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增4所三甲中医医院鼓励老百姓看中医
发布时间: 2022-11-21

昨日,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在渝州宾馆举行,并下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到2015年,初步建成居西部地区前列的中医药临床、教育、科研中心,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前列和全国中等水平。

新增4所三甲中医医院

根据《意见》,市中医院将进一步扩容,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发挥市级龙头中医医院的作用。同时,将加大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万州、涪陵、江津等12所区中医医院和城口、巫溪、石柱等9所县(自治县)中医医院的改扩建工程,新增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8所,并力争到2015年建成国家和市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0个。

到2015年,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到建设标准,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将提供中医药服务;初步建成居西部地区前列的中医药临床、教育、科研中心,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前列和全国中等水平。

全市中药工业总产值将达180亿元

“目前我市中药材在地面积有150余万亩。”市科委有关负责人称,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80万亩,青蒿、黄连、款冬花已通过国家GAP认证,青蒿、黄连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按照《意见》,我市将实施“中药种植万元增收科技示范工程”,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农户”、“订单药业”等模式,到2015年建成100万亩优质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并且全市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培育1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中药企业集团。

看中医报销比例将适当提高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我市在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时,制定了中药饮片在原报销比例上增加5%—10%的政策,鼓励老百姓看中医。对职工医疗保险患恶性肿瘤的特殊疾病患者,允许选一中一西两家医院门诊就诊报销。

《意见》要求人力社保部门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住院治疗、门诊慢性病治疗的起付标准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适当提高。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市长谢小军,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出席大会。

更多中医新闻请点击>>>中医新闻频道   披露中医药问题,讲述健康知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