡肉,牛排就是牛排,纵使有其它搭配,也是一盘土豆泥,配一杯咖啡什么的,然后放几片番茄,和肉形成对比。但吃起来,各是各的味道。

饮食方式也不同,中国有餐饮文化,逢年过节,朋友聚会,公司聚餐,美味佳肴摆一桌,既欣赏,又是一桌人感情的交流。人们互相敬酒,劝菜,提现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美德。而西方餐饮,食品和酒俨然是陪衬而已。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都慢慢淡化了,中国菜一样有了自助餐,汉堡这些快餐。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中餐做起来麻烦。总之餐饮文化在对接,在碰撞,在融合。

如何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国人向来愿意在吃上花功夫,吃的营养,吃的美味,吃的精致。中国饮食种类多,样式精美,口味独特,是中华饮食上千年的文化传承。

这种饮食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上一辈把手艺传给下一辈,一代代的传承便有了中华美食经典。这种传承应该继续下去,菜品的制作配方制作手法都应该后继有人,传给子女也罢,传给徒弟也罢,师父有心教,徒弟有心学,中国的饮食文化自然就代代相传,延续下去了。

如今交通发达,东西南北的美食都是互通的,经常能在北方菜馆看到南方菜系,在东方餐桌上看到西方菜品,美食在国内互通做的也是相当到位的。

不仅是国内饮食文化互通,就连外国人也对中国的美食赞不绝口。经常有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或是就业,吃一次中国菜便爱上了中国菜。如此看来中国菜系同样可以走国际路线,把中国美食带到外国,让中国饮食文化在全球发扬光大。

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从钻木取火以去腥臊的那天起,就开始了饮食文化。

优点:

一是讲究健康,营养搭配均衡。一般以五谷为主食,吃的多吃的粗吃的杂,讲究营养。

二是品类繁多,地方特色明显。煎炒烹炸,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花样繁多,吃不胜吃哈。

三是美感情趣,注重文化礼仪。吃讲究色香味俱佳,所谓花天酒地,也有要求食不言,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就是从饭桌上开始的,现在想起来还鼻子发酸,说也说不过来。

缺点也有:

比如说太奢华,讲究高大上,满汉全席,吃的全是钱哈。

再就是浪费严重,暴殄天物,现在还好点,要求光盘行动,但骨子里的连年有余,养成了我们宁可剩下不能不够的习惯。

还有哈,就是强人所难了,特别是喝酒,感情深一口闷,宁可胃口喝个洞,不让感情裂个缝,一喝就多,吃坏了身体啊。

饮食文化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这个问题我想从两点回答。

首先,对于“饮食文化”的定义,其实是比较难界定的。它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很广泛的概念,介于“文化”的狭义和广义二者之间的一个边缘,不太十分清晰的文化范畴。(就是涉及范围内容很广,很难完全装在文化的概念里面)

学术界饮食文化方面的领军人物曾对此概念作出解释:饮食文化,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食事活动包括:食生产,即食物原料的开发、生产、食品加工制作、食料与食品保鲜、安全贮藏,饮食器具制作,社会食生产管理和组织;食生活,有食料食品的获取、流通、制作和消费,饮食社会活动和食事礼仪,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食事象,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食思想,人们的食知识、观念、理论;食惯制,习惯,风俗、传统等。

然后从这个概念的界定,我们就可以分析出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了。简单说:就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的学问。还有因为吃引发的一些列原料、加工技术、工艺、保藏保险、商业服务、器具,习俗、制度、思想、心理等研究内容。具体讲,也有书上把它细分为十个研究内容的:

1. 食物原料 ,从史前社会人类的采集渔猎,到后来的以农立国,都可以体现饮食资源的重要性

2 饮食器具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各种器具的用途、质地、形制及其发明发展和演变过程

3、饮食制作 烹饪和食品加工这些

4、饮食消费 ,是以饮食市场为对象。分为原料市场和餐饮业两类,原料,就是粮食/蔬菜/禽肉/水产品饮料/餐具/燃料等等。历史上的米市、菜市、肉市、酒市、茶市等。餐饮业包括酒楼、茶肆、食店、小吃店等

5、饮食礼俗,礼仪和习俗的内容。比如节日习俗该吃什么,诞生礼婚事寿辰的食俗

6、饮食方式 ,就是如何进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种方式,手指/筷子/叉子,还有餐饮方式有围食/分食/合食。

7、食疗养生 ,这个现在很多人比较关注的,用食物来达到保健和医疗的效果,这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8、饮食交流 ,饮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当你在不同地方吃到不同食物,其实达到了一种认识和交流作用。包括历史上丝绸之路很多食材、香料的传播,明清以后美洲作物陆续传到中国大陆这样的,可以认为是饮食交流的一部分内容。

9、饮食文献 ,也是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历史上存留很多,但是分散在各处,所以整理和研究工作不容易。

10、饮食思想,中国人的饮食思想和中国文化共同生长。以食为天的儒家饮伤思想,以养生为上的道家饮食思想,吃素修行的佛家饮食思想,清静为本的伊斯兰教饮食思想对人们在吃的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对饮食文化研究有兴趣的可以参阅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先生所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中华饮食文化》以及《中华饮食文化史》)

(by GSN)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