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就是缺少炮弹,也不缺鸦片和自杀的勇
发布时间: 2023-07-11

北洋水师就是缺少炮弹,也不缺鸦片和自杀的勇气:北洋舰队彻底覆灭散记

橡树

经“流浪的橡树”公众号授权转载

摘要:2018年2月17日,戊戌年的大年初二,而123年前的1895年2月17日,却是北洋水师战败投降之日。今天,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个日子,忘记历史就意味背叛,而当年实力雄踞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战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被爱国清流翁同龢所误,而今天网上的“翁同龢”更是漫山遍野。

图1:刘公岛,北洋海军总部基地旧照。居中军舰为定远、镇远铁甲战舰

威海之战结束,满清装备最精良的北洋海、陆军各自混战,在日本海、陆军分割攻击下,溃不成军。

最终大势已去,威海的北洋海陆军终于对日本投降。

1895年2月16日,程璧光代表北洋舰队向日本海军投降。程璧光缴出威海卫海陆投降军官及洋员名册,以及兵勇军属统计表,不再参与对日作战的宣誓书。

2月17日。上午8点半。日本联合舰队军舰驶入亚洲最大的军港威海港。

汽笛长鸣中,日本军舰上的日本水兵整肃列队,趾高气昂登上满清帝国北洋海军的战舰。他们用生疏的汉语,喝令北洋海军官兵降旗、列队、离舰。铁甲战列舰镇远、铁甲巡洋舰济远以下,满清帝国北洋舰队平远、广丙、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边等十艘主力军舰,全部降下满清龙旗。

随后,日本联合舰队首任司令官伊东佑亨签署命令,“特别恩准”北洋舰队练习舰康济号保全悬挂龙旗。康济号作为丁汝昌等人棺材的运送船,在接受检查后开往“华界”。

孤零零的康济号汽笛哀鸣。装载北洋舰队将领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张文宣、戴宗骞等五具棺材,在零散结队的北洋舰队投降官兵目送中,凄然离去。

展开全文

图2:北洋舰队唯一被“特别恩准”,解除武装,载丁汝昌等人棺材回归的练习舰康济号

这些死去的将领中,刘步蟾一直被当做英雄,与邓世昌并驾齐驱于历史教材中。刘步蟾在刘公岛保卫战中,最杰出的表现,不过是定远舰中弹进水,刘步蟾立刻“大哭,欲自杀,为众人劝阻。”随后,他下令自沉了亚洲最大的铁甲舰定远舰,然后吞鸦片自尽。同样,北洋舰队最高统帅丁汝昌是吞鸦片自尽。镇远舰管带林泰曾也是吞鸦片自尽。

可见,就算史料记载北洋舰队缺少炮弹,但是北洋舰队至少不缺鸦片。当然也不缺自杀的勇气。

此外,杨用霖、张文宣、戴宗骞等北洋舰队重要将领,均死于各种款式的自尽。

诸多统帅、重要将领同时以自尽告别战场,然后集体在课本里被升华成英雄,中外历史尚不多见。

刘公岛上,曾经爱国呼声激昂的北洋海军官兵、家属们们,在目睹康济号载“英雄”遗体远去时,缄默无声。

他们疲惫,沮丧,再无激情。

康济号离去后,北洋舰队投降官兵顺从着,在日军的勒令下列队,交出武器,摁下手印,保证再不参战。在接受日本海军检查后,他们也黯然离开了威海。

12时,日本海军军乐阵阵。降下满清龙旗的北洋舰队十艘主力军舰在日本海军官兵欢呼中,全部升上日本海军军旗,编入了日本联合舰队序列。

图3:日本新闻里描绘北洋舰队投降的场景

日本海军为泄愤,按照北洋官兵提供的信息,费力打捞起了刘步蟾下令自沉的定远舰。

在甲午黄海海战,日本海军轮番攻击、费尽全力,永远无法击沉的海上庞然大物,在威海港中憋屈地自沉。最终,还是遭到日本海军“鞭尸”。毁坏严重的定远舰,被日本海军分拆后运回国内。

