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6岁国税局副局长被杀,18年后凶手因一滴血迹落
发布时间: 2023-07-11

18年的逃亡之路,18年的追凶道路,18年足够一个稚嫩的婴孩长成翩翩少年,警方18年的坚守,最终获得胜利,而他逃亡了18年,也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2002年4月5日凌晨2时20分左右,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的宁静,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急促的声音--在德阳城区国税小区发生了一起命案。

案发小区

公安民警不敢懈怠,值班民警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案发现场,报案人是被害者谢某某的司机石某。

现场的情况一片混乱,死者谢某某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屋内的东西被翻得七零八落,不少物品散落在地上。

直到警察赶来,谢某某的继母才扶着门框,一点一点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儿子的惨状,她神情恍惚,差点一头倒地。

案发现场

展开全文

民警随即对此案展开调查,死者26岁,当时任职于德阳市国税局的属下分局,做副局长。

谢某某倒在餐厅的餐桌旁,在他的身上从头部到四肢都布满了刀伤,导致其死亡的致命伤在前胸和脖子上。

有经验的民警提出死者在生前一定与歹徒进行过一番搏斗,为了弄清案发经过,民警将眼光投到了谢某某的继母身上。

谢某某继母慢慢平复心情,止住颤抖的身子,向警方描述了案发经过。

案发现场

继母说,由于身体不舒服,她当晚早早就入睡了,但却在夜里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当时卧室门外充斥着儿子的大喝声。

继母意识到可能是有小偷到了家里,通过声音分析,她觉得对方可能握有武器。

由于平时胆子较小,意识到自己出去必定是送死,直到外面的声音平息,继母依旧不敢出卧室门,在卧室里拨通了司机石某的电话求助。

石某一边安抚一边动身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发现领导经死亡,这才赶忙报了警。

警方到达现场

犯罪嫌疑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对谢某某下手,难道是因为谢某某在工作时贪污受贿而遭到仇杀了吗?

根据对现场的勘查,民警排除了这个想法,首先,谢某某的家中的柜子,衣服,床上的一些私人物品,都有翻动的痕迹,眼前的种种全都指向了入室盗窃。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家中的财物并没有什么缺少,警方甚至还在谢某某的裤子口袋中发现了5000元钱。

连5000元钱都没有拿走,那么犯罪分子到底图什么呢?警方决定扩大搜索范围,对周边的邻居进行走访。

民警走访小区居民

周边邻居们都表示,在当天凌晨,他们听到了打斗声,打斗声还激起了小区内一阵阵狗吠。

根据推测,办案民警们随即想到,可能是因为激起了狗叫声,让犯罪分子并没有时间过多搜索现场。由于害怕被发现而慌忙逃走。

经过对犯罪现场周围的调查,民警发现,在距离谢某某家一墙之隔的商贸学校内,有一个杂物间屋顶破了一个大洞,屋顶的瓦片纷纷掉落在地。

办案民警们猜测,由于年久失修,这间房屋的房顶已经脆弱不堪,当时罪犯翻墙踩到屋顶逃窜时,屋顶破裂,罪犯一个没站稳,就从上面跌了下去。

对于杂物间的勘查,让民警们有了更兴奋的发现,杂物间里面藏着罪犯丢落的背包,背包里放的都是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

犯罪分子掉落的作案工具

罪犯准备得很充分,他们在包里发现了电棍,撬锁设备及锋利的匕首,甚至还有用来锯门的锯子和一些封口胶。

犯罪分子杀人后逃走,警方无法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根据现场工具分析,他们判断案件为单人作案,犯罪分子并没有帮凶。

由于此案影响恶劣,犯罪分子杀人后逃走,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警方对此案十分重视。

当地公安领导随即对此案作出指示,成立60人专项调查小组,为了侦破此案,几乎调动了整个县区的警察。

专项调查小组

这60人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警察,也有细心能干的青年骨干,他们以小组的方式行动,根据各个线索,一路调查下去。

从犯罪分子留下的电棍,匕首和背包等作案工具下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摸排。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现场留下的痕迹,在全国数据库中并没有查到记录。

由于2002年刑侦技术还没有现在成熟,对痕迹的提取,也定然不会有目前的高水平,所以侦破案件是非常困难的。

办案民警们早出晚归,每天晚上坐在一起开会分析当天情况,遗憾的是,时间一晃而过,半年过去了,对于犯罪分子的追踪,依旧没有得到什么进展。

坊间对此事的留言四起,由于谢某某是国税局副局长,这件案子产生的舆论影响很大,需要尽快侦破。

但是半年已过,大量警力也需要投入其他工作,只能留下一小部分人继续侦查此案,其余人员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即使只留下了少部分人,但他们依旧不放弃关于案件的一点点线索,民警陈中权说“无论是多小的线索,我们都要过去查个仔细”。

