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设计·辛瑶遥:与美为徒,摩登时尚的现代陶瓷中饱含行云流水的中国韵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与国际大品牌爱马仕的合作,让她一下子就站到了艺术和时尚的前沿,可她还是习惯于埋头自己手上的陶瓷手艺,不大受干扰,而且还是一派内敛文青的样子。

“把陶泥打成泡沫,再用1300度高温烧制,以一种优雅的形式固定下来,然后几千年也不会变”,辛瑶遥很享受这个过程,常常庆幸自己爱上这门手艺,并从事这样的艺术创作。

她打小就喜欢漫画,到了高中时,有了一种从事艺术的概念和向往。大学主修工业设计后,有一年多时间多次迷在景德镇,后来就决定留下来,做陶瓷,那还是2011年的事。

她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是,后来竟然成了业界的一匹黑马,参与米兰设计周、TENTLDON等项目,作品被上海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最初是同学从景德镇带回的十几个杯子让她着迷,发现了陶瓷色彩的精美、变化以及无限可能。后来的创作中她就着力于这种可能性,在熟练掌握传统技艺的同时,将追求放在了变化和不同上。

她的作品最引人关注的地方,就是传统工艺与几何形带来的现代感的交融,在一众作品中极富特色。而且她迷恋手工,大多是在几何基础上用手工揉捏、调整、塑形,这使陶瓷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性的雕塑感。

饱和度极高的蓝色、沉稳含蓄的纯灰色,都极有挑战,她在纯熟掌握和理解材料、工艺、色彩种种特性基础上,反复尝试最佳的釉料比例、温度,下了比别人多少倍的功夫,才实现了内心预期的理想。

而辛瑶遥最为人称道的银釉,则需要更为高难繁复的步骤。高温烧制后的瓷器表层,再刷上分毫不差的银粉,经780度高温把握重烧。她说更多的心血和耐心是必须的,要留心十分细腻的变化,釉色的磨砂感和渐变抛光,你都能预想到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氧化而将呈现的层次和效果,丰富无比。

陶瓷的一个众所周知特性就是易碎。谁也不会想到,辛瑶遥利用这个特点来 刷新自己的创作。她的《惭愧》系列,用陶瓷的碎片,或剪裁的形状,像对待纸张一样精心拼贴成新的作品,这种极富纯粹感的尝试让她获得了饶有趣味的现代艺术。

与美为徒,是辛瑶遥反观自己创作所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美不止要超凡,要出众,要别出心裁,更要时间的沉淀。她不骄傲也不急躁就缘由于此。她曾毫不遮掩地告诉媒体,对自己的品牌没有规划,也没有什么定位,她只关心手头的事情,充满耐心和期待地一点点完成做好。她说很享受这种一步步摸索的过程。

也正因为这样的观念,她会拿出大把时间读书,也会在一处废弃的公园里游荡整整一个下午,任脑袋里天马行空地遐想。

人们多评论她陶瓷作品的现代性,比如传统陶瓷里绝少的现代几何元素,而她则始终认为,在现代摩登的形式下,她其实更多注入了行云流水般的中国韵味。

她最喜欢的书不是现代艺术的煌煌之作,而是《红楼梦》。而她最崇仰的艺术家则是曹雪芹。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 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