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之女:18岁才知身世,为记录父亲生活,她花费10年走访各
发布时间: 2023-07-11

方志敏

弘扬先烈精神,追寻先烈踪迹。2013年,当记者来到方志敏烈士唯一后代方梅的住所时,她已经满头银发,年过耄耋。

作为烈士子女,家中陈设极其简单,简单的铁丝做的床,两只铁通当作桌椅上面架一木板便是“电话桌”。

唯一“奢侈”的地方是床上有几床用旧衣物做的厚被子,因为方梅患有风湿病,怕冷。

双手的手指已变形,不能伸直,那是长年写作,记录父亲方志敏事迹的成果,是她骄傲的一部分。

客厅墙上挂着方志敏的三幅照片,方梅看着照片对记者说:“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不怕苦,一生无所成就,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父亲的生活和战斗。

我花了10年时间走访全国收集资料,10年时间写作。我这一生不在乎别的,就在乎我的父亲”。

展开全文

晚年方梅

1932年,这时的国共合作已经结束,日军已经初步入侵上海,然而老蒋秉着“绕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执意消灭共产党。

那年冬天,国民政府军出动40万兵力对共产党进行第四次围剿。

方梅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硝烟与烈火的战场上,那时国民政府多次围剿共产党,但是始终围剿不成,于是便把魔爪伸向了共产党军人的家人身上。

那一天,正是方梅母亲繆敏分娩的日子,可是时间不等人,敌人大肆冲向村庄内抓捕疑似共产党的人。

情急之下,繆敏只能边转移边分娩,那时医疗条件极差,繆敏只能自己扯断脐带,把方梅带到了人世间。

繆敏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被迫把方梅送到当地老百姓家寄养。

老百姓听说繆敏是共产党军人的家属,便毫不犹豫地接过这个重担,并保证一定让方梅安全长大。

为了躲避国民政府的追捕,方梅的养父母为她改了名字,叫“吴梅姩”。

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有时也会遭到国民政府军的严厉搜查,这让养父母时常心惊胆战。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8年,期间养父母为了不让幼年的方梅无意间暴露自己的身份,便一直称方梅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这让18岁之前的方梅一直认为自己是养父母的女儿,毫不怀疑。

方志敏

即使是在1935年,方梅的父亲方志敏被捕入狱,不幸身亡,养父母也没有告诉方梅。

一是那时方梅还小怕她无意间说出去暴露她是共产党员孩子的身份;

二是不忍心让一个3岁的小丫头就接受“他们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的父亲已去世”的残忍消息。

方梅18岁时,1949年全国解放,这时国内动荡结束,百废待兴,国家安稳。繆敏才有能力费尽心力找到了方梅。

也是那个时候,方梅才知道养育自己18年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而是养父母,自己的亲生父亲已经去世。

她正式改回了“方梅”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梅是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她起的名字,源自方志敏喜欢的一副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为自己的五个孩子分别取名为“松、柏、竹、梅、兰”,期待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有高洁的品德和人格。

可事物的一切发展都不是随人想象的,方梅从小生活在农村,在那段期间所受到的知识接触面只是下地干活,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

繆敏知道后便打算把方梅送到烈士子女学校读书,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方梅有一种对农村生活自由的向往。

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与小朋友一起念书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种种原因之下她抗拒读书。

老年方梅

在繆敏把方梅接回来后,因为这18年对方梅缺乏照顾的惭愧,所以在一些事情上对于方梅都给予最大的宽容,但唯独在读书这件事上绝不让步。

方梅的多次逃学让繆敏心生愧疚,一是没有从小让孩子接触读书,现在读书确实有些迟了;

二是愧对丈夫方志敏的遗愿,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高洁的品德,但现在没有达到方志敏的期待。

对于读书的事,方梅一直持以厌倦的态度,直到又一次她看见母亲痛彻心扉地说:“如果没有把你培养成有文化的革命接班人,就是没有完成你父亲的遗愿,就是对不起你父亲!”

烈士子女学校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贪玩的方梅,也是从那之后,方梅开始发愤图强。

1953年,繆敏送给了方梅一本珍贵的书,《可爱的中国》,这是方志敏的遗著。

也是方梅所接触到的第一本书,也是从这本书里,方梅才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从未见过的父亲。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母亲繆敏对方梅的鞭策:“梅儿,这本书是你爸爸在狱中用血泪写出来的遗言,你要反复地精读,努力地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继承你爸未完成的事业!”

