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怎么理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

“卧薪尝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在司马迁写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记载有“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有《吴越春秋》也有勾践“悬胆于户,出入尝之”的说法。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勾践治丧期间攻打越国,勾践匆忙应战,派三对罪犯直接在吴军阵前自杀了。吴军吃惊没见过这阵势,越军趁机攻打,吴军大败,阖闾受重创去世。

三年后,吴王夫差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攻打越国,越国战败。勾践只剩下五千甲士,为了不亡国,采取委屈求和,他向吴王请罪,原到吴国做臣仆,妻子可为奴妾,越国士大夫极其妻女都可为吴服役。

伍子胥建议夫差消灭越国。勾践派大臣文种用金银和美女贿赂吴太宰伯噽。最终是夫差答应放了勾践。但是勾践要到吴国做臣仆。

越王勾践在吴国做了三年仆人,被吴王放回国。他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打算复国复仇。他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贪图享乐,不可消磨自己的意志。于是在自己睡的屋子里悬挂一只苦胆,每天都让士兵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的屈辱日子。

勾践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提示自己。终于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吴王夫差带军北上之际,攻打吴国。吴王夫差求和。公元前478年,勾践一举打败吴国,夫差羞愧没听伍子胥的话,自杀而亡。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流传很广。至于历史上是否真实的存在,还待商榷与研究。其实这也根本不重要了,我们只要领会其中之精神就足够了。

怎么理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

谢邀:这个可以这么认为吧:有志向的人,做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好多,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所有;

苦励心志的人,苍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据说,这是颜迈为了赞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赠送给他的一副对联。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上联是说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是说越王勾践亡国被俘后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 应该是属于励志联吧。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你怎么评价这个人物

卧薪尝胆,一雪前耻,三千越兵可吞吴!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卧薪尝胆主人公是勾践!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近义词有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卧薪尝胆故事讲述了秋时, 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主人公:勾践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上面我们已经就给出了准确的答案,主人公就是越王勾践,那么卧薪尝胆的来历是怎样的呢?卧薪尝胆的典故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在来具体的来了解一下全部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的末年,吴(吴王夫差)、越(越王勾践)两国争霸天下,一场大战,吴国大胜,攻破的了越国的国都,并且还将越王勾践给生擒,迫使了越国臣服于吴国,后来夫差为了在勾践的面前嘚瑟,体现自己的宽宏大量,并没有处死勾践,令他到军队中当上了一个马夫,负责养马。有一次夫差生了一场大病,勾践表现的非常忠心的鞍前马后的照顾夫差,终于是打动了他,夫差便放他回国了。却没想到,这一放就导致了吴国后来的灭亡。

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之后,一心想要报仇雪恨,故意让自己过着身份艰苦的生活,睡草堆,尝苦胆,只为让自己不要忘记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场,全拜夫差所致,吃饭前总要尝尝苦胆的滋味。勾践在越国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亲自种田,夫人亲自纺织,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越国发展的非常迅速,上下一心,斗志昂扬。这个时候的越王打算出兵攻打吴国报仇,但是大臣们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勾践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几年之后机会终于来临,一心想当天下霸主的吴王,竟然出兵攻打当时的最强国家,齐国,导致吴国内怨声载道,勾践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亲自率领大军分水陆两路向吴国进攻。越军毫不费力地攻进吴国都城姑苏,烧毁了姑苏台。夫差无力击退越国军队,只好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自己兵力暂时还不足以彻底征服吴国,也就答应议和,凯旋而归。过了四年,勾践又出兵进攻吴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歼灭了吴国军队。吴王夫差派人求和,被勾践拒绝,干掉了勾践。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现今多用卧薪尝胆来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人。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时, 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