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纵横》首播与秦惠文君相
发布时间: 2023-07-06

当年电视剧《大秦帝国之从横》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首播两集主要是赢驷即位三年后相王的故事。

秦孝公驾崩后,秦惠文君赢驷即位,为平息内部矛盾车裂商君,但商君之新法却未废除。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屹立与西方,使列国不可小嘘。电视剧站在秦国历史的纵线上,在同一时间表现东方列国的历史已经实属不易,所以显得有点乱。不过根据历史记载,秦君相王的故事也许在这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总所周知,国君称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软硬实力之外更需要勇气;春秋时期,周天子实力较强,即使是地方割据势力增强,也就充其量给任命成诸侯;春秋末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国君称王的事情屡屡发生,但大家都在周天子这面旗帜下,都需要周天子的认可,否则便名不正,不正则容易招致征讨。纵观《秦本纪》,孝公以前的都沿用诸侯的待遇,称作“君”,称“王”的最早记载始于惠文君三年,原文是“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齐、魏为王。”

可见在惠文君三年时已自称为王,在四年时得到了周天子赐给的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而这一年齐魏也相继称王就是齐威王和魏惠王。自此以后《秦本纪》对秦的国君均做“王”的称呼。不过可以这样理解,秦的祖先本为游牧民族,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大增,加之中原的有识之士很多到秦国谋求发展,秦人从闭关锁国,自相残杀、蛮夷不化也走向文明,秦人自信心大增,也许在惠文君即位的时候,面对楚、韩、赵、蜀人来朝和惠文君二年的天子来贺,惠文君早已把自己视作王了,而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更是明确了秦君王的地位。我们知道,周天子封王大多都不是自愿的,有的是被逼无奈,有的是留个后路,如果有真正的封王之礼,这样的大事《秦本纪》上一定有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秦国,其实好多还很落后,比如我们现在年底过的腊八节,当时在农耕发达的中原地区,这些时令早已深入民间,中原人民用猎获的禽兽在岁末祭祀祖先的特殊节日,这一称呼在夏时称作嘉平,殷代称作情祀、周代称作蜡,汉代改作腊,而在秦国,直到秦惠文王十二年才从中原引进,当时叫做“初腊”,所以史马迁在《史记》上称作“初腊”,初就是首次的意思,而“腊”就用了汉代的称呼。如果说商君变法是秦国富强的基础,那么开启函谷关,吸纳天下英才,广纳从横之士,就使得秦国最终吞并天下才,成就了一代帝国梦。

当然,看了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前两集,感觉还是不错,以秦帝国为主线表现整个战国时代的确不容易,要说瑕疵吗还是不少,比如像台词“说客”吧,台词总念SHUO音,还有就是现代秦汉宫廷戏的应答“喏”字,这应该是地位或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小辈分的应答,而地位或辈分低的人对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应该是“唯”,现在就是无答不喏。个别情节有点牵强可信度低,比如惠文君赢驷只身相王,再就是相王的礼仪慌慌张张,有失水准,因为相王或祭祀这是最重要的礼仪,不可能是风风火火的进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