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是昏君吗(赵构真的是昏庸之君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赵构真的是昏庸之君吗

首先,赵构的才能我们不可否认,但是在做皇帝这一点上他“段位”还是不够。作为一个皇帝,彼时,国家正处于国仇家恨、国土沦丧的困境,但赵构想的却是如何将兵权拿到手里,一味的妇人之仁,猜忌朝廷栋梁,如果这样的人不是昏君,我想这世上也没有昏君了。

年轻时的赵构确实是有过人的才能和胆气,靖康之耻之前,迫于金军的压力,宋钦宗不得已派遣一名亲王前去交割土地,但是问了一圈没有人愿意,最后还是赵构主动请缨。在金兵大营的十几天里,赵构处变不惊,尤其是面对宋人偷袭,金人恼怒的状况下,赵构仍然毫无惧色,这一度让金人怀疑他究竟是不是皇子,于是命令宋朝以五皇子替换赵构。

可等到赵构登基为帝一切就都变了。靖安之耻之后,赵构率军仓皇南逃,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此时的赵构不免就有了一点小心思,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怎么才能保住?打又打不过,只能议和,于是他和宠臣汪伯彦等人商议后,放弃中原,南迁求和。

“苗刘兵变”之后,韩世忠、张俊等起兵勤王,高宗得以复辟。刚一复辟的赵构就急不可耐的继续向金兵求和,不断的哭诉自己逃到南方之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希望金人能够“赦免”他的罪责,不要再向南进军。但如此并没有什么用。

建炎四年,赵构不断抽调各地精锐镇压农民起义,巩固自己的统治,迫于压力在“重任”岳飞等人的同时,也将秦桧任命为宰相,对其不断压制。后来随着南宋逐步站位脚跟,就开始了收复失地、北伐复国的行动。

当时,已经恢复元气的南宋军队,在各将领的率领下节节胜利,但此时赵构却又闹出了幺蛾子。当时南宋的主力军队就相当于各领兵将领的私军,赵构担心这些将领一旦功劳过大,以后难以压制,于是就又开始了“屈辱求和”。

为表示求和的决心,1141年,赵构解除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同时也和金朝签订了屈辱的条约。条约规定:南宋向金称臣纳贡,以此换取金承认自己的淮河以南的统治权,同时任命秦桧为南宋的终身宰相。

其实说白了,赵构屈辱求和为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哪怕是对金人俯首称臣也在所不惜。

关注微历史看客,每天一段历史资讯,我们一起读历史

刘秀和赵构都是中兴之君,为何世人评价不一样

刘秀和赵构,一个建立了东汉王朝,一个建立了南宋王朝,都可以说是开国之君,中兴之主。但他们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一是创业难易程度的差距

刘秀建立的东汉,是在西汉王朝被王莽篡夺15年以后,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刘秀作为农民起义的首领建立的国家,虽然国号都是大汉,但实质上相当于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其中刘秀虽然姓刘,但当时只是南阳的一个小地主,与西汉王朝的血统关系已经非常疏远了。

南宋,是在北宋被金国入侵,汴京失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虏,北边江山失守的情况下,赵构作为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兄弟,仅存的亲王,在南边疆土上形成的国家。虽然北宋、南宋分开,但实质上南宋只是继承了北宋的一部分疆土,赵构实质上只是接班而已,开国之主名不副实。

刘秀剧照

二是开拓进取的差距

东汉王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南宋王朝只占据了半壁江山。刘秀不但建立了东汉,而且在治国理政上非常有能力,国力兴盛,开创了“光武中兴”这个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兴盛世之一,绝对是百分百的中兴之主。反观南宋赵构,半壁江山守成尚可,开拓进取明显不足。他的统治时期,疆土上没有开拓,国家也不见得有多少强盛,说是“中兴”其实也算不上。

刘秀剧照

三是对待功臣英雄的差距

刘秀个人在能力、人品上无可挑剔,特别是在对待功臣上做得是相当不错的,云台二十八将,结局都很不错,君臣相交和谐。赵构则在处理北伐英雄岳飞上,重用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留下了千古骂名。

实质上,赵构与刘秀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刘秀算得上千古英主,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个重量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赵构仅仅守住半壁江山,和东晋的司马睿倒有一拼。

赵构剧照

中国历史上五大昏庸无能的帝王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帝王可太多了,如果真评出五大的话,我觉得应该有个标准,首先就是必须是大一统朝代的帝王,第二是必须在历史上开一些特别坏的头。要不然单纯的评昏君,选五个晋朝皇帝就行了,所以我的人选是,晋惠帝,隋炀帝,武则天,宋徽宗,明嘉靖,清康熙。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