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的600字作文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红旗渠精神的600字作文

建党九十周年,重走红色之路,感召红色精神、高举红色旗帜,开创红色未来。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和同学们来到了红旗渠,感受当年战天斗地的红色精神。
初探 分水苑,感红旗精神 ---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分水苑,是一个工程,也是红旗渠集萃的博物馆。“林县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从明朝开始,几乎每 3-5 年就要大旱,达到易子而食的地步。”林县的历史如实的记录着干涸的土地吞噬生命的记忆。建国之后,林县县委、人民政府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始了引水之路:男人是主要劳力,一年到头坚持在工地,开山破石、铺路架桥;女人敢顶半边天,田地、家里、工地处处忙,双手扶钎、小车运石;老人小孩也不闲,农余课余运石上工地,送水给队伍。整个林县男女老少齐上阵,工农商学兵同奋斗,战天斗地创人类奇迹, 70 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时至今日,清亮的天河河水仍沿着红旗渠,流入**的万亩土地,继续灌溉着这片黄色的土地,哺育**儿女;同时,**市紧跟时代步伐,倚红旗渠步步景色,挖旅游资源致富,不断丰厚财政和人民收入。
红旗渠,开创了天河新的历史,养育了天河儿女,富裕了天河人民。
勇攀青年洞,重走创业路 ----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沿红旗渠“领袖路”、“创业路”,参观
2.
2012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电视记录片《红旗渠精神》,收看后,我被林县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河南省林县地处太行山区,过去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资源匮乏的贫困县,“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解放前林县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林县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全县人民历时10年,硬是靠一双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起了157个渡槽,打通了211个隧道,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把位于山西的漳河水引到了林县,使50多万亩旱地变成了良田。为此,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的确,红旗渠不仅是建国初期共和国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改天换地的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一种时代象征。
在辉煌的壮举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的故事,看着记录片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有余悸。头上是巨石连连,脚下是万丈深渊,面对艰难的施工处境,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奋勇当先,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排除千难万阻,终于创造了奇迹。今天,当我看到温柔的水脉沿着陡峭的山脉绕行时,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们,这一渠清水好似他们的满腔热血在沸腾;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奋斗的建设者们,这一渠清水就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在流淌;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紧衣缩食的老百姓,这一渠清水就是他们满怀期盼的泪水。林县人民前仆后继,众志诚诚,攻艰克难,用生命浇筑了一条红旗渠,用精神铸造了一座不朽丰碑。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洲人民的精神宝库,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红旗渠就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战胜恶劣环境的代表和象征。新时期只要干群一心,团结一致,没有实现不了的事,党员、干部、群众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将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无私奉献!

富有当代特色的红旗渠精神是是什么

  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新红旗渠精神:10月16日,当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播发后,红旗渠精神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激荡人们的心胸。文章对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概括、提炼和阐释,在中原大地引发了广泛共鸣和回响。河南各界人士表示,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何传递好精神火把、永葆理想“蓝光”,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紧迫课题,由此重新推出了新的红旗渠精神,即: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所在。以下是关于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万丈豪情,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用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圆了林县人千百年来的盼水梦,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红旗渠被林县人民亲切地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不仅仅为林县人民带来了“一渠水、一渠粮”,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变革实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永恒的精神坐标,是述说党和人民图存发展、追梦圆梦的中国故事。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早已浸润在林县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一方民风,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党和国家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

  红旗渠的修建,本身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担当,没有群众的期盼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信念。林县缺水的历史令人悚然。翻开林县老县志,满眼都是干旱、大旱、禾枯、绝收、十室九空、人相食等触目惊心的字眼。1954年,杨贵同志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他挨着村子调研,发现群众因为缺水,打不上粮食吃不饱肚子不说,还普遍患有皮肤病、大脖子病和食道癌等多种地方病。好多地方穷得本村的姑娘往外跑,外面的姑娘不进来,最后都快断子绝孙了,政府不得不想办法从无锡的儿童福利院里调来400多个孤儿分配给各家各户。杨贵同志的心里异常难过,他问自己:共产党人干革命是为了什么,怎么革命胜利了,这里的群众还是这么穷?他当时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不可。杨贵同志多次深入山区,既了解各地严重缺水的状况,又总结群众因地制宜创造的新鲜经验,逐步形成了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思路。当时,上级没有要求去干这个工程,林县县委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做“太平官”、“平安官”。可是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他们毅然决定修建红旗渠。几十年之后,杨贵同志曾对一名记者感慨道:“我们当时要是稍稍有点私心杂念,渠绝对修不成。太平官好当啊!但是当时大家没有一点想靠这个当官的意思。群众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缺水,那就修渠。”无私才能无畏,林县县委牢记党的宗旨,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去开辟这条千里长渠。

  建成红旗渠的成就依赖于人民群众的苦干和实干。为了将县委“引漳入林”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杨贵同志又带着县委一班人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当群众听说要修建引漳入林工程时,纷纷表示,县委的想法代表了群众的心声,宁愿跟着县委的同志们苦干,也不愿再受老天爷摆布!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县“引漳入林”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布了动员令。动员令发出后的第一天,正好是1960年的元宵节,四万修渠大军开进莽莽太行,“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修建红旗渠历时十年,发动民工30万人,林县当时共有55万人,除去老人和孩子,能上工的全都上工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