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族谱序言(华容张氏族谱序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华容张氏族谱序

        庚子六月,华容县操军镇张宏亮欲谱其族,邀我为族谱作序,倍感荣幸。作序于我有难度,一则无修谱经验;二则文字功底欠缺,但我还是愉快的接受了,盛情难却之故也。

        人生欲知来处,必须修谱。谱,纪源流、序昭穆、明世系、辩尊卑。纪源流,即溯源,知晓本源,根自哪里?遗传信息传向何方?古人云:“木必有源,根固而叶茂,水必有源,源深而流远。岂有为人子孙者,而不思其本源乎?司马迁云“人不知祖,何异禽兽?”文天祥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实事,犹谱以序昭穆”。明世系,即明了先祖世系,一世接着一世,不可错乱,更不可遗漏。辩尊卑,即依据班派,确定尊卑。辈份高者是长辈,辈份低者为晚辈。通过修谱,就可体现出来。这是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有着完整的文字记载为据。
        国家强盛,修谱正逢其时。宋朝书法家黄山谷曾说:作谱须要明白,知其祖某处分来,某祖某处分去,枝联脉系,方才是谱。对张姓而言,黄帝为血源祖先,张挥为得姓始祖。张挥为轩辕黄帝次妃彤鱼氏之子,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国封尹城之青阳,后改清河郡。《世本》云:“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张挥传至张良,据传有80代,张良传至九皋亦有26代。九皋传至宣公14代。华容县操军镇张氏,其先祖贵文公,为宣公八世孙。元末明初,遵照父亲的嘱咐,从江右回迁沩宁,居于山底。清末光绪年间,再迁居岳阳华容县,至今已越一百余载,现有丁口两百余人。如今,族人在洞庭湖畔繁衍生息,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清末民初以来,兵荒马乱,加之“文革”之祸,族谱几近失传,导致今人寻根异常艰难。数年来,宏亮等人寻祖寻谱,十分辛苦。据悉,今夏其千里赴陕,终于寻得光绪旧谱,找到先祖之源,为本次编纂家谱,创造了条件。益阳市张先德先生热心族谱研究,已主修族谱多部。今受宏亮之约,聘为主修,乃明智之举。
        光大乃诠才末学之人,受邀作序,既感荣幸,又觉惶恐,却之又不恭,只得听命。家谱付梓之际,遵嘱聊书数语略记之。祈盼华容操军张氏一族,传承先祖家风,续写盛世华章,忠孝勤俭,家兴族旺。
        是为序!
公元二O二O年岁次庚子秋月
南轩廿五派孙张光大(志文)敬撰
随笔

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哪本书

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他于是举家上山守业经营。

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截止到20世纪末,张氏子孙在此已历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种说法是:相传西汉留侯张良当年在此隐居,终老后葬在水绕四门,因此很早的时候这里就叫张家界了。

1958年,这里建立国营林场,因场址设在张家界农业社的地盘上,林场即取名张家界。1978年,张家界林场最早拉开湖南旅游开发的序幕。1982年,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姓聚居的张家界村由公园代管。

鉴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扩展资料

风景名胜

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总面积4810公顷。

2、杨家界风景区

杨家界风景区东接张家界,北邻天子山,面积三十四平方公里。杨家界有香芷溪、龙泉峡和百猴谷三个游览区,其中知名景观有一步登天、空中走廊、龙泉飞瀑、绝壁藤王、白鹤聚会等二百余处。

最高峰“一步登天”海拨1130米。杨家界境内沟壑纵横,溪水长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5%。

3、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北部边陲,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及珍稀动植物。海拔自346米至2003米,由斗蓬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区组成,总面积4.49万公顷。

婺源甲道阳坑张氏宗谱原序(转载)

不有所作焉有所述,不有所传焉有所继,此万古不易之定论也。予观历代帝王之传授及故家旧族之源派,未有不由於有所作而后可继述之也。本宗自挥公而下既无所作亦无所述,代次根源漫不可考。幸赖仪公以口舌名世,深惧后世之失其传,乃掇拾父老相传之,稽历代简册之记忝互考订,作为谱系以垂诸后。历秦汉晋魏及我皇宋,又不知几变更矣!而子孙代不乏贤,绳绳相继,使不因旧而图新,则后之子孙又将何所据也。况余生晚屡遭兵乱,日不暇给,虽欲从事於此盖无及矣。幸而干戈甫定,民各安生,始思家谱之不可不修也。於是日取仪公所系之图为本,逐一条具,详略相因,不为繁冗以耗人之目,俾千百世之后昭穆亲疏一览可识,则予之用心不又有大於仪公者多乎。余先南阳人也,自夔祖避难黄墩因家焉,遂为歙人。及予复自黄墩移迁甲道之阳坑,世为阳坑张氏。予年八十,故为家训以示诸子孙并修谱系以其序巅末云。         

时开宝原年戊辰岁仲春月之吉

八十老翁彻谨书

附注:张彻,字克明,行三,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终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寿80。

贵州遵义桐梓小西湖张氏族谱

贵州省遵义桐梓小西湖张氏新编家谱/字辈:
正启荣发富贵昌,品行自修才流长;
道高德厚振家远,勤学志成国栋梁。
【张氏族谱】序言
张姓是一个极富开拓与进取精神的家族,先秦时期他们就从清河开始向各诸侯国迁徙;秦汉时代的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又推动了张姓先民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更需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吾族追宗为江西人氏,早在三国时西汉流侯张良,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大唐时大学士张统,仁宗皇帝封我族“百忍家风”。至今留下一对联:“大唐学士家声远,西汉流侯世泽长”以此认宗室。
后由于在明朝时,清兵入侵中原,明朝节节败退,我祖跟随难民逃至贵州遵义桐子县望里七甲半居住。事后没过几年,明末皇帝迁都安龙,吾祖张师达随难民西下,流落到兴义县马岭龙井居住。我支张光明做生意,与刘氏结婚,就在兴仁县海子龙井定居下来。
后因张奉先到穆家招亲,才把小兄弟张奉芝带到兴义县兴化乡全心村四轮碑照顾,为此成了贵州遵义籍人氏也。老族谱后来失踪。

家谱序言怎么写

家谱序言可以自己写,也可请有名望的人写,说明修家谱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对组织倡导者的支持和赞扬,只要写的朴实无华就行了。各家情况不一样,不必太在意文章格式。

张氏家谱 (清)张正武 修

《张氏源谭》目录 从张氏发祥郡望之争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