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外境是心的显现?请问心理防御方式中,“潜意显现”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怎样理解外境是心的显现

如果说“外境是心的显现”,这句话实则容易误导,何以故?以字面理解,就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结论;外境是一个东西,心又是另外一个东西,意思是说,境是境,心是心,以这样一个观念,实际已经违背了佛法的宗旨,也违背了自然规律!

佛法认为“心法”不二,正如《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思是说,“色空”不二,其中,色即是法,空即使心,这才是佛法的宗旨,所以说佛法是不二法门!

从自然辩证法来看,心和物亦是一,不是二,何以故,无心无物,无物无心,心是体,物是用,心是灯,物是光,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其中“物”就是法!

如果用人照镜子来形容,现实人体好比是心,镜中之相好比是物,心动则物动,二者亦是体和用的关系,何以故?人类对事物的反应和感受,源自各自情绪和情感,并不真实和恒长不变的。譬如,今天,你吃了一个很喜欢吃,但很久没吃着的东西,你会绝非非常满足和幸福感,但是连续多吃几次,这种满足和幸福感,逐渐消失,最后会产生厌恶之感,为啥?再好的东西,吃多了自然恶性,所以,我们对一个美食的审美,是建立在个人情绪取舍上的,并不真实!

再譬如,我们会喜欢或讨厌一个人,但你喜欢她,你会觉得她非常完美,甚至是美的标准,可是情感会变化的,等有一天,你对她的情感逐渐减弱,最后讨厌她时,她在你心目中,就不再是女神,或许变成魔鬼了,所以你看,我们对人的审美,亦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再譬如,我们欣赏风景,同一个风景,由于情绪不同,对静物的感受就会有千变万化,所以,对景色的审美,也没有标准,由此看来,人类对这个世界上所有形形色色的善恶审美,皆没有标准的,所以说,几乎所有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

那么,我们这个世界的真正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只有等你内心没有善恶取舍,没有情绪变化,没有分别喜恶心,以清净无为之心,平等觉知,如如不动时,这个时候,你对世界的感知,才是最真实的!

请问心理防御方式中,“潜意显现”是什么意思

潜意显现就是指潜意识在生活行为中的显现。

防御机制,比如投射、退行、否认等。每一种机制在个体看来都是一般普通的行为,但是我们学过心理学后,就要对别人的行为或语言有自己的判断。

比如说投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时候你会听见两个人对话,甲说,这个电影是惊悚片,我看过,你看得时候一定吓坏了吧!乙说,你在说你自己吧! 这个对话中,你就可以判断出,甲有投射,他自己一定是害怕了才会这样去认为乙的。乙就从甲的话中判断出甲可能的潜意识反应,就是自己被这片子吓到了,这就是投射的潜意显现。

像别的还有很多,你可以再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每个人都不断的在使用防御机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就看到了他们已然显现的潜意识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