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学计划(高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必修地理课程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高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必修地理课程

对于大多数的高中文科生来说,政、史、地三门小学科中难度最大的恐怕就是地理学科了,而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必修一,必修一中难度最大的又恰恰是第一章。可以说高中地理确实是一个相对“奇葩”的学科,很好的应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老话,高中地理的确从一开始就把很多学生给难倒了。

在很多学生看来,地理学科的复杂甚至超出了物理,如果说十个被迫学文的学生九个是因为害怕物理,那么大多数被迫学理的学生都是因为惧怕地理。当然了,在笔者看来,地理学科虽然难度不小,但是还不至于有物理的难度。之所以地理学科给众多高中生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原因是非常多的,要想学好地理,其实也并不是很困难。

首先,多数地区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上形同虚设,造成了高中地理起步十分困难。

众所周知,目前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就已经开设了地理和生物这两门功课,初中地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初步了解一下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常识性内容。不得不说,这些内容虽然难度很小,但是对于初中生眼界的提升,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构建还是很有帮助的。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多数地区的中考中地理和生物是不参加考试的,所以大多数地区的初中阶段,生物和地理两门功课都是形同虚设,甚至重视程度还不如美术、音乐等功课。

但是初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和高中还是有很大关联的,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本,完全是在默认学生初中地理已经学习了的基础上编写的,有的内容甚至默认学生初中地理学的很好。所以初中地理如果完全没有学,高中地理的起步就会非常的困难,有的地方复杂的让学生怀疑人生。因为最基本的经纬网、地图、世界的大洲,中国的分省学生甚至都一无所知,所以哪怕是再基础的高中地理知识,一些学生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就更不用说深层次一点的内容了。不得不说,多数地区中考不考地理,初中忽视地理真的是义务教育的一大败笔,也是中国功利化教育环境下的悲哀之一。

其次,高中地理虽然属于文科,但是地理并非是单纯的文科学科,切莫按照传统的旧观点去理解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一级学科,虽然在高中阶段属于文科,但是并不意味着地理就真的是一门单纯的文科学科。特别是很多思想陈旧的人总是认为文科学科就是死记硬背就行了,觉得地理也是靠记忆就能学好的学科,这就大错特错了。地理学科不仅包括了大量的人文知识点,也有很多自然学科的知识点,更有两者的结合,整体高度和实用性还是非常高的。

就高中地理而言,必修一阶段的相关知识点逻辑性其实是非常强的,如果考生不勤于思考,仅仅就像对待政治和历史学科一样,指望上课随便听听,课下把内容记记就能学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呢?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初中地理虽然难度小,整体高度也很有限,但是却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如果初中阶段学校没怎么好好的上地理课,真的要把过去的初中课本拿出来好好的看一看,虽然一时半会不一定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多多少少能够提高高中地理的理解能力。

地理必修一很难,难就难在空间思维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其实很多知识点之所以复杂,还是因为理解不了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模型,如果能够找一些相应的动态视频看一看,难度就会降低很多。不过有的地方学校硬件条件好,教师可以轻松的在课堂上展示一些视频,而大量硬件条件差的地方就比较难了,学生可以在周末回家的时候,在手机和电脑上自己搜索一些视频看一看。

例如在动态视频中去看一看什么黄赤交角,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周期性的移动,也就不难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为何在变化。在动态视频中看看热力环流的原理,比老师嘴上说,黑板上画的图要形象很多。不要把一切事情都指望教师,自己能够自学的就应该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现在有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为啥有的学生用手机经常百度学习,有的学生只会“王者农药”,区别就在于此。

在理解了基本的原理之后,就要结合必要的训练来巩固知识点了。客观的说,高一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在遇到地理习题时,一筹莫展,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和习题上的内容联系很小,很多题目甚至连题意都很难理解。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练习册上的习题绝大多数都来自于高考真题和名校的模拟题,这些题目基本上都是出给高三学生做的,地理不同于其他学科,很难为一章的内容搞出专门的题目,所以很多选择题里的选项,学生感觉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也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悲观。随着地理教学的进行,学生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紧跟教师的节奏,一些曾经完全不知所云的信息也就慢慢的能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了。如果课下时间还有空余,经济上也比较宽裕的话,买一些和地理有关的杂志来扩充一下知识面,就更加有利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了。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难度虽然不小,但是也谈不上有多大。地理学科注重理解,也注重知识点的积累。要想学好高中地理,首先要克服陈旧的观念,不要试图靠记忆来学好地理,通过各种方式去理解复杂的模型,配合必要的习题训练,就一定能从本质上提高地理学科的成绩。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高中历史老师与高中地理老师哪个轻松从备课,教学,讲试卷方面

试答如问如下:

做好哪个都不轻松,不想往好了做,哪个都轻松。


小编简介: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高中地理教育面临哪些新形势

一、传统高中地理教育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育对比

1.方式及工具不同。新媒体环境要求高中地理教育开始依靠电视、电脑及手机等媒介向学生传播信息,知识的载体不再只有书本。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只依靠教师课堂上的黑板、粉笔、挂图、地球仪等以板书的方式讲授。2.教学效果不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育激发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思考的过程,所以往往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传统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较枯燥,这种扁平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感到厌倦,但却可以使学生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把握。3.教学难度不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育难度更大,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明确的把握,同时学生获取知识时可能会接收到一些负面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或者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有利信息,但是自己无法以正确的方式消化吸收使知识内化,造成情绪上的消极或不稳定。传统高中地理教育中教师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课堂节奏及知识容量基本取决于教师,相比之下难度较小。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育面临的挑战

1.普及范围不够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中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但由于教育设施不够完善或某些地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这种教育方式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新媒体还未普及地区的学校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2.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根本的转变。众所周知,教师的更新速度缓慢,于是就出现了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的现象,虽然这部分教师也在尝试着适应新媒体环境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冲击,但脑海中传统教育观念依旧根深蒂固。3.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新媒体环境要求教师们及时学习新媒体技术,例如电脑微课、APP、公众号等的使用。但事实表明,教师们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够熟练,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及时被改变,新媒体技术就不能更好的为高中地理教育服务。4.如何将传统高中地理教育模式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结合起来。经过上文的综合分析,传统高中地理教育模式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各有千秋,如何将这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