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排名宿汪嘉伟为什么说李盈莹只是一个普通球员比不上朱婷呢?中国女排主教练究竟谁干更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男排名宿汪嘉伟为什么说李盈莹只是一个普通球员比不上朱婷呢

无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为国争光了,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汪名宿无论做球员还是做教练,并没有让国家男排立足世界之林。也许中国女排除了朱婷,其它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但正是她们用自己平凡的人生为国家复兴贡献了力量,树立起了“女排精神”的名片。倒是那些自命不凡的名宿,实在没有为国增光添彩的业绩,如今两鬓斑白,球也打不动了,只能用嘴巴为国争光,可能是在聊补年轻时的遗憾吧!

中国女排主教练究竟谁干更合适

一人难如百人意,百人难趁一人心。现在看到蔡斌带队取得第六名的成绩,很多人都不满意,这时又有人想换教练。

其实在现有国内教练中用蔡斌是最佳选择。郎平一去不复返,他是不可能重新执掌国家队教鞭的。陈忠和已经退休了,他更不可能接这个烫手的山芋。王宝泉已经接近退休,他没有执教国家队的意愿。其他年轻教练缺乏足够的执教经验,否则安家杰早被推上主帅的位置了。

中国女排处于现在这种情况,蔡斌就是最佳主教练人选。一方面他执教经验比较丰富,在执教江苏队时,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所以在执教国家队时就显得轻车熟路了。另一方面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国家队,并带队参加了世联赛,而且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实属不易。毕竟这支队伍的各个位置都不是最强的,加上磨合时间又很短,不能过于苛求,成绩说明一切。还有一点,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一套构想,他的做法有他的道理,谁当主教练都不可能人云亦云,跟着舆论跑。那样将更是一事无成。

继续用蔡斌这是不二的选择。但是作为主教练也不能太固执,应该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并结合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球队做局部调整,以使球队整体实力更强。

曾被誉为世界排坛第一飞人的汪嘉伟,如今现状如何

汪嘉伟,中国男排的传奇功勋,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排球事业做奋斗。出生于上海的汪嘉伟从小在排球方面展现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年仅18岁就成功入选福建男排 ,并在3年之后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进入了国家队。汪嘉伟便开始了漫长的国家队生涯,他的技术非常全面,最强的杀招自然而然还是前飞背飞等一系列快攻战术,无论是在亚洲还是世界排坛,都是无解的存在。

在中国男排参加亚运会的时候,汪嘉伟凭借着一己之力率领队伍拿到了金牌,从此在亚洲赛区上,中国男排占据了绝对的霸主地位。然而队伍却始终未能在国际赛场上更进一步,这让心灰意冷的汪嘉伟感到非常无奈。于是中国男排也进入了重建,队伍需要输入崭新的血液,所以当时的队伍主力汪嘉伟并没有出现集训的大名单中。汪嘉伟准备另谋高就,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在日本球迷的推荐之后,汪嘉伟选择了出国,来到了日本体育大学,并凭借着多年的努力专研,拿到了体育心理学的研究生学位。直到后来中国男排进入了低谷期,又召集汪嘉伟进国家队,一心想要为国效力的他便放弃了在日本的学业,短短几年又随队拿到了亚运会的冠军。后来退役之后,也当了中国男排的教练,结识了不少出色的男排球员。

离开了排球之后,汪嘉伟在商业领域上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头脑,在朋友的推荐之下,他将投资领域放到了石油方面,这一发就是不可收拾。在此期间,他还认识了背景实力雄厚的刘超英,两人合伙将石油企业慢慢做大,是现任上海博琨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汪嘉伟经商之后也依然挂念排球,得知爱徒郑亮受伤瘫痪,拿出10万慰问金,不仅如此还大力支持中国女排的事业,承诺拿到冠军就用重金奖励。

汪嘉伟时代的中国男排究竟有多强大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由于年代久远,难免出现不少浮夸水分。

