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是由谁一手建立的(同样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蒙元能够讨回漠北,满清为何就不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同样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蒙元能够讨回漠北,满清为何就不行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兴起于漠北蒙古高原,满洲人建立的清朝兴起于辽东及松花江流域,这两个民族都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他们建立的王朝也都是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消灭了汉族政权,继而实现了大一统,但是元朝在作为中央王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仍能够退回漠北,建立的北元朝廷又存在了二十多年,而清朝皇帝在和平退位后却没能够退回东北守住祖业,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首先,满洲人建立的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远远长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满洲人在入关后,对中国历经了两百多年的统治,其政治中心和民族主体早已经转移到中原以及内地地区了。曾经作为满洲人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其主体民族早已经不再是满洲人了,满洲人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所占的比例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当时的东北,主体民族早已是汉族。根据历史记载,满洲人在入关之初曾经有过“一旦天下有变则退回关外白山黑水老家的打算。”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清朝入关后的历代统治者都对东北进行了严密的封锁,他们在东北地区边缘修浚边壕,沿壕植柳,修建了所谓的柳条边,用以防止汉族人越境进入他们的龙兴之地。但是这种人为的将东北地区与内地隔绝的做法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阻挡广大汉族人越边。清代中期,特别是从乾隆中后期开始,出现了汉人大规模移民中国东北的情况。由于内地人口激增,耕地减少,而东北地区却地广人稀,适合于农耕,汉族百姓来到东北以后很快就在东北立足。到清朝灭亡的时候,已经有数千万汉族百姓移民到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早就不是满族而是汉族了。这个时候,满洲贵族即便向退回东北老家,也会发现,这里早已经不是他们两百多年前离开时的模样了。

相反,元朝情况与清朝却很不同,蒙古大军虽然征战于亚欧大陆很多地区,并且在中原各地进驻了很多蒙古士兵,但是作为蒙古族老巢的蒙古草原地区仍然被蒙古人牢牢控制,并且,在整个蒙元时期,并没有大规模汉族迁入草原地区的情况发生,汉族的农耕文明并没有对这一地区的草原文明进行侵蚀。广大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以农耕为特长,耕地是他们千百年来唯一的生存和生产方式。相比东北的沃野千里,宜耕宜农,蒙古人的草原显然对汉族人缺乏吸引力。虽然蒙元政府未有对汉族人移民草原进行限制,但是即便元朝统治者彻底开放草原,允许汉族移民,恐怕他们也无法生存下去。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元朝灭亡时,草原依然是以蒙古族为主体,退守草原的残元势力依旧可以在草原上站稳脚跟与明朝对抗了数十年。

除此之外,满洲人与汉族的融合程度远远大于蒙古人

蒙古人侵占其他国家建立政权后,就出现了包括蒙古贵族在内的多个民族贵族(女真贵族、党项贵族、南宋皇族、大理王族、西辽王族)并立的情况,这就产生了帝国该由谁统治的问题。元朝为维护蒙古贵族的专制统治权,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当时元朝境内的人民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一政策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这一政策的实行,严重阻碍了蒙古族的民族融合,同时也严重激化了民族矛盾,最终为元朝灭亡埋下了伏笔。但是与此同时,蒙古族却保持了相当大的民族主体性,由于这项民族政策,蒙古族没有在元朝统治时期丧失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更没有融入到汉族文化之中,其本民族特征直至元朝灭亡时仍然鲜明的保有。

反观满洲人,他们在入关后很快就实现了与中原内地民众的融合。等到满清灭亡前夕,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早就已经放弃了他们入关之前的生活方式。这也决定了满清灭亡之后,他们不可能再退回到东北地区。至于各地驻防的八旗兵丁,在其驻防地已经生活了两百多年,其生活更是早就融入到当地百姓之中,与当地汉人无异。后来所谓的“满洲国”则是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政权,根本不是所谓的清朝的延续。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成吉思汗是怎样建立蒙古帝国的

