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回忆井冈山时光:我被撤职后,人民问我师长还能不能
发布时间: 2023-07-11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主席写于1965年的5月。彼时,主席已年过古稀,在时隔三十八年后重回井冈山,故地重游,触景生情,顿生无限感慨。

1965年5月21日上午11时,主席在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及其夫人和省公安厅厅长李强、副厅长高文礼的陪同下,从长沙市陈山招待所乘汽车前往火车站,主席搭乘专列于12时50分到达株洲。

在株洲短暂休息后,主席改乘苏制吉姆汽车,经醴陵、攸县,于下午7时左右到达茶陵,土地革命时期就是在这里成功地建立了湘赣边界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当天晚上,主席茶陵吃过晚饭后,就借住在茶陵县委办公室,当晚只在办公室安置了一张床和日常简单的用具,为了不给当地增加麻烦,主席此行的生活必需品,如窗帘、被褥、床及便桶等,都是事先按照主席生活习惯带来的。到了第二天,茶陵县委相关领导热切要求见见主席,主席听后非常高兴地说:“当然要见嘛!路过一次茶陵也不易呀。三十八年前路过茶陵时很狼狈。那时我们秋收起义的队伍一部分被敌人追赶着,一部分被敌人阻截着,到茶陵吃住都很困难。这一次来可完全不一样了!”

主席言语之中,既透露着对革命胜利后浓烈的喜悦之情,又隐隐浮现出对当年革命牺牲的伤惋哀思。

随后,主席由茶陵乘汽车向江西方向进发,途径莲花县,到达永新县后,永新县委领导同志问主席午饭吃得怎么样,主席笑着说:“这顿饭又吃到当年在永新吃过的新鲜腊肉、鸡、鱼青菜,味道都不错,比当年吃得更香,而且是从从容容吃的!”

接着,主席乘坐的汽车由永新县向宁冈县和井冈山方向驶去,天黑之前就到达了井冈山山腰处茅坪的八角楼,这里是主席当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坐在车上,主席非常专注地看着八角楼,自是勾起了无限的回忆。由八角楼去不远即到黄洋界,车刚一停,主席就下车快步走向山顶,满怀豪情地指着黄洋界周围的层峦叠嶂说:“这就是黄洋界!当年我们就是利用黄洋界的险要地形,经过和敌人的几次较量,把敌人赶下了山。那时为了减少伤亡,保存自己,我们在这里构筑了一些工事,给敌人很大的打击。”望着此时的黄洋界,主席满脸弥漫着对当年旧事的回忆神情,他缓慢地对身边的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说:“东兴同志,你去那边看看,还有没有当年工事的痕迹?”汪东兴环绕一圈后回到毛主席身边汇报说:“主席,有几个地方还依稀可以看出有当年构筑的壕沟式工事在。”主席听后,久久不语。

展开全文

下榻井冈山茨坪宾馆后,主席仿佛才从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中回过神来,主席换了一副较轻松的口气说道:“这可和当年大不一样了,那时敌人前追后堵,我们靠两条腿拼命走,这一千多里走了半个多月。这次坐汽车两天就到井冈山,还是机械化快!”

休息一晚后,5月23日,主席对汪东兴说:“请你办两件事。第一,拟一个电报给中央、周总理,告诉他们我已安全抵达井冈山,请他们放心。这里山高路远,如没有急事暂不要送文件来。第二,安排工作人员和专列上的工作人员,还有湖南来的同志,分批参观一下井冈山。最好请当地熟悉情况的同志帮忙介绍一下情况,让年轻人增加历史知识。你抽时间去参观一下井冈山博物馆,回来向我讲讲展览室的情况。”

随行同志按毛主席指示分批参观完之后,到了25日,主席说:“这几天你们在井冈山观感如何啊?张平化是酃县人,俊秀(刘俊秀,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时任第一书记,因事不在职)是永新人,东兴(汪东兴)是赣东北弋阳人。你们到井冈山的机会比我多,情况比我了解,我是三十八年前来过的,现在的井冈山和过去是大不一样了,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大不一样了?”

张平化回答说:“我虽然是本地区人,但解放后我只来过一次,对井冈山现在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汪东兴说:“我在江西工作期间,到井冈山来过两次。”刘俊秀则说:“我一直在江西工作,到井冈山来的机会比较多。”

主席听后笑着问道:“这次你们陪我一起来井冈山印象如何呀?”

