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影网专访化妆师郭纪
发布时间: 2023-07-11

全影网小编:在日常生活中化妆不仅能增强自己的自信,也能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外在形象是不可忽视的社交名片,对于一个职业化妆师而言,又该怎样看待化妆呢?

郭纪军:21世纪是一个注重形象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化妆造型就尤其显得极为重要了。进入化妆行业之后,我一直从事化妆培训教育工作,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化妆师。在教学中,我时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化妆师是一个神奇高尚的职业,我们是传播美、缔造美的使者。”而现在的化妆更多地向形象设计靠拢,一个优秀的职业化妆师必须是一个集发型设计、化妆设计、服饰搭配、色彩设计于一体的整体形象设计师。

全影网小编:您的化妆造型作品中,通常展现的是怎样的风格?请具体地谈一下这种风格。

郭纪军:出于化妆培训教学工作的原因,我平时接触的造型比较多样化,比如影楼妆、摄影妆、舞台妆、影视妆、创意梦幻妆等。针对自己的化妆造型作品,我更趋向于要求完美、精致、细腻,也就是追寻“做什么造型,像什么造型”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我自己的特色元素,进行一些创新和改良。一个完整的造型,需要与服饰、饰物等相搭配,所以我认为一个职业的化妆师一定要懂得如何制作首饰、如何搭配色彩,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在专研手工制作头饰、首饰以及服装。

全影网小编:您是如何看待化妆造型中的创新的?能否举个例子详细说明一下。

郭纪军:在政治哲学概论里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也就是说无论人或事都拥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且然世界上一切事物又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实时创新和与时俱进。 在化妆造型中的创新与进步会体现到很多方面。比如就我自己的工作而言,我们会定期更新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以及主流思潮的创新。在实际的创作中,我是一个不太拘泥于传统模式的人,同样的一款造型,我会演示很多次,而我每次展示给学生的都是不一样的造型,这样我觉得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提升,对我的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新的进步和学习。 创新在创意中尤为重要。我经常带着学生去参加国内国际的化妆大赛,去了几次以后,你会发现化妆师的创新能力真的太重要了。做出一个完整的创意梦幻造型,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参赛选手也经常对我说:“郭老师,能不能花最少的钱做出最好的造型呢?”工作之余,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后来我觉得应该从制作材料上下手。比如在做舞台创意服装时,我们一定要选择质量轻、容易塑形、方便上色的布料,符合以上特点的只有无纺布。再比如制作头饰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用铁丝、泡沫、纱网、纸塑泥等材料进行塑形,做出想要的头饰的效果。 很多化妆师在创作时,都苦于没有灵感。关于创作灵感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喜欢关注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西方的洛可可风格、欧洲中世纪风格、埃及风格等。其实我们中国的很多文化元素也可以加入到造型的设计中,比如戏曲脸谱、插花艺术等,这些都可以借鉴在创意化妆造型中。

展开全文

全影网小编:能不能谈谈您对化妆造型的认识,一个化妆师必备的基本功,作为化妆师应多接触哪方面的知识更让人进步?

郭纪军:化妆师属于服务行业,也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作为化妆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如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扎实过硬的化妆基本功、高水准的审美观、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销售技巧等。 “熟能生巧”是我给每一个新入行的化妆师的忠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化妆师一定要多关注当下流行的时尚趋势,不断学习,多浏览时尚网站和资讯。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去一些机构进修深造。

全影网小编:做了这么多年的化妆师,在工作中有没有碰到过什么挫折让你曾今想放弃过这个职业?

郭纪军:我出生于出生于河南一个文艺家庭,父母是七十年代知名的豫剧演员。从小就对文艺方面特别关注,父母不赞成我走这条路,硬逼着我完成了九年学业。高考后,我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了大学本科的编导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影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并成为了一名化妆师。 还记得刚入校学化妆那会儿,我是班里为数不多的男学生之一。全班100多名学员,男生的比例出奇的低,仅占到3%。从开始学画眉毛,我就遇到了极大的难题,长达一个月不断的枯燥训练,我一度产生了要放弃的念想。真心觉得化妆太难学,真不是一个男孩子能应付的来的,最后是班主任导师的悉心开导下才勉强坚持了下去,自那次以后,我就没再放弃过,一下子坚持到了毕业。后来我凭着对化妆的热爱和毅力,一路跑着、追着坚持到了现在。 进入培训行业之后,从化妆助理、讲师助教到化妆师、化妆总监、化妆讲师,我在不同的企业和单位实现了历练、跨越的重要步骤的完成。在工作中,我异常亢奋,也比较大胆。我从只会讲解枯燥的化妆理论到会操作各种各样的妆面造型,再到会备课、会写教案、会读剧本、会研究人物角色、会讲课、会做PPT、会剪视频、会美工修图,最后到会写总结、编教材、开发课程、会写书、会包装推广宣传,之后我得出结论:21世纪的化妆师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技术层面,而是需要全方位多技能的掌握。

全影网小编:看过您的部分作品,能谈谈你这么多年创作过程中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未来想完成的作品现在有准备了吗?