尽管这时候的方梅对很多字还不认识,但是她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

这本书让她知道了“国家”的概念,了解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概况,也让方梅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于国家的热爱,懂得了父亲的牺牲。

中间:方志敏

以前在农村下地休息的时候,常听村里的人讲述烈士的光荣事迹,那时的她还没有对于“国家”“牺牲”的完整认知。

她只是知道村里讲述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但到底“了不起”在哪里,她却没有相关概念。

但通过这本书,方梅意识到她的父亲是一个一心为人民,为祖国奋斗的英雄,她为有这样的一位父亲感到骄傲。

或许是从未见过父亲的原因,方梅第一次迫切地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父亲。

1958年,方梅被调到瑞金大学的图书室工作。这一工作让她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的父亲。

虽然因为图书室初建的缘故,这项工作很累,从图书的整理、分类到地面的清洁都是方梅负责。

《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但是她乐在其中,因为这里有很多书可以看,在闲暇之余方梅就会手捧图书,看得自在。

通过《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清贫》等革命史籍,方梅对于父亲的一生有了更多的体会与了解。

她说:“虽然我不能做出父亲那样的丰功伟绩,但是他的气节和精神我要继承”。

党组织一直对烈士家庭很是看重,在方梅母亲繆敏还健在时,经常会有父亲的战友的领导来看望繆敏。

那时候方梅就坐在身旁,认真地听着他们一起回忆革命往事,回忆方志敏的故事。

在老领导和母亲繆敏的回忆中,方梅听到了关于父亲更细节性的事情,那时候方梅脑中突显出一个念头——为父亲书写人物传记。

这一念头的出现让方梅对于父亲的生平探索一发不可收拾。

方志敏《清贫》手稿

她经常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有限的文化水平书写父亲的事迹,但因为自己能力的原因,方梅在书写时总是断断续续,对于一篇人物传记来说读起来相当晦涩。

不过这个困难没有让方梅失去信心。

相反,为了书写,她更加刻苦地练习写作能力,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无限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图书馆没有的资源,她就去请教其他有文化的人,别人看见她好学的精神也乐意教她,于是方梅的写作水平便逐步提升。

1977年,方梅的母亲繆敏去世。繆敏一生都没有停下脚步,信守承诺要做方志敏的革命伴侣。

繆敏的一生都在竭尽全力为祖国做奉献,就算在自己病危时也没有浪费药物,而是把药物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老年方梅

在母亲繆敏去世后,方梅接过母亲传承父亲革命精神的重担,同时为了书写父亲的个人传记,方梅开始利用出差的机会搜集父亲的资料。

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支持,有关组织听说方敏要行走全国搜索父亲资料时大为感动和欣慰,特意为方梅开了一张介绍信。

“兹有我单位共产党员方梅同志,系方志敏女儿,因采访父亲事迹需要,请配合采访为盼。”

正是凭借这份介绍信,方梅开始走向全国完成对父亲资料的搜集之路。

在这一路上,她经历了过重重困难,这些困难让方梅一度灰心丧气,但是为了完成父亲的人物传记,她还是一路坚持了下来。

方梅说:“一路上的行走并不顺利,但是能听到一点关于父亲的资料,这一趟也就值了。”

有一次,方梅要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搜集资料,方梅人还未到,当地的老红军听说方志敏烈士的后人要来,便亲自到村口迎接。

这些人中有的人在战争中被炸断了腿、有的人被打断了胳膊。

不过这些都难以阻挡他们迫切见到方梅的决心,他们见到方梅后便大声哭了出来,用诚挚又哭泣的语气说:“终于见到方志敏的后人了”。

他们把对父亲的感情怀念都寄托在方梅身上,看见方梅好似就看见了当年的方志敏。

当年方志敏被捕时,繆敏已经怀孕,他拜托一些同志照看一下他的妻子和孩子。

可是等那些同志赶到村子时,繆敏已经因为要躲避国民政府的追捕而逃走,这让同志们一直认为母子已经受害,一直惭愧至今。

现今他们终于看见了方志敏的后人,此生的愧疚终于可以放下。

听见这些话方敏感动不止,泪流满面。

当天,村子里好似如同过节一般摆起了宴席,欢迎方梅的到来。

宴席桌上都是当年参加过战争的老红军战士,他们激动地为方梅讲述方志敏当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