定远舰舵盘成了一张咖啡桌的桌面,甲板成了两扇大门,其余的物品作为陈列品供游人拍照、观看,一直到现在。

为了羞辱北洋舰队,日本海军部决定,这些编入联合舰队的军舰,均保留从前的中文舰名。

其中,北洋舰队标志性的强大的镇远舰,被拖往旅顺修复。该舰作为联合舰队的一等海防舰,在十年后出现在对马海峡。

1915年,为日俄战争出力的镇远舰退役,被日本海军无情拆解,镇远舰部分配件分拆后,和日军打捞定远舰部分配件一样,被存放公园展示。

二战后,因中国内战,两岸分割,原定的中国作为战胜国,迎取定远舰、镇远舰部分配件回国等计划搁浅。

后来,海峡两岸对此似乎也不太感冒。

至今,镇远舰铁锚遗留日本。

每逢甲午战争纪念日,素以爱国著称的诸多中国热情的报媒,曾多赴日,专访镇远舰铁锚,撰文纪念甲午海战。无非抚今追昔,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然而,这些纪念文章并没有呼吁外交索取铁锚的意思。似乎,北洋舰队可能永远无法洗却的自己的历史尴尬了。

请记住123年前的1895年2月17日。

日本海军、陆军登陆、占领威海、刘公岛。日军对北洋舰队总部所在地刘公岛进行了彻底的清除、搬迁。

北洋舰队总部被洗劫一空。其中,有数十箱北洋舰队尚未开封的资料。这些当时最先进的关于海军舰船维修、战术、海图等资料,被日本海军部、联合舰队视如珍宝。

泥土和石头之外,北洋舰队总部凄凉被废弃在帝国的夕阳下。

图4:威海军港里,曾经世界最为先进、庞大的北洋舰队

《美国海军年鉴》在1889年排名,位列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庞大的满清北洋舰队,仅过六年,就此,片帆不存,全军覆灭。

沧海桑田,一晃经年。

日本在日清甲午海战中崛起,在日俄对马海战中壮大。经过数十年努力,日本终于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大国,并且在二战中,有了与美国决战太平洋的勇气——这次,日本惨败,日本联合舰队也遭遇了彻底覆灭的命运。

战后,中日两国刚在发展自己的海军。在报纸上看来,中日海军发展势头都很迅猛。

按照“爱国网友”们最耿直的分析,中国海军比肩美国海军隐隐然中遥遥领先,明显碾压日本海军。

2018年1月12日,这些网友欢呼:

我国的093B型核潜艇进入中国钓鱼岛毗连水域的潜艇,12日下午,在东海外的公海上浮出水面,并挂起了中国国旗。

问题很简单,所以无需用脑,一拍大腿,网友便认为:这是实力,这是威慑。

图5:中国海军093B型核潜艇上浮,并升起国旗

可是,就像隐形飞机一般,潜艇不同于水面舰艇,客观上,任何现代潜艇在上浮状态都等于靶子。

会有人用“靶子”来示威的?

假设潜艇,尤其潜航效果更好,能力更强的核潜艇,居然放弃潜航,浮出水面,那么,以隐蔽攻击见长的潜艇,还有劳心费力研发的价值?

甲午海战前夜,光绪帝师翁同龢对位列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庞大的满清北洋舰队,充满无穷的自信。

在是否对日开战决策上,翁同龢忽悠光绪摇头摆尾:日本算个逑。

谙熟北洋舰队隐情,再三提请慎战的李鸿章,在一片爱国热词、大词斥责下,当场哑口无言。

日清甲午战争终于以满清帝国的惨败收场。为之殉葬的,便是近三十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战后,懊悔不已的翁同龢对丧师辱国、割地赔款,万般感慨:“覆水难收,聚铁铸错,穷天地不塞此恨也”。

当时,不过一位帝师翁同龢。如今,网络漫山遍野都是翁同龢。

只是,现在的“翁同龢”,不同于当初那位翁同龢。翁同龢至少在对日甲午战争之后,立誓“憾于割台事,有变法之心”。

图6:现代“翁同龢”们激情飞扬

现代的“翁同龢”们,仅仅不过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翻飞爱国大词。

只要不动脑子,一拍屁股,激动化作嘹亮之屁声——如遇到电闪雷鸣的时代,屁声与闪电交相辉映,其实也颇痛快和正气。

至于1895年2月17日这个日子,忘却了,也还算干净。

2018年的2月17日,是正月初二,是喜庆的日子。最后,我再次向各位亲朋好友拜年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