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千古名句来一波?《题水西寺》(三日去还住)全诗什么意思如何鉴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关于爱情的千古名句来一波

关于爱情的千古名句来一波?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呤》

“自诩修成槛外身,斯时讵料最伤心;每欲眸回窥背影,为妨泪落瞪瞳仁。”……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桃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硃《玉楼春》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题水西寺》(三日去还住)全诗什么意思如何鉴赏

问题:《题水西寺》(三日去还住)全诗什么意思?如何鉴赏?


前言

《题水西寺》是唐代杜牧的一首五言绝句 :

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

开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观察使崔郸的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第二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回长安了。这首诗可以看作这是一篇短小的游记。

一、水西寺

水西寺建于南南朝齐梁时期,在安徽泾县西五里的水西山上。 山上有崇庆、宝胜、白云三大古寺,总称水西寺。 宋朝建有水西双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唐宋两朝,有不少诗人提到过水西寺。

其中李白有诗《游水西简郑明府》云:

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 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唐宣宗李忱在继位以前,饱受侄皇帝的欺侮,也曾经跑到水西寺隐居。他写有一首《题泾县水西寺》: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二、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

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

杜牧在这里游览的三日,流连忘返,欲去还留,因此有“三日去还住”之说。一生焉再游,则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将来是不是还会有机会再次重来。

多年以后,杜牧在另一首诗中,回忆了这次游览水西寺的事情。,

《念昔游三首 之一》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李白题诗水西寺,就是上文中李白的那首诗。半醒半醉游三日,表示自己在这里游览了三天,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红白花开山雨中,可知当时游览的时候应该在春天。

三、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

这首诗偏向于说情,而不是说景。后两句倒装,景语中还带着情语,诗人登上了粲公楼,望见含情脉脉、不忍流走的碧溪水。

,一般指东汉末年王粲所登之楼,在湖北当阳县。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

不过,这首诗中的粲公楼,是指水西寺中的楼。《念昔游三首 之一》中也提到了“古木回岩楼阁风”。粲公,是隋代的高僧,“禅宗三祖“之一的僧粲。

四、唐武宗灭佛-水西寺的命运

杜牧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年,839年回到了长安。第二年(840年)以后,唐武宗继位,这是一个以毁佛灭佛闻名的皇帝。在会昌五年(845)七月,唐武宗下令灭佛:

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堤、兰若四万余所。《旧唐书》

在这场运动中,水西寺的命运可想而知。

唐武宗在第二年就驾崩了,接替皇位的就是那个曾经躲在水西寺的叔叔李忱,是为唐宣宗。这位皇帝又下令复兴佛教。

北宋建国以后,太平兴国年间,有僧处元领弟子数十人,在水西寺遗址结屋,重建五松院,宋太宗赵匡义赐御篆三轴。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敕改为“奉国宝胜禅院”。元朝后,又改称宝胜禅寺。

结束语

作为生活在青岛的人,最遗憾的就是我们这里的山水缺少唐诗宋词的熏陶,找遍了唐诗只有一首李白的”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可惜还是写给别人时顺口一提而已。

看到一个不甚起眼的水西寺,还有这么多唐宋大家的诗文记载,不免有些羡慕。

@老街味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