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恐怖照片(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其实一点都不冤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其实一点都不冤

冥王星自20世纪被人类发现,那就是既遥远,又神秘。而它的名字又是罗马神话中的 “冥界死神”普鲁托(Pluto) 来命名,这就更让人记忆深刻。虽然他这两年被从九大行星中除名了,被降级为“矮行星”。但是它的诡异性和神秘性在科学家的眼中依然是那么强烈。

冥王星的来历

冥王星(Pluto),位于“柯伊伯带”(Kuiper Belt)的一颗矮行星,它上面主要是岩石和冰。其 重量不到地球的0.24%,而重力更是仅仅的地球的十五分之一,直径大约为月球的66% 。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冥王星有5颗护卫星,“冥卫一”到“冥卫五”,分别命名为冥河船夫、黑夜女神、9头蛇、冥界守门犬、冥河。

冥王星其实距离太阳已经非常非常远了,距离太阳的距离大概是地球距离太阳的40倍左右,要知道地球已经距离太阳有1.5亿公里了。所以,冥王星注定温度会很低。它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30度左右。

冥王星上是非常寒冷的,科学家们将它比作传说中的“冥界”、“阴间”,常年“寒冷逼人”,人类无法忍受。

冥王星的表面覆盖着大量的冰层,在冰层当中,有着很多的甲烷和冰冻氮,整个行星的质量是由岩石和冰水构成,就像是一颗带有冰壳的岩石星球,但是冥王星的体积是比较小的,如果和月亮相比的话也只是月亮的1/6而已。

在近几年的 探索 当中,科学家发现,冥王星看上去非常的冰冷,而在其内部也流动着很多氮冰,美国探测器探测到冥王星上存在着和地球相似的龟裂地表,这也就能看出冥王星的内部是发生过地质运动的。

探测器拍到冥王星有“蜗牛”

冥王星有一个巨大的冰下海洋,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潜力,难道这一个冰冷的世界存在生命?在2006年科学家发射了新视野号探测器,这一个探测器的任务之一就是飞越冥王星对其展开 探索 ,经过近9年的飞行,新视野号探测器在2015年近距离飞越冥王星,传回大量冥王星的数据、照片,将冥王星不为人知的一幕展现在我们人类眼前。

在新视野号探测器传回的其中一张照片中,在冥王星表面有一个看起来像“蜗牛”的物体,当时引发了很多爱好者的猜测,难道冥王星表面出现了生物?NASA的科学家给出了解释,这个所谓的“蜗牛”画面确实是在冥王星表面拍摄到的,但这不是冥王星的生物,只是一块冰水泥块,漂浮在冥王星密集度较高的固体氮表面。

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冥王星表面超过98%的都是固态氮,以及少量的甲烷,极其少量的一氧化碳。由于温度很低很低,所以,冥王星上的物质大多呈现固态,还有很多甲烷冰山的存在。

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非常的热衷于寻找太阳系的未知行星。当时学界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牛顿重力法则不符,这可能是存在一颗未知的巨大行星重力所致。

终于在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但学界同样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异常,推测应该还有一颗巨行星尚未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第九颗行星”。

半个世纪过去了,没有发现第九颗大行星。一直等到20世纪初,美国波士顿的富豪帕西瓦尔·罗威尔(Percival Lowell)富得流油又喜欢天文,于是他索性自己花钱造了一个天文台——罗威尔天文台(1890年)。天文台建好后,他除了用来观测火星,更多的是寻找第九行星。但直到他在1916年去世为止,也没有找到第九行星。

后来在1926年, 汤博 被聘请加入天文台,主要工作是寻找第九颗行星。在1930年2月18日,汤博对比了1月23日、29日的观测图像,发现了一个小亮点。经过计算确认,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九颗行星,并在3月13日公诸于世。

其实冥王星无所谓可怕不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也不是因为它有多大可怕,主要是因为它不符合天文学们对行星的最新定义!

冥王星只是太阳系一个非常普通的天体而已,要说特殊也有,比如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最近的时候也有44亿公里,最远的时候达到74亿公里。如此遥远的距离让冥王星表面温度非常低,接近零下230摄氏度,在冥王星上看太阳非常小,几乎看不出是球形的,更像是一个非常明亮的点!

到了2006年,在柯伊伯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矮行星,比如阋神星和鸟神星,尤其是阋神星,质量比冥王星还要大,所以天文学家们重新定义了行星的几大要素,而冥王星也因为不满足行星的定义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

并不是因为冥王星质量太小,主要是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附近有其他的天体,冥王星并没有清理掉运行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所以被降级为矮行星行列!水星质量也不是太大,但水星的轨道附近只有水星一个星球,所以水星被定义为行星!

随着人类 科技 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冥王星的了解越来越多,2015年美国新视野号飞船掠过冥王星,对冥王星及其卫星进行的详细的探测!

近几年有科学家表示在冥王星外面可能真的存在第九颗行星,距离太阳非常远,不过目前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因为距离实在太远了,天文学家们需要更详细的长期观察!

冥王星的怪异

科学家们发现冥王星,都把它称为第九颗大行星,但是最后把他剔除,主要是它不符合牛顿定力!

冥王星以特殊的椭圆形轨道绕行太阳,周期长达248地球年。离太阳最近和远的距离分别是29.7AU和49.3AU (AU是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当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甚至比海王星还靠近太阳。而远的时候,居然那么的遥远。

最远距离太阳74亿公里,太阳光照射到这里都要6个多小时,在冥王星上,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明亮的星星而已。所以,在地球上很难观测到它。

很简单,它不符合行星的定义。

但是有意思的是,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行星,可以说,这个新定义就是针对冥王星的。

从冥王星的发现开始,人们就对冥王星质量进行了估算。

最早人们认为这颗行星质量是地球的数倍,在之后的观测中,冥王星的质量一降再降。

直到1978年,人们观测到冥王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卡戎,得益于它,冥王星的质量被精确计算出来,结果只有地球的500分之一,比月球都小许多。

不过,之后又发现了几颗冥王星的卫星,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行星才配拥有天然卫星,所以冥王星就一直被当作行星看待。

2005年的时候,当时的观测数据显示,在柯伊伯带有一颗体积比冥王星体积大1.6倍,质量大13%的天体,并命名为阋神星(随着之后观测的深入,其实阋神星并没有比冥王星大)。

按照惯例,阋神星就是第10大行星,但是要知道柯伊伯带比阋神星更大的天体多了去。

如果不重新定义行星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太阳系可能有几十大行星了。

最终,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剔除行星籍。

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平面(黄道面)上绕太阳公转,但冥王星不同,冥王星的轨道却偏离黄道面达17度。如果不是发现当年冥王星刚好接近黄道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