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太平天国杨秀清经常假借天父下凡附体发号施令,为何没人质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杨秀清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

锉子里挑将军,在整个太平天国的创业集团中,杨秀清的军事才能还是最高的:

一、“花洲迎主”表现出了精湛的指挥能力和决策能力

杨秀清是太平军的编练者。金田起义前,为壮大声势,杨秀清令士兵们每人挑着四个灯笼在山上走动,既训练了部队,又达到了激发群众参军的目的。

1850年12月,在洪秀全、冯云山等人被围困于花洲的危急时刻,杨秀清运筹帷幄,大败清军,迎洪、冯胜利回到金田总部,表现出了精湛的指挥能力和决策能力,壮大了军威,鼓舞了士气,扩大了政治影响力。

二、杨秀清的军事指挥权是干出来的

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实行的是五军主将制度,萧朝贵为前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杨秀清为中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

五军中,杨秀清的中军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并没有指挥其他主将的权力。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争考验、杨秀清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后,洪秀全才下诏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杨秀清。一句话,创业时期,能者多劳。庸才上不去的。

1851年永安封王后,东王杨秀清又获得了节制诸王的权力。其后,本就缺乏行政与军事素质的洪秀全逐渐退居幕后致力于宗教宣传,杨秀清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

三、杨秀清军事才能的具体体现

杨秀清很注重日常的军事管理和军事训练,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严禁扰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他特别注重阵营、阵法建设。其创设的螃蟹阵可以根据对方的列队进行灵活的变更;伏地阵可以在瞬息之间使万千人贴伏于地,寂不闻声,令敌方惊恐不已,从而转败为胜。

在日常作战中,杨秀善于运用伏击、布疑、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穴地攻城等方法,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

太平天国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从广西打到了南京,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取得与杨秀清是密不可分的,杨秀清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只不过,一个胜利迎接一个胜利之下,人容易膨胀而已。

太平天国杨秀清经常假借天父下凡附体发号施令,为何没人质疑

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发号施令,是谁也不敢质疑的。如果洪秀全质疑他,便是质疑自己,因为他是天父的儿子下凡;如果部下将士质疑他,除非不要脑袋。所以,即使是聪明的人也不会在这种场合去现德兴,去戳穿他的鬼把戏。沈万三为朱元璋的大军出师卜卦,说他把一百个铜钱抛向空中,如果落地后全部正面朝上,大军出师便会取得胜利。接着他将一百个铜钱抛向空中,铜钱丁丁当当落地后,果然全部正面朝上。于是,朱元璋哈哈大笑,将士们群情激奋,都摩拳擦掌想去打一个大胜仗。在这其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质疑这一百个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吗?应该是有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沈万三是个造铜钱的人,所以他完全有可能把铜钱的两面都造成正面。但即便是这样,质疑的人也不会去捡起铜钱看,因为识破了危险,要掉脑袋。

(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太平天国,洪秀全让位杨秀清,历史会否改写

如果太平天国洪秀全让位杨秀清,历史也不会改写。

太平天国推翻清朝条件不具备,杨秀清也改变不了历史。杨秀清有军事才能,但是政治、文化方面不比洪秀全强。杨秀清有一些缺点,不会团结人,事业刚有点起色,就飞扬跋扈,没有大局观念,骄傲自满,不适合做领袖人物,洪秀全让位于杨秀清最终也搞不好,不能改写历史。

洪秀全杀了杨秀清,却为何最后要帮杨秀清平反恢复他的地位

洪秀全杀了杨秀清,为何最后要帮杨秀清平反?恢复他的地位?

1856年9月4日,北王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支持下率领三千精锐偷偷潜入天京城,趁夜袭击了杨秀清的东王府,屠杀东王府男女老幼数千人,杨秀清也在乱军之中被韦昌辉杀害。杨秀清遇害后,韦昌辉又在天京城大肆搜捕杨秀清的党羽,前后屠杀了两万多人。翼王石达开孤身一人逃出天京,留在天京的家眷全部被韦昌辉杀害。不久石达开率军讨伐韦昌辉,洪秀全迫于军事压力,不得不处死了韦昌辉,石达开也因为洪秀全的猜忌率军出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之变。

天京事变结束后,洪秀全为了缓解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将天京事变的责任全都推到了韦昌辉的身上,同时亲自下诏给杨秀清平反,并且将杨秀清遇害的日子定为“东王升天日”。洪秀全之所以给杨秀清平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太平天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洪秀全统治的基础就是靠着宗教思想来愚昧百姓。而杨秀清除了是太平天国的东王外,还是“天父的三儿子”,并且拥有“天父下凡”的特权。

洪秀全自称是“天父次子”,即是杨秀清的哥哥,也是杨秀清的儿子(仅限于“天父下凡”的时候)。如果洪秀全把杨秀清定义为反贼,那么洪秀全就同时犯下了杀弟弟和杀老爹两项大罪,百姓们也就很难在继续相信洪秀全。洪秀全为了“拜上帝教”能够继续愚弄百姓,就必须要否定杨秀清的罪行,将杨秀清的死归罪于韦昌辉。这样一来韦昌辉(天父第六子)就背上了杀兄和杀父的两项大罪,洪秀全杀掉韦昌辉也是顺应民意了。

第二点是洪秀全意识到了杀死杨秀清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尽管杨秀清生前十分的狂妄自大,但是一直到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都没有想过除掉洪秀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手中又没有多少实权,杨秀清没有杀死洪秀全的条件,也没有杀死洪秀全的必要。

洪秀全为杨秀清平反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如果杨秀清没有遇害,以杨秀清的聪明才智和领导才能,太平天国肯定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衰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直到洪秀全去世,太平天国都没有再出现一个像杨秀清一样能够统筹全局的人。

第三点是杨秀清的亲属仍然手握重兵,前线的大部分将领都是杨秀清的旧部。韦昌辉能够偷袭东王府成功,主要是因为杨秀清的亲信主力都在前线作战。这些人在听说杨秀清遇害后,都拥兵自重不再听从洪秀全的号令。如果这些人投降了清朝,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而洪秀全想要赦免这些人,就必须要先赦免杨秀清。实际上在天京事变后,杨秀清的旧部基本都是在各自为战,很少听从洪秀全的命令,洪秀全赦免杨秀清也只是避免了这些人投奔清朝,却没能收回离散的人心。

可以说杨秀清的死是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杨秀清遇害之后,洪秀全没有能力控制杨秀清的旧部,太平天国的很多高层将领都开始各自为战,原本统一作战的太平军逐渐沦为了一片散沙。尽管洪秀全在杨秀清遇害后,恢复了杨秀清的名誉,但是失去了杨秀清的太平天国,再也没能恢复天京事变前的势力,最终在苟延残喘8年后灭亡。

杨秀清和萧朝贵关系到底如何

杨秀清、萧朝贵,他们从好朋友,发展到以权力游戏玩家玩家的身份彼此明争暗斗。其中种种,给我们启示良多。

贫贱时期,患难之交,一起加入拜上帝会

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是苦出身。他们都在紫荆山一带以种山烧炭为生。

他们年龄相仿,相似的出身,相同的生活处境,使得他们很早就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苦出身的杨秀清、萧朝贵,很早就成了好友。

1845年,传播拜上帝教四处碰壁的冯云山来到了紫荆山地区(洪秀全回老家理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