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知二的意思(如何理解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仔细看下,提出不同的意见。

乍一看,这句经文确实看起来非常精致。一些数字连接了宇宙和万物。真是太浩大了!很深!但是在阅读了这段经文之后,您可以从中获得多少个层次的宇宙以及万物的起源?那具体的信息呢?我想可能只有些感慨!即使我们给它提供了更多深奥的内容,它也不会帮助我们获得有关宇宙的任何特定信息。实际上,这节经文根本没有提供有关宇宙的任何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先秦时代,老子无法建立任何宇宙学,也无法解决宇宙万物起源的问题。

让我们仔细考虑一下。这句经文是命题。它包含几个概念如“道”,“一”,“二”,“三”和“万物”。这是由这些概念形成的判断。如果我想了解这一主张的含义,我必须首先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即它们的定义。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概念的定义?我们仍然必须在老子的学说中找到它们,《道德经》中也有发现。因为任何理论形式都是一个自足的自封闭逻辑系统。老子创作《道德经》时,他先想到了思想,然后才将其写成书面作品。在此过程中,他将使用概念,然后他所使用的概念的含义需要他的特定思想,给出的,这就是概念的定义。即使不同的思想家使用相同的词来表示概念,但他们的定义可能也不相同。例如,老子所说的“道”和孔子所说的“道”的含义可能并不相同。因此,在特定思想家的特定学说中,所用概念的定义必须在其特定学说中找到,而不是在该学说之外。如果您不得不说老子所说的是现代物理学中的暗物质,我认为即使老子能够生存,他也不会同意。因为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逻辑起源。命题的含义仅在特定概念的特定定义前提下才有效。也就是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命题只能在老子理论赋予的特定含义的前提下建立。抛开《道德经》的教义,抛开老子对道,一,二,三,万物的概念的具体含义,这是毫无意义的主张。

那么好,让我们来看一下老子经文中这些概念的定义。道是老子的独特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道是一个实体而不仅仅是真理。它通常被描述为某种东西。例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很明显,老子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实体,而不是一个理。但是《《道德经》第十四章也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说明这个实体不能被我们直接体验,也被描述为超越无限的实体和现实,“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等。

在老子的经文中:
一是老子所定义的道,如第39章所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因为道是老子学说中道就是一,一就是道,所以道能生一。

二是指天地。天地被视为万物之母,老子视道为天地之母。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所以一个可以生二。

三,所谓的三意味着更多,并且更多用于表示一切,所以三是一切的别称,因此三可以产生一切。

因此,根据老子对道,一,二,三和万物的定义,这句话可以直接翻译为: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万物,或者道是天地之母,天地是万物之母。这就是这句经文的意思。

如果您认为此结果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入研究,那就毫无意义。我们的祖先搞了已有两三千年了,还不是没弄清楚吗?难道我们必须在搞数千年吗? 如果您真的想了解宇宙的真相及其奥秘,则应该观察自然,学习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实验,而不是去考虑老子的经文。宇宙和万物的起源问题,甚至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没有答案。它仍然在等待我们继续探索。古代人的理论只是对古代人进行探索之后的答案,而不是最终的结论。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的终极奥秘藏在某本书中是错误的,并认为他们已经渗透并藏在了一些古老的书中。因为用某种经文掩盖宇宙的奥秘实际上并不比藏在自然中更容易理解。

因此,世界上没有天书,即使它存在,也没有意义。因此,不要迷信古代人学习。前辈是我们前进的阶梯,而不是终点。为了探索宇宙的终极原理,我们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而不是潜入本书。

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迁移分类

学习迁移分类

一、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划分: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简单讲,前对后的影响就可称为顺向迁移。例如,学完汉语拼音再来学习英文字母;学完电子琴后再学习弹钢琴,都体现的是顺向迁移。

(2)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简单解释,后对前的影响体现的就是逆向迁移。例如,学完高等数学后再来巩固初等数学,即可体现逆向迁移。

二、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划分:正迁移、负迁移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在做题时,题干体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都属于正迁移。例如,学完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骑三轮车,抓住有助于这个关键词,体现的是积极促进作用,即正迁移。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阻碍的影响。与正迁移相反,只要呈现消极阻碍作用,即可作答:负迁移。例如,学完汉语拼音再来学习英文字母容易造成混淆,抓住混淆,产生的是消极阻碍作用,即负迁移。

在这里,我们还需注意,前两个分类比较容易结合在一起出题,也就是说,考试中经常会在题干呈现一些例子,根据例子来判定是属于顺向正迁移、顺向负迁移、逆向正迁移、逆向负迁移。例如,学完高等数学有利于巩固初等数学,体现的是逆向正迁移;前摄抑制指的是前对后的干扰,故属于顺向负迁移;那么,倒摄抑制指的是后对前的干扰,因此是逆向负迁移。

三、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不同划分: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没有上下位之分,也就是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例如,苹果和香蕉都属于水果,学习过苹果后再学习香蕉;或者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属于三角形,学习锐角三角形后再学习钝角三角形,这都属于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较高层次的经验,或者也可理解为先学习小的概念再学习大的概念,如,先学习苹果再学习水果;先学习锐角三角形再学习三角形。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较高层级的经验影响较低层次的经验,即先学习大的概念再学习小的概念,如,学完水果再来掌握苹果;学完三角形再来学习锐角三角形。

四、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划分:一般迁移、特殊迁移

(1)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在学习英文、法文的时候也可运用此阅读方法;在数学中学会了乘法口诀表,可以把乘法口诀表这个一般原理运用到生活中进行结账。

(2)具体迁移(特殊迁移):指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即具体经验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例如,学习过“日和月”,原有经验不发生改变,只是把“日和月”重新组合,移用到另一个学习,即学会了“明”;学会了“木”这个生字后,把原有经验组合,能够学会“林”或“森”。

五、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划分: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事物中。例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

(2)顺应性迁移: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原有认知经验能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例如,掌握了eat这个单词后,原有经验成分不变,重新调整,即可学会tea;学会了dog,通过调整,即可掌握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