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x意大利(德国与意大利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德国与意大利的关系

没有德国提供的煤、钢、化学制品和机器,意大利的工业和运输很快就会停顿下来。它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只能或是由德国的合成产品供应或是由德国的卫星国家罗马尼亚供应。罗马尼亚的石油如果由陆路运来,必须经过德国。意大利可能找到其他供应来源的所有那些国家,都受着德国的统治,或者被封锁隔断。大德意志这时候几乎是意大利出口商品的唯一市场。虽然丹麦一意大利贸易协定仍然有效,但同挪威、荷兰、比利时以及法国的贸易都是通过德一意票据交换所来结算的。一个附属于意一法停战委员会的经济代表团,处理同法国非占领区的商务,它发现同德国人相比,自己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些德国人也在利用他们对西欧一些企业的控制,在东南欧扩大他们自身的利益,意大利人在那里本来就已经感到很难同他们进行竞争了。《br》 纳粹的颂词总把轴心国吹成“新秩序”的共同保护人,或者高呼意大利拥有横跨地中海、连接三大洲的一个经济帝国的权利,但是这些好听的话却掩盖不住这一事实:第三帝国旨在垄断军事的和工业的力量,而意大利从经济方面来说对第三帝国是无足轻重的。德国人准备从意大利取得战略物资和大量农产品,可是他们在必要时可以不要这些东西,或是从别地方去取得。当然,这并没有使他们不象通常那样无情地从意大利榨取一切可以榨取的东西,并使它不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竞争。如果318他们是卖方,他们就索取高价,并且往往不按约定交货。他们往往确实是交不出货来,但是,意大利人总是疑心他们不怀好意。可以料想得到的是,德国人不愿意接济这个他们认为无能的政权,这个政权在实行战时管制上疲疲塌塌,在使用替代品和其他技术经济上则远远落后于德国。德国人还疑心意大利人故意保留一些资源,希望在战后捞到不正当的好处。这种批评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有些官员肯定是故意留难,以没有力量满足德国的要求为托词,而且假如不是出于敌意,也往往是由于办事无能。例如,在战争进行了一年以后,据说意大利的空军和海军还在分别向德国要求供应汽油。如果这两个军种的要求全部得到满足,那就没有什么汽油可以供应陆军或者民用了。《br》 1940年12月5日公布的一项商务协定规定,意大利在若干年内按固定的价格出口农产品,可是这时候,意大利人对于购买武器和制造武器的手段已经远比对于出售柠檬和番茄更有兴趣了。在法国掳获的武器,简直没有分给他们什么。与此同时,1940年12月间格拉齐亚尼军队的溃败使意大利不得不从德国取得新的供应,意大利驻柏林的武官埃菲西奥·马拉斯将军匆促地接到指示,要他不顾代价买进他所能买到的全部坦克和大炮。由于没有签订任何战争物资的主要协定,这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务。l2月17日,墨索里尼亲自向希特勒发出呼吁,要求接济原料和燃料,并且也许不够策略地重新提到他在1939年8月26日提出的那份故意夸大了的需要清单。希特勒同意提供给养,但是说明他宁愿供应根据德国专家的意见选定的制成品,而不愿供应原料,319同时作为交换条件,要求意大利再派更多的工人到德国去。《br》 2月26日缔结的1941年度德意两国贸易协定。实际上确曾规定意大利将进口较多的制成品。不久以后,德国供应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全保留给特许为德国生产的工厂使用。2月的这些协定,是作为走向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公布的。贸易不再取决于一国所能匀出的商品和另一国可能需要的商品,而是取决于原料可以最有利地用在什么地方。欧洲的作战需要必须比私人利益和奢侈品的消费享有绝对的优先权。为了确保主要供应品源源不断,在清算账目中暂时出现的差额,将来可以展延到某一较晚的时候结算。实际上,从1941年6月起,同武装部队有关的任何一笔交易的付款都不得汇划,而是记入应该在其境内收款的那个国家的账户贷方。《br》 根据一种互惠的安排,意大利军需司令部维持驻在意大利的德国部队。同时,意大利政府还根据参谋总部的提议,为这些部队的其他需要逐月提供经费,并经一个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加以审核。除此以外,德同军事当局不经任何正式批准就同意大利的一些企业直接打交道,而且往往同它们缔结一些非常可疑的协定,其目的就在于欺骗意大利政府。德国在瑞士用低价买进了英国人在埃塞俄比亚掳获的意大利纸币,从而积聚了大量里拉;穿军服和不穿军服的德国“旅游者”象蚂蚁一般川流不息地到意大利进行掠夺;1941年秋天实施的限制出售或输出贵重金属以及限制外币交易的办法,丝毫未能制止德国人的挥霍。《br》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

