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英雄李元霸,屈居第二的罗士
发布时间: 2023-07-17

#罗成在真实历史中武功排第几#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2022年6月6日

一、里应外合破了阵,投奔瓦岗封将军罗成,是小说《说唐》中人物,燕山罗艺之子,秦琼表弟,使罗家枪,后与秦琼表兄弟传枪递锏,习得秦家锏法,为隋唐“第七条好汉。”我小时候,就多次听说书人,讲罗成的故事。为秦琼母亲拜寿时,在贾柳店与众人拜盟,受程咬金挑拨,与单雄信相斗,负气出走,故未参加反山东之举。及杨林攻打瓦岗寨,又借行香之名助瓦岗群雄击败杨林,破一字长蛇阵。众所周知,后杨义臣摆下铜旗阵,罗成镇守铜旗,却与瓦岗寨群雄里应外合,破了铜旗阵,投奔瓦岗寨,封猛虎大将军。

二、罗成勇擒五反王,班师官封越国公杨林设计“抢状元”让众反王自相残杀,罗成力抢状元魁。瓦岗寨散伙后,罗成与秦琼、程咬金寄居洛阳单雄信处。因生病没能同二人投唐。单雄信欲害罗成,罗成避过,被封为一字并肩王。众所周知,后唐军攻洛阳,罗成受单雄信猜忌,投了李世民。五反王被打败,可见罗成的武艺非同一般。罗成勇擒五藩王,班师后官封越国公。

三、苏定方引淤泥河,中乱箭死于非命秦王失势,罗成与秦、程二人回到山东。因秦琼挂念秦王,罗成代为上京探视,被李建成、李元吉看见,保举为先锋去紫金关攻打刘黑闼。这是小说里的编撰,真实的故事,不是这样的。建成、元吉二人假借罗成未能擒得刘黑闼,棒打迫使其出阵。罗成无奈,被苏定方引至淤泥河,中乱箭而亡,可见罗成是死于非命。

四、洺水之战城破俘,罗士信葬北邙山真实的罗成,其实是罗士信,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撮国公。武德五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五、罗士信名满天下,主要和义军作战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凌烟阁”,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我认为,所谓的凌烟阁就是大唐专门为表彰那些开国功臣在三清殿旁建立的一个小楼。楼中有阁,阁中有阁,并且,在这个阁楼的北面写着“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侯王”,外面才是那些较低一点的功臣像。我认为,罗士信在当时,名满天下,主要功劳是和起义军作战,投唐朝以后,没打什么仗,英年早逝,和其他功臣无法可比。

六、秦琼老乡罗士信,武功更高更勇猛但可惜的是,小楼随着朝代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被毁于战火之中了。历史上秦叔宝是隋唐初名将,他不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还是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当然,他的武艺也是十分高强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琼有一个老乡叫做罗士信,他比秦琼的武功更高,也更加勇猛无比。但遗憾的是,他的名字并没有被放进凌烟阁之中。我认为,从唐朝开国贡献的角度,李世民的做法合情合理。

七、罗士信英年早逝,对唐朝立功不多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特别简单,那就是罗士信去得特别早,英年早逝,对唐朝立的功勋不够多。唐太宗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却早因政治斗争 死在唐朝战争之中。我认为,如果他没有阵亡的话,能在战场上立更多的功勋,那么,这个人是肯定是能够被选中的,即使这样,他也是后世敬仰的英雄。

八、罗士信名传帝耳,宫廷画师画他像我认为,在我们所熟悉的《隋唐演义》等小说中,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原型的人物。在历史上,起初他两不认识,罗士信少年参军,是隋朝大将张须陀帐下一将。他跟张将军东征西讨,镇压了很多反隋武装。史官对他的功绩做了极高的赞扬。很快,罗士信的名字传隋炀帝耳中,杨广派遣宫廷画师为他画像。那个时候,受这样待遇的将领是凤毛麟角。

九、卢明月狼狈不堪,罗士信胜券在握我认为,因为罗士信的关系,张须陀被任河南讨捕大使。不久之后,秦叔宝到了张须陀的麾下。就这样,他们两个人成了张须陀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大业十年,三个人领军以少胜多击溃一支强大的反隋势力:卢明月集团,并俘虏了很多士兵,卢明月狼狈不堪,带领百来人逃跑了。在这次战役之中,隋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十、李密建议智谋胜,诱隋军深入再包围众所周知,在此期间,瓦岗军实力迅速膨胀,到处掠夺城池,引起了杨广的重视。于是,杨广下令让张须陀将军带军攻打瓦岗军。之后,张、秦、罗三个人同心协力,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此时,瓦岗寨首领翟让急得团团转,甚至想放弃打下来的城池,退到瓦岗寨。瓦岗寨的另一个首领李密,建议用智谋取胜,诱隋军深入,然后再将其包围,最后将其消灭。这个时候,胜利让隋军轻视敌人。

十一、隋朝可能气数尽,士信叔宝出重围很快,隋军陷入瓦岗军的包围,张将军杀出包围之后,才发现罗士信和秦叔宝都没有出来,然后,他又重新返回包围圈,企图将两个人救出来,可惜他自己战死了。我认为,张须陀的死,就是压倒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是隋朝的气数尽了,结果是罗士信和秦叔宝杀出包围,打算和张将军会合,却接到张将军战死的消息。

