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学校、再驻大运场馆 成都体育“水面”不断拓
发布时间: 2023-07-11

先进学校、再驻大运场馆 成都体育“水面”不断拓宽

今日是2023年3月9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普通的一天。但对成都游泳来说,却绝不是普通的一天,因为成都游泳的“地盘”更大了——成都市水上运动中心与成都市第二十中学签署学校游泳馆三方共建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未来在不影响第二十中学体育教学的前提下,校园内有着50米*21米、8条泳道的游泳馆将用于中心开展培训,这也就意味着成都市游泳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又多了一个“基地”。地方体育局下属运动中心入驻学校体育场馆营运、培训,这在全国都非常罕见,这也是成都市探索“体教融合”的一次全新尝试。

据记者了解,这次三方共建合作的出炉,出发点是为深化体校改革与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双减”工作融合发展,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始建于1956年的猛追湾游泳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游泳场,也是成都游泳人才培养的摇篮。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猛追湾游泳池也实现了升级换代。

展开全文

全新的“天府蓝”为成都市民健身休闲和各水上运动队训练提供了更好的条件。2022年,在乐山举行的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成都水上运动中心下属各运动队表现抢眼,跳水队5金6银4铜,花游队包揽全部4金,游泳队斩获全部62金中的52金,在成都的青少年中引发了新一轮的学习游泳热。“游泳馆有些不够用了。”据成都市水上运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便全时段开放,仍无法满足培训的需要。”据记者了解,现在在猛追湾游泳池训练的运动队和接受培训的青少年人数总计达1800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训练场地不够怎么办?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在全国的体育场馆中,学校体育场馆的占比达66%,学校体育场馆的盘活对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此,在金牛区文体旅局和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有了这次中心和学校的“牵手”。“体育局下属运动中心入驻学校场馆开展体育培训,这在全国游泳都非常罕见,这也是成都市探索体教融合的一次全新尝试。”成都市水上运动中心相关负责人开心地说道:“签约后,我们会派驻专业教练团队负责游泳馆的日常营运和培训。游泳馆主要面向周边、主要是城西的中小学生,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场馆营运和培训也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以加强青少年游泳的专业性、指导性,同时为市游泳队参加省运会、学青会选材。”

一次中心与学校关于体育场馆使用的签约,引来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关注。2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体育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成都市水上运动中心、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向有关负责人详细了解体教融合、项目设置、场地建设、日常训练、文化学习等情况,并就成都市在推动体教融合、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成都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围绕“体教融合”重点打造“新兴+传统”为特色的“一校多品”校园体育建设成效显著。据了解,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体育特色校649所,完成“631”学校体育项目布局和建设市级55个、区级464个。活动进学校、赛事进学校、教练进学校,运动中心(协议)与学校共建运动队……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和专业教练相结合,有力促进了成都市青少年体育人才培训和竞技水平不断提升。据记者了解,与成都市二十中签约后,接下来成都市水上运动中心将和东安湖体育公园、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签署相关协议,充分利用大运场馆良好的设施条件,设立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训练基地。先进学校在大运场馆设基地,成都体育“水面”将不断拓宽,同时也为“后大运时代”体育场馆的高效利用绸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摄影 胡锐凯 视频 胡锐凯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