二战期间,苏军首先投降的人数,在苏德战争的几个月内就有380万苏军缴枪。二战期间,美国政府还下令驻菲律宾美军允许其向日军投降。法国投降成了阻碍,没必要多说。亚洲人以投降为耻,欧洲人不这么认为。不要把我们的价值观放在别人身上。

其次,墨索里尼没有投降。

希特勒在二战中寻求墨索里尼作为盟友,但墨索里尼根本没有投降。1943年7月25日,老莫因军事失败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而被解职。意大利人认为帮助拉姆斯坦入侵其他国家并打一场不公正的战争是不值得的。退出战争没有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这是一场强盗之间的战争。意大利和任何人结盟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国家利益,没有背叛。

一战之初,意大利采取观望态度,甚至宣布中立立场,即谁条件最吸引人,就跟谁走。因此,意大利虽然开始与德国结盟,但最终还是决定背叛盟军阵营,加入盟军一方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没有犯罪记录,德国选择意大利作为盟友,没有任何特殊考虑,只是出于一大批人的考虑。反正欧洲只有几个大国,别无选择。多一个总比少一个盟友好,太挑剔了。

希特勒也是参加过一战的,对意大利的倒戈史不会不知道,可是在二战中为什么还要选择意大利做盟友?其中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南部屏障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北面是陡峭的阿尔卑斯山,北面是德国。所以意大利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是德国南部的重要屏障。如果我们和意大利结盟,我们就不会担心南方的安全。

德国西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南邻瑞士、奥地利,东邻捷克、波兰,除奥地利外都是德国的敌人。如果不和意大利结盟,就会遭到各方攻击。

而且德国海军没有能力对抗英国皇家海军,海上控制权由英国人控制。没有地中海半岛上的意大利作为屏障,德国将在三线作战,面临更大的压力,将难以自保,更谈不上称霸欧洲。

牵制法国

希特勒意识到,德国要想称霸欧洲,就必须打败法国。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队,也是德国的宿敌,是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

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割让两个省。一战,法国为自己报仇,羞辱德国。德国和法国有很深的血仇。

虽然意大利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力也没有那么强大,但只要意大利是盟友,法国就不敢轻举妄动,德国进攻法国也可以无所畏惧。

壮大声势

德国虽然强大,但靠自己吓不倒其他国家,所以德国需要吸引人加入,壮大声势。三流国家没有分量。意大利虽然没落了,但曾经是欧洲一流的强国,至少在当时是二流强国。

所以如果和意大利结盟,就多了一个伙伴,壮大自己的声势,让英法恐惧。

事实证明,意大利与德国站在一起,使得英法前期不敢放心抵抗,采取“绥靖政策”纵容纳粹侵略。

德国与意大利的结盟也增强了罗马尼亚这个持观望态度的小国与德国携手并进的信心。

臭味相投

墨索里尼是法西斯,对共产主义极度敌视,希望在自己的国家搞独裁。而且墨索里尼1919年开始鼓吹法西斯主义,1921年成立国家法西斯党,成为领袖。1922年,墨索里尼如愿以偿,窃取了意大利最高权力,成为总理。

希特勒也在1919年开始鼓吹法西斯主义,1921年成为德国工人党领袖,但希特勒直到1933年才上台。从这个意义上说,墨索里尼是希特勒的楷模,当时的墨索里尼在希特勒心目中就像上帝一样。

希特勒视墨索里尼为偶像,事事听从他的建议。希特勒无比崇拜墨索里尼。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恶心的话:

“我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