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州两会 | 总结2022谋划2023 请看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资阳答卷
发布时间: 2023-07-11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2022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1月3日,四川省资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雁江区苌弘文化中心开幕,市长王善平代表资阳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2022年资阳“成绩”如何,2023年工作如何谋划开展,全在这一份报告中。

晒成绩

协议投资650.7亿元 多项排名全省前列

报告中提到,2022年,当地着力抓机遇、促协同,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坚持把加快临空经济区和高新区发展作为推进成资同城化的重中之重。临空产业新城PPP首期项目基本完工,智能制造产业园三草湾片区完成5000亩土地场平,清泉片区建成1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资阳方特文旅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中国牙谷小镇加快建设,卡瓦、爱齐等35户企业168个产品投放市场。轨道交通资阳线全线铺轨施工,成资大道建成通车。

一年来,资阳着力稳增长、育增量,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建立完善“周监测、旬研判、月调度、季分析”经济运行机制,制定30项稳增长政策和239条具体措施,退税减税降费48.5亿元。制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意见,市场主体净增2.1万户,总数达14.9万户、增长16.4%。设立重大产业基金和医疗器械产业基金,深化资本招商、产业跟投招商,签约引进高仙机器人等重大产业项目163个、协议投资650.7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完成3.2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

展开全文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一年建成招生,在四川教育史、建设史上创造了奇迹;资阳方特文旅项目23天完成考察签约、71天完成场平工程,创造了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新的“资阳速度”。

资阳还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医疗器械产业列入全省四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中国牙谷累计引进口腔企业106户,国内首台齿轨电客车下线,填补了我国齿轨交通领域空白,中车资阳机车等3户企业入选全省“贡嘎培优”100强。出台《资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5.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此外,资阳着力补短板、夯基础,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0个1.7万户,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52部、排全省第6位,成功入选四川省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加快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打通城市断头路8条。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有力推进,“张老引水”主体工程竣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6%,居成德眉资首位,1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谋发展

“三件大事”+“三大会战”+深化多领域改革

“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必须直面挑战、积极应对。”2023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极其重要的一年。报告中提到,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报告中明确,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三件大事”,实施“三大会战”,深化多领域改革,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

方向已定,资阳提出2023年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突出战略引领,推动市域发展实现新突破被放在第一位。

报告中提到,将推动临空经济区突破发展、高新区跨越发展、全域协同发展。其中,加快推进资阳方特文旅等项目建设,支持爱齐、卡瓦、正美等口腔企业做大做强,中车资阳机车加快齿轨生产和业务拓展,现代商用车、百威等重点企业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一核”,培育壮大安岳、乐至“两极”,推动雁江、高新、临空“三区”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一核引领、两极支撑、三区协同”市域发展格局。

此外,资阳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培育发展医药健康、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食品轻纺、国防科技工业等产业,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450亿元。以打造“产学研销医养”口腔全产业链为重点,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以交通装备为重点,打造全国重要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资阳线和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加快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成渝高速扩容项目6月前控制性工程开工;加快东西城市轴线资简段和乐简段、S102成资大道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新开工建设G319乐至县城过境段等项目;启动全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新改建农村公路385公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