郭纪军:现在细细想来,自从08年进入大学学习化妆,10年毕业,我几乎每年都在化妆。少则一天1个造型,多则3、5个造型。所以谈到我的作品,真是太多了,不知道从何说起。我早年间也跟过一些影视剧组,曾担任过《我是明星》、《战国》、《刑场下的婚礼》、《古韵商丘名代》、《回家》、《海峡之恋》等多部影视作品的造型设计。 2013年,由我担任造型设计的《晚安·夏》荣获第八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中学生原创影片大赛“最佳原创影片奖”,2014年我参与化妆设计的《在勾引中学会爱》荣获上海骄傲节中国同志电影展“最佳影片奖”。2015年我又受邀担任了网络电视系列剧《寨中债》的化妆设计工作,总的来说,这几部作品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吧!

全影网小编:在我接触的化妆师中只要工作起来都是忘我的,相信你也一样,那么您工作之余喜欢做什么?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兴趣爱好吗?

郭纪军: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5岁时我凭着卓越的文艺基础便成为了当地和校园里的“风云文艺人物”。10岁时开始登台表演,以一段段流利地道的豫剧唱腔征服了众多“小粉丝”。在未进入化妆行业之前,我是一个电视编导,曾一度幻想成为一个电视导演呢!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唱豫剧、写书。2014年7月出版了华南第一部化妆师自传书籍《化妆师如何包装自己》,2015年又出版了第一本古代梳妆文化书籍《中国朝代梳妆技法训练》,陆续还会有很多新书上架。现在写书嫣然成为了我的第二个职业。

全影网小编:很多人都说化妆造型行业最需要的是天分:天生的审美观。对于天分和后天,你怎么看?你认为在你身上,天分占了多大的比重?

郭纪军:我时常问自己和身边的人,什么叫化妆?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进入专业领域后,对于化妆的认识和了解也便更深刻了。入行后,很多人抱怨化妆师难做,不好发展。其实是我们还不了解真正什么是化妆师?一个人在从事一项技术研究和工作后,尤其是艺术行业,一定要咬牙苦干三年以上才有资格去评论这个行业。而很多毕业后的学生,在没几个月的时间就去放弃自己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并抱怨人生不济、命运多舛,这从哲学上看是不客观的,也是不正确的。 化妆师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任何人都可以加入。我看到过很多学生入学时什么都不会到毕业后进入剧组工作,有的还在为一些知名公众人物化妆造型,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化妆没有天分这一说,在我很身上更是如此,反而我觉得兴趣比天分更重要,之后就是不断的坚持和努力。 化妆师也是时尚高端的服务行业,是新时期新兴的最有前途的职业。对于化妆技术来说,每一个从业者都要严谨、负责;对于化妆师的服务态度来说,每一个在岗的化妆师都要用心、尽力。

全影网小编:作为行业的前辈,对刚刚踏入化妆造型行业的新人们有何建议?

郭纪军:2015年,是我从事化妆行业的第7年。七年了,现在还清晰记得恩师刘赛的箴言“做化妆,至少要坚持三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转瞬间,两个3年一晃而过,时间是最好的考证,恩师的荐言应验了。 七年的时间里,无数人接二连三地迈进了化妆师的门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听到太多人问我“郭老师,你作为90后的代表,您究竟是如何做到那么年轻有为的?有什么秘诀和方法吗?”,出于太多同学的疑问和好奇,于是我萌生了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化妆事业和教学工作的想法和思考用详尽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念头。 就我对自己的深刻认识,首先我不认为自己现在多么成功,而“成功”这个词用在一个稚嫩的90后身上确实也不太合适。我只能说在入行的这些年,有陆陆续续进入我人生轨迹的贵人、前辈相助,他们让我这一路走来更顺畅。其次,对于成功,并没有任何人能做出准确的诠释和定义,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成功的人生。只是在某一阶段,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和收获,仅此而已。 总而言之,回忆六年来,除了我自身的坚持、奋斗、学习之外,“包装”这个词汇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对我的化妆事业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送给化妆行业的新人一句格言“做化妆,至少坚持3年。” 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多努力、多学习!


\u003Cimg src='http:","('互联网')",0,null,false,{},["Set"],{"POST":16},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