十二、奸臣当道人无奈,士信投身瓦岗军我认为,是出于无奈,这两个人只好带领着剩余的兵马投靠了隋军的另一个将领裴仁基。裴仁基就是《隋唐演义》中裴世基的原型,同时,他也是裴元庆的父亲,自然,也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后来,裴仁基受肖静怀陷害,他就带领着军队投靠了瓦岗军。从此以后,罗士信就和秦琼,成了瓦岗军的将领。这就是奸臣当道的结果。

十三、瓦岗军起了内讧,罗士信归顺唐朝但不久之后,瓦岗军起了内讧。瓦岗军在与王世充的决战中失败,罗士信、秦琼等人全部被俘虏。王世充知道罗士信非常勇猛,于是,他用很高的规格来接待罗士信,企图让罗士信能为他所用。我认为,是因罗世信不耻他的为人,在攻打谷州的时候,趁机率领着部下归顺了唐朝。此时的罗士信,就这样成为了李世民账下的大将。

十四、刘黑闼成了气候,与唐朝分庭抗礼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罗士信多次立下战功,他甚至差一点杀掉了王玄应。但是,王世充归顺之后,罗士信却被降了官。夏明王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为了替夏明王报仇,起兵反唐。很多人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很多的百姓为了迎接刘黑闼,竟然,杀死了原来当地的官员。仅仅五个月,刘黑闼就成了气候,恢复了夏明王的全部地盘。不久之后,他建立了与唐朝分庭抗礼的夏朝,自立为汉东王。

十五、罗士信誓死不屈,去世时二十三岁唐高祖派李世民去镇压刘黑闼,很快唐军收复了洛水,并派王君廓将军去镇守。刘黑闼为了为了夺回这个战略要地,集结了重兵准备反扑,双方僵持住了。李世民知道王君廓一个人可能守不住,打算换一个人守城,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可能是罗士信主动请缨。可惜的是,刘黑闼持续攻城,仅仅八天之后,城被攻破啦,罗士信等人都被俘虏了。此时的罗士信誓死不屈,最终被杀害,他去世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十六、李世民听到死讯,花多钱赎回遗体李世民听到了他的死讯十分的悲痛,之后,花了很多钱财赎回了他的遗体,并且,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专门修建了一座陵墓,用来安放他的遗体。我认为,罗士信多次立了战功,并不是为唐朝,遗憾的是他去世的太早了,假如他能够再多活几年,以他的武功和能力,肯定会在李世民手下建功立业,被选中凌烟阁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十七、不能信口开河言,否则一语就成谶话说,因罗士信早年曾得到裴仁基的礼遇,有感于他的知己之恩。之后,裴仁基父子因谋刺王世充失败,在洛阳被杀。当罗士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后,他出资收敛了裴仁基父子,并且,把他们葬在北邙山上,自己还说道:“我死后,也要葬在此墓旁。”后来,他果然如愿以偿了,看来说话不能信口开河,否则一语成谶。

十八、五反王战功赫赫,和士信差半斤八两罗成,是隋唐系列小说(《说唐》、《隋唐演义》)中人物,排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我认为,罗成归唐后为大唐力擒王世充、窦建德、高谈圣、朱灿、孟海公五大反王可谓是战功赫赫,和罗士信差不多。只是,罗成死于征伐刘黑闼反唐之乱,受到李元吉陷害而死,是虚构。

十九、万军之中取首级,吓得义军惊失色罗成的原型罗士信,也是一位武功高强的人物,与来护儿、尚师徒、辛文礼合称"四猛",并位列四猛之首。使用的武器是一把镔铁枪。我认为,罗士信跟张须陀征讨王薄,刚开战不久起义军阵式还未布好,罗士信就驰马到达敌阵,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吓得起义军大惊失色,心惊胆战,张须陀才趁机帅兵攻打,起义军大败而溃。

二十、愤愤不平投李唐,阴差阳错成猛将后来又追随张须陀征讨左孝友、卢明月,和秦叔宝奇袭卢明月大营。张须陀死后,罗士信加入瓦岗寨追随李密,我认为,攻打王世充被俘,他因不满和邴元真同等待遇,且自己的骏马被王世充夺走送给侄子王道询,愤愤不平,投靠了李唐。真是阴差阳错,唐朝得了一员猛将。

二十一、罗士信享年二十,罗成也二十出头罗士信追随李世民征伐王世充,他将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刺死于马下,后又夺取了千金堡。他代替王君廓守洺州,刘黑闼袭击,失败被捕,不屈被杀,并不是李元吉所构陷。总的来说,我认为,罗成和罗士信的事迹差不多,武艺上也难分伯仲。不过都是早逝,罗士信享年二十岁,罗成也只有二十出头。

二十二、第三好汉裴元庆,第四好汉雄阔海罗成在《说唐》中排第七名,是唐燕王罗艺之子。罗成有一手好枪法,与表兄秦叔宝相互传艺时,罗成保留了回马枪未给秦叔宝传,而秦叔宝也留了一手杀手锏没给罗成教。耳熟能详,罗成前面的六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