他的同事李引朗,也一直坚守这个原则,这一坚持,就坚持了整整18年。

即使一直都没有什么重大进展,剩下的力量依旧顺着当年的侦查道路,一遍遍地搜寻,试图找到还没有发现的蛛丝马迹。

时间催人成长,当年的小年轻,已经成为了当地警方的骨干力量,李引朗成为了刑侦大队的大队长,陈中权也接任了教导员这一职务。

李引朗

即使一直没有什么突破,但隔一段时间,陈中权和李引朗等人都要把这个案子翻出来,把犯罪分子曾使用过的作案工具,拿到鉴定处进行重新鉴定。

2020年初,我国公安部针对积压命案,进行集中力量的攻坚行动,谢某某的案子再次被翻了出来,当警方再次把物证送到检验处检验时,他们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从犯罪分子背包上的血迹中,检验到了以前从未发现的DNA信息,由于这个背包上血迹斑斑。

检测人员之前一直没能发现,有一滴血迹隐藏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这滴血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前科,在近些年也没有做过案,所以全国数据库上,并没有他的信息。

但是,这个指向性信息依旧非常的关键,警方在之前的摸排和探索过程中,已经整整调查走访了一千多位群众。

民警走访群众

在逐步地摸排侦查当中,搜寻范围也慢慢缩小,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一步一步发展。

2020年6月底,DNA的比对让民警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他们根据这条线索持续追踪,目标终于出现。

2020年7月1日,办案民警锁定了一个名叫周某廷的人,根据DNA显示,此人极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2020年7月2日,经过摸排,民警找到了周某的住处,周某廷平日里并不怎么出门,只是在家照顾自己的老母亲。

抓捕周某廷的现场

当天下午,警方破门而入,周某廷正光着膀子练毛笔字,对于民警的闯入,他并没有半分反抗,十分顺从地跟随民警上了回公安局的警车。

也许在这一刻,他高悬18年的心,终于能够放下了。

55岁的周某廷在犯案时刚满37周岁,由于犯了法,他直到被捕也没有结婚,平日里就在家照顾母亲。

周某廷出生于北川,后来到了罗江念书和生活,在当地考入了一家技术学校,毕业后工作分配下来,他当上了一名工人。

周某廷

在80年代那样的创业浪潮当中,自命不凡的周某廷决定下海经商,干一番大事业。

他先后做过服装,在销售岗位卖过命,后来又投身于金融行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他,始终都没有完成自己通过生意发财的大梦。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周某廷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于是他不顾家里的反对,把房产证抵押,拿到了不少银行贷款。

但他还不知足,又找人借钱,最终开启了一个音响公司,但由于经营不善,音响公司很快就黄了。

周某廷

当时周某廷身边的朋友也多数离开了他,在串门的时候,亲戚都会朝他投来鄙夷的目光,受不了外人的评论,他就想到,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搞点钱,重新东山再起。

他看上了附近一所高档小区。“这里的人一定有钱”,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踩点观察,周某廷通过谢某某的服装以及车辆,判断谢某某家境非常富裕。

摸清谢某某居住位置后,他为自己准备了全套的作案工具,2002年4月5日,一切时机都已经成熟,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撬锁工具,撬开了谢某某的家门。

案发单元楼的门洞

在走入餐厅之后与听到动静的谢某某正面相撞,谢某某年轻力壮,两人难免发生激烈冲突。

在与谢某某的争斗中,周某廷慌了心神,他害怕被警察抓住,下意识抄起随身携带的匕首,一刀一刀向谢某某的身体疯狂刺去。

直到谢某某倒地身亡,周某廷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杀了人,但事已至此,“搞钱”才是他此行的最大目的。

作案现场

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作案,太过紧张,他在屋内翻找一圈,也没有找到什么值钱的物品,在此期间,小区里的狗吠一直没有停止。

周某廷害怕骚乱引起邻居报警,拉起背包,仓皇逃窜,甚至都没有发现谢某某口袋里的5000元钱。

警方猜测得没错,他在翻墙逃窜时跳上杂物间房顶时,房顶发生了坍塌,他也因此被瓦片划伤才,留下了背包上那滴血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