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国宝文物排名(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四羊方尊(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司母戊大方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河北省博物馆)

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

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铜奔马(也称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现已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向外展示自己文化传统的代表。

大禹治水”玉山(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唐朝兽首玛瑙杯(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陕西历史博物馆)

盛唐著名银器。通高18.5厘米,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

中国十大文物

一、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最值钱的十大文物 之一,这件文物是乾隆皇帝亲自筹划雕琢而成的,总共用了10年的时间目前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面,这个文物采用比较珍贵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琢而成。
二、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的文物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这件庞大的乐器是青铜铸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的高低排序起来悬挂在大型的钟架上面。
三、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唐朝的文物,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文物的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特别的精美。这件文物是在1970年的时候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四、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1995年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徐州博物馆。是一件非常值钱的文物,是用1576克金丝连缀起,另外还有4248块大小不一的和田白玉和青玉组成的非常的名贵,这种玉的质量很好而且玉也多。
五、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这件文物十分珍贵目前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是春秋时期越国的青铜器。这把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所以至今都是完好的千年不锈。

中国十大国宝有什么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出土的同类青铜器有人面方鼎等。

四羊方尊身世争议:

2012年,河北省学者梁勇称,经过其实地调查和考证,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国宝四羊方尊首次出土地应该在河北省广宗县。

梁勇说:“四羊方尊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通过历史课本闻名遐迩的商代礼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主要介绍文字称,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经过我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它的首次出土地应该在河北省广宗县。”

广宗首次出土地说,得到了广宗县政协主席李云豪和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鹏、广宗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谷华池等人的支持。他们经过几十年的深入调查认为,民国时期的广宗县县长姜谧荣与四羊方尊有很大的关系。

《广宗县志》中记载:姜谧荣(1900~1986年),湖南宁乡县黄材区月山乡龙泉村左家滩人,1929年毕业于中国大学,1931年考取广宗县长。“因为当时战乱,他有可能为了保护国宝,将其带回家乡暂时埋藏起来。”梁勇称,这一说法在广宗县还有见证人和文字依据。

湖南省宁乡县文物局副局长李乔生针对梁勇“商代的宁乡属三苗之地,不属商文化圈”的观点,提出异议。李乔生表示,在四羊方尊出土地周围,经考古发掘,发现有商代文化层,出土红烧土和方格纹、绳纹等陶片,时代与四羊方尊相同。

据曾主持炭河里遗址考古发掘的湖南大学教授向桃初介绍,在该遗址西北发现和清理了7座西周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向桃初认为,这些出土器物的文化面貌和风格一致,都包含有商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因素,说明以往黄材一带出土的大量青铜重器和炭河里城址有直接关系,亦属同一个文化共同体。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四羊方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