张平化等人说:“这次能陪同主席来井冈山参观学习,感到特别高兴,也是我们一生难遇的机会。过去我们读主席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因为没有实际感受,领会不深。通过这次随毛主席来井冈山实地看看,对井冈山的地形、地理位置,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当年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有了较深入得了解,加深了对党史、革命历史的认识。今天的井冈山变化很大,和过去比是确实大不一样了。”

主席听后,沉思片刻,深情地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三十八年,这次故地重游,回忆起三十八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三十八年啊!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高兴、激动,没有过去井冈山艰难的奋斗,就可能没有今天了。”

“什么事情都是开头难,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反革命事变,宣布反共;5月21日,发生‘马日事变’,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围攻省工会、省农会,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遇到了巨大的挫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来曾经把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给撤了,还说什么开除党籍了。井冈山人也火了,不服气,为我打抱不平,要向中央写报告。我劝他们不要写了,撤职就撤职,有啥子要紧?井冈山人听了我的话,很认真地说:‘开除了你的党籍,你就不能当党代表了,但师长总还是可以当得吧’。”

主席说到这里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说井冈山人对我好不好?”言语之间,包含着对当年井冈山人民至始至终信任的感怀。在之后的两个多小时里,主席将当年井冈山残酷的斗争生活、战斗情景一一向身边的同志作了介绍,没有人打断主席的讲话,一瞬间,毛主席又仿佛回到了当年峥嵘岁月的时光里。最后主席说:“我今天说的是依旧为1927年至1928年底井冈山的情况,之后我们先后到了赣南、闽西地区。在东征福建后,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以后又扩大到江西瑞金一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由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和由王佐领导的三十二团在井冈山坚持斗争。今天说了不少话,就先说到这里。”

5月26日,毛主席起床后,吃过饭,在住地附近散步。一面走在山路上观看对面群山白你换不定的白云,一面向陪同他散步的井冈山管理局的负责同志询问井冈山的建设情况。主席说:“我这次回井冈山看看,感觉井冈山变化很大,修了公路,通了汽车,解决上山难的问题。”陪同的井冈山管理局的同志说:“现在进出井冈山建了两条公路,一条是由黄洋界到宁岗、永新;一条由拿山、泰和去吉安。还准备再建一条,由井冈山到遂川,这条路正在修建。”

主席接着问道:“井冈山现在建有博物馆、纪念碑,还有这样好的宾馆,来客多不多?”井冈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不少,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来井冈山参观的人很多。”主席听后说:“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歌据地,建立起红色政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当时有人提出井冈山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以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的实践,被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当年方志敏同志在赣东北也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他领导的苏区,由于路线、方针对头,广大群众拥护他,赣东北苏区很快扩大成闽浙赣皖苏区,红军队伍也很快壮大起来了。方志敏是一位很有理想、很有气魄的革命家。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胜利,革命成功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应该利用井冈山革命的这些历史,宣传井冈山的革命传统,让后来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随行的同志紧接着问:“当年井冈山的斗争那么艰苦,战斗那么频繁激烈,许多同志英勇献身了,您知道现在还有哪些老同志健在呢?”主席说:“从全国来说,当年在井冈山战斗过的人不少。包括现在在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领导同志如朱德、陈毅、何长工、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江华、萧克、曾志、彭儒、贺子珍等,袁文才、王佐不在了,现在在西藏军区工作的张国华同志原是王佐部下的兵,是个很能干的同志。”提起这些老同志,主席心情有些激动。他说:“今天和你们谈及往事,心情激动是当然的。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战斗,没有工作,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不去起来推翻反革命政权是不可能的,敌人的几百万军队,是不会自行倒台、自行灭亡的。现在,我们胜利了,要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井冈山。”

都说往事如烟,时间一长,就如风般散了,但对于主席来说,过去种种久久不能忘怀,那曾今的艰难困苦、曾经的沙场浴血、曾经为革命所做的牺牲,只有他自己才真正知道究竟有多么沉重!

当天晚上,主席的心情仍不能平静,他再次找到汪东兴,对他说道:

“这次重上井冈山,往事都回想起来了,有些事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