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意思(冰心家有一副祖训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寥寥十字,含意深远,既可勉人,又可律己,你知道此联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冰心家有一副祖训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寥寥十字,含意深远,既可勉人,又可律己,你知道此联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子修)所撰联,意思是在生活待遇上应”知足”,而在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应常”知不足”,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应勇往直前地去做,而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应坚决不做.冰心很喜欢这幅对子,常写以赠人.
这副对联是做人的准则: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在物质享受上,在自己的拥有和他人的给予上,以及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应知足;而在精神追求上,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上,以及对可以改变、并应该改变的东西,应不知足

人生格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的意思是什么

3.信奉格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自解
此是冰心书房自书的一副醒联。我意其较为恰当的理解是如此的:
“知足知不足”:
即在物、名、利等生存之社会需求方面应适则满足,即知足常乐;而在知、事、义等人类进步、国强民富、个人知识与事业追求方面应永无止境地去努力获得,永无满足之感。
“有为有弗为”: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当为者为之,当为而不能为之者奋力为之;不当为者不为,不当为而能为之者,虽势利当头亦不所动。
如此,则两联合一,警示世人求物与处事中,度与原则的把控,前者重做学问,后者重做事。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什么意思

知足的解释

知道满足,满足于 已经 得到的 知足常乐 详细解释 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 《老子》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 中流 涕时耶?”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叹 疏广 之知足,慕 祁奚 之请老。” 茅盾 《 尚未 成功 》 :“你从前教书的时候 不是 时时刻刻想望着眼前这样的 生活 么?现在弄到了,你倒又不知足!”

词语分解

知的解释 知 ī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 著名 )。知觉(有感觉而知道)。 良知 。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使知道:通知。知照。 学识,学问: 知识 ,求知。无知。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 足的解释 足 ú 脚: 足下 (对对方的敬称)。 足迹 。足球。足坛。失足。 高足 (敬辞,称 别人 的学生)。 举足轻重 。画蛇添足。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足。碗足。 充分 ,够量:足月。足见。足智多谋。 完全: 足以 。足色。 值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是什么意思

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什么意思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意思介绍

1、知足知不足: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要有自知之明。也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通过努力获得什么。主要指自身为人的不足之处。有为有不为:做人要有原则,知晓何事可以做,何事必须做,何事不能做;

2、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什么意思

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什么意思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的意思:知足,是说人不要总是奢求,要知道满足自己所拥有的;知不足,是说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通过努力获得什么,主要指自身为人的不足,简单说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有为有不为,是说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要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原则。“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学问、对事业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下联的“有为”是指有作为。
“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翻译: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什么意思

这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冰心(谢婉莹)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上联的“知足”语本《老子》的“知足不辱”,即指对物质享受、名利、地位,要知道满足,不能贪求。知足才不致受屈辱。这里既包含“明哲保身”的思想,也蕴含着抑制非分欲求、保持身心和谐的合理内核。“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大意是说,只有通过学习,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过来努力学习。“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学问、对事业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下联的“有为”是指有作为。语本《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即是说,珍惜生命,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保养身体,是希望有所作为。这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态度。“有弗为”,指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作。语本《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大意是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下联提出了有为与弗为的界限:即对好事、善事,利国利民的事要积极做;对错事、恶事、损人利己的事,要坚持弗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就“有为与弗为”给几位青年店员题写了一副赠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给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
冰心曾对祖父的家训联作过独到的诠释: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她时时把此联挂在书斋内,以示谨遵祖训。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是什么意思

【释义】知足,是说人不要总是奢求,要知道满足自己所拥有的;知不足,是说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通过努力获得什么,主要指自身为人的不足,简单说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有为有不为,是说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要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原则。

“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学问、对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