汪嘉伟时代,中国男排先后于1977、1981两届世界杯上获得第5名,这标志着中国男排的历史最高峰,是中国男排世界大赛的最高名次。直到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的中国男排才又一次获得第5,平了历史最佳。

没错,汪嘉伟人是长得帅,是有大量女粉丝给他写情书,“假张瑜事件”(即女粉丝假扮电影明星张瑜给汪写信,试图与汪谈恋爱),也是真的。

相对于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力量型打法,中国队强攻力量不足,因此在快与变上做文章,发展出独特的快攻战术,这在中国排球乃至世界男排史上,有一定地位。

但是,汪嘉伟那一代,始终没有突破到世界一流水准,汪退役后也确实为中国男排做出很大贡献,然而因为汪长得帅,执教也带男排打过翻身仗,就过于拔高他打球时的地位,这也是不符事实的。

当时的中国男排,之所以跻身世界第5,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男排这个运动在世界开展并不广泛,特别是西欧尚未职业化,美国也未崛起,强队仅限东欧,而中国队在亚洲的两大对手,只有日本和南朝鲜,这两大劲敌也是互有胜负,绝谈不上多少优势。

1981世界杯预选赛决赛,男排前两局0比2落后之下连扳三局反胜,一下激发首都大学生爱国热忱,上街庆祝游行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但是到了1981男排世界杯上,中国男排的固有缺陷暴露无遗:只能打顺风球,不能打逆风球,只能玩帅,相持球咬不住,意志品质差,缺乏拼搏精神。

光长得帅没有用呵!(当然,汪嘉伟首战古巴队脚踝受伤,影响了弹跳,一定程度上影响发挥)

那届男排,在8个队的世界杯上赢了比自己弱的意大利、日本、突尼斯,对一流强队以及稍强的对手苏联、古巴、巴西、波兰,能输的都输了,而且大多是脆败。

就怕货比货,相比中国女排,男排作风差一直是老大难。

1982世锦赛,男排初赛小组中打得很好,特别是大胜老对手南朝鲜,一下信心爆棚,号称要跟第一强队苏联比划比划。

但是进入复赛小组,意外惨败给日本,士气一落千丈,要出线就得跟东道主阿根廷硬拼。照理阿根廷根本不是强队,阿根廷足球厉害,排球并不牛逼呵!除了东道主优势,也拿不出什么来。可男排就是在观众狂热的鼓噪中垮了下来,0比3惨败,未出线进入前四,最后只获得第7。当初信心爆棚,到头来一溃千里。

相比女排,当时女排初赛小组中0比3惨败美国,要进入前四再不能输了,结果女排就是接下来连打5个3比0,一举夺冠!

谁真牛逼,谁扛不住,这个大伙都看在眼里的呵!

随后的1983亚锦赛,败给日本屈居亚军,未能直接进军1984洛杉矶奥运。

接下来男排又获得一次机会——奥运落选赛,只要拿第一还能进军奥运。但这支屡战屡败,只能打顺风球,只能玩帅的球队,已经彻底没什么战斗力了。不出所料,败还。

然而由于苏联东欧集团抵制1984奥运,苏联、古巴、波兰、保加利亚4个队退出,中国男排又可以去奥运会了。当时社会上也有一定舆论,认为汪嘉伟这批球员实力还在,虽然老化,但应该给最后一次机会。

但是国家体委,对这支提不起来的豆腐军已经彻底绝望了,最后决定以年轻球员为主体,提前对中国男排进行换血。

1984年,西欧开始男排职业化,忽然冒出来很多强队,过去打不过中国男排,或者根本没资格世界大赛上交手的,一下子都钻出来了——意大利、荷兰、法国......加上美国队的崛起,中国男排忽然有一大片对手都打不过了,只能窝在亚洲,跟日本南朝鲜两个老对手自己玩。从此别说第5,就是前8前10也很难摸着了。

总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