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唐太宗以魏征为镜,也有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偏听杨国忠,你从这两个事例中得出什么结论?魏征简介,初中历
发布时间: 2023-07-17

历史上有唐太宗以魏征为镜,也有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偏听杨国忠,你从这两个事例中得出什么结论

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赙绢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及将祖载,徵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竟以布车载柩,无文彩之饰。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其后追思不已,赐其实封九百户。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征列传》)晚年的唐玄宗不仅重用坏人,而且特别贪恋女色。他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在天宝三年死了,他就把他儿子寿王的妃子杨氏霸占过来,取名太真,封为贵妃。接着又给杨贵妃的父亲、叔父、两个堂兄都升了大官,把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接到京城长安居住。杨贵妃还有个堂兄叫杨钊,原先在四川当县尉(县令的助手)。有一年,杨钊受四川地方长官的委托,带了大量名贵特产,进京结交杨贵妃一家。杨氏姊妹引着杨钊来见玄宗,玄宗便把杨钊留在皇宫里当差[这里念chāi],不久就把他提升为禁军的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参谋)。从此,杨贵妃全家受到唐玄宗无比的恩宠,一个个都成了显贵的人物。有了杨贵妃陪伴,唐玄宗更加纵情享乐,过着异常奢侈豪华的生活。他们吃一顿饭,山珍海味总要有几十盘菜。一盘菜的价钱,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那些皇亲国戚,都争着向皇帝和贵妃进献价值最昂贵的食品,一次进献也是几十盘、上百盘的。皇宫里设立了“检校进食使”的官职,专门负责评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有一次,一位公主进食,从公主府第到皇宫的路上,几百个少年拿着棍棒在前面吆喝开路,军官们骑着马在两旁警卫巡行,差役们抬着一个个食物盒子,列队行进。老百姓和一般官员们见了,得赶快让路、躲避,不然,就要挨棍棒,受处罚。唐玄宗把杨贵妃住的地方叫作“贵妃院”。专门给贵妃院制作衣料的丝织匠和绣花匠,就有七百人之多。

魏征简介,初中历史

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直成,河北省晋州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有远大志向,对於各种书籍、 学问能够融会贯通。正如史书所载:“魏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好读书,多所通涉。”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魏徵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史记---司马迁---以铜为镜,可正衣冠后几句是什么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不是《史记》的,而是出现在《旧唐书》,唐太宗说的。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赙绢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及将祖载,徵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竟以布车载柩,无文彩之饰。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其后追思不已,赐其实封九百户。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征列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