时间:13世纪中后期

人物:成吉思汗、拔都、忽必烈

影响:成吉思汗及其后人建立的蒙古帝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打破了中国闭塞状态,使其真正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同时促进了东西经济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蒙古草原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游牧民族最美的家园,自有史记栽以来,大大小小的游牧部族出现在这里,不同的部族在这片养育他们的草原上不断地更迭,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民族起初只是一个很小的部族,他们一般活动在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的上游,从事游牧和狩猎活动。经过了4个世纪的发展,蒙古部落开始兴盛起来,原始部落也开始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氏族。11世纪时氏族制开始解体,但是直到12世纪后期,他们才脱离了原始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女真族崛起,并占领了漠南,之后更是长驱直入地进入了蒙古的腹地,但是终因粮草问题而撤退。之后,在金蒙之间的争斗不断,但是金国始终没有能够找回昔日的辉煌,并以向蒙古称臣而告终。

因为金国退出蒙古腹地之后,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与汉朝的不断交流中,蒙古的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蒙古之后,蒙古各部开始广泛地使用铁器,手工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各部落之间的经济也出现了交融。更为重要的是,汉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在13世纪初期开始影响蒙古草原。而金朝的不断挑衅使各自为政的蒙古部落加速了内部团结,为了有效地抵制外敌入侵,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势在必行。于是蒙古进入了为建立统一国家而内战的时期。

1206年,对于蒙古来说是及不寻常的一年。在部落混战中,蒙古高原斡难河畔乞颜部部落的成吉思汗带领部下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姓奇渥温,名铁木真,成吉思汗是他成为蒙古的大汗之后的尊号。铁木真是蒙古高原斡难河畔乞颜部部落领袖的儿子,生活富足而优裕,直到9岁时父亲被仇敌毒杀,他跟随母亲和三个兄弟开始了艰难的游牧生活。艰辛的生活历练了铁木真,他决心长大后恢复父亲的事业。,他通过和亲与兼并战争在1189年被部从拥戴为汗,不久,他又将强大的盟友收归自己麾下。从1200年开始,铁木真发动4次战役,统一了蒙古草原其他部落,于1206年春建立大蒙古汗国,并被推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

事实上,成吉思汗的雄心绝非仅仅称雄于蒙古草原,即位后,成吉思汗开始了拓展疆土的南进和西征,在位的20多年间,他始终在为扩展疆域而奋斗。他不仅征服了中国境内的西夏、金、西辽和畏兀儿族,还亲自远征至今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阿富汗、伊朗、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地。征服的土地成吉思汗都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重新建立汗国。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他的后人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征战,先是高丽被纳入了蒙古版图,之后,第二次西征开始。这次西征由成吉思汗后人的长子统帅,因此又被称为“长子西征”,术赤(成吉思汗长子)的儿子拔都任主帅。1236年浩浩荡荡的蒙古军队进入了俄罗斯草原,这时的俄罗斯王公们正热衷于争夺权力,根本无心顾及其他,于是蒙古军队长驱直入进入了俄罗斯腹地,梁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基辅等城市相继沦陷,大部分城市被毁,财富被洗劫。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蒙古军队于1241年再次兵分两路深入欧洲,波兰和匈牙利先后成为了蒙古的囊中之物,战火在西里西亚地区继续蔓延,整个欧洲为之震惊。

正当蒙古军队以不可挡之势征战时,却不得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因为国内传来了大汗去世的消息,于是拔都撤回到伏尔加河,在此建立金帐汗国,蒙古对欧洲的西征暂时宣告结束。

1251年,托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的儿子蒙哥夺得了汗位,他的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继续扩张活动。忽必烈把中国境内的云南、四川纳入版图之后,攻入了印度。而旭烈兀的征途更加地遥远,他先后把伊朗、两河流域、波斯、巴格达等地收为己有。至此,成吉思汗及其后人建立的蒙古帝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

蒙古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铁蹄所到之处,城市和文明被大量地破坏,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战争也极大地促进了东西经济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在经济上最显著的标志是,在蒙古帝国时期东西方的商道和驿站畅通无阻,商旅络绎不绝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大军在征战的过程中把中国先进的火药技术传到阿拉伯,之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

【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位于蒙古帝国的西北,是帝国内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把西征后得到的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土地封给了术赤及其后人。之后术赤长子拔都在第二次西征中夺取了俄罗斯的大片领土,加上以前的封地,建立了金帐汗国。汗国的领土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