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徐庶是如何评价好友诸葛亮的他们谁更厉害一些?历史记载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是真的吗诸葛亮为何要口含7粒
发布时间: 2023-07-17

三国时徐庶是如何评价好友诸葛亮的他们谁更厉害一些

徐庶取名单福,帮助刘备打败了曹操讨伐军。

曹操派蒋干手下"飞毛贼"深入虎穴,画下了单福画像送至曹操,一谋士说"这不是徐庶吗?"

曹操将徐母请进曹营,并令"飞毛贼"送函至徐庶:"若干天内,速来保徐母。"

徐庶挥泪与刘备告别,在转身离去之时向刘备透露了同窗好友诸葛亮隐身之处。并说"诸葛亮一向以管仲乐毅自诩,望公宜礼贤下士,,方可得之人。其才百倍于我,不在张良之下"。

刘备谨记,遂有三顾茅庐。三顾之时,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张飞说:"不用大哥出马,我保证绑了他来。"

刘备说"诸葛亮非凡夫俗子,不可莽撞无礼。"

三人冒雪前往。这才有了"隆中对",听得刘备壮志凌云,大有效光武之神勇,匡扶汉室大一统。听得关张热血沸腾,大有逐鹿中原建不世之功。

诸葛亮未出江湖已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刘备相见恨晚,如鱼得水。在诸葛亮辅佐下,刘备和孙权结盟,重创了势头正旺的曹操,接下来单挑曹操,在汉中取得完胜。然后经略西南,做了汉中王。

汉献帝被曹丕强压下禅让魏政权。刘备在诸葛亮等劝进下,建立了季汉(蜀汉)政权。诸葛亮辅佐二代汉皇,五出祁山,六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后名列古代十大武宗之一,与姜太公、张良等并驾齐驱,名垂青史!

历史记载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是真的吗诸葛亮为何要口含7粒米

有关诸葛亮吓走活仲达,是确有其事的;至于口含米的事情,那我不予置评

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的时候,援引《汉晋春秋》,在《诸葛亮传》里记了一笔: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上后,丞相长史杨仪整军撤退。而当司马懿听闻诸葛亮死讯后,立刻带兵追击蜀汉军队。这个时候,姜维命杨仪立刻调转方向,击鼓摇旗,正对司马懿。司马懿立刻退兵,不敢向前推进。

司马懿这一退,成了附近老百姓的笑柄,人们都说:“死诸葛走生仲达!”而当司马懿接到诸葛亮的真实死讯以后,也只能说:“我能猜到他活着的时候的想法,却实在想不到他死后的安排啊。”

就这个故事来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成功,应该把功劳算在姜维头上,且没有任何记录证明是诸葛亮临终前的布局。《三国演义》里演的神乎其神,把木雕像都推出来了,那就太过于玄幻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为啥古代人死后嘴里边都要含着东西

谢谢邀请!为什么古代人死了以后,装殓的时候,嘴里要放东西?我们这里把这个习俗叫做这“不空口”,无论人的高低贵贱,都放。富贵人家当然是值钱的东西,非常贫穷的人家,嘴里也要放点米饭什么的。至于原因,我先讲个小事,大约20多年前,有一天早上,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到邻居家借东西用,邻居家的李老太太刚起来,还没吃饭,听见小姑娘喊她,连忙撕点煎饼,放到嘴里吃了一下,才回答小姑娘的话,小姑娘还以为李老太太故意不想理她。其实,对于李老太太来说,新的一天开始,空口不能和人讲话,吃点东西就不空口了,就能和人讲话了。这简直太迷信了。死人嘴里放东西。也叫“不空口”,到了阴间,嘴里有东西,讲话就能讲过人了;除了嘴里要放东西,身体下还放钱,一般都是七个钱。遇到小鬼拦路,就能打发过去了,活着的人也得到安慰。这不是迷信吗?现在都是火化,有专门整容的,整容之后,面貌有鲜活感,一般不放东西了,这个习俗就消失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