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历史上牧野之战是怎样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

关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各种古籍不绝于书。

那么,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

可以肯定地说,确有其事。

《史记.周本纪》,详细记述了牧野之战的前因后果和过程。

其实,司马迁也不是仅凭自己想象在那里演绎。他最重要的依据,是后来被称为《尚书》的《书》。

《书》里收录的《牧誓》,是周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的誓师词。《逸周书》的《世俘》,《汉书》引用《武成》,也记载了牧野之战。

利簋是牧野之战的第一手物证

如果说,古籍记载仍然“口说无凭”的话,1976年,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由牧野之战后的第八天(辛未),一个受到赏赐的名叫“利”的贵族,于受赏后铸造,上面的铭文记录了牧野之战。

这件青铜器被称作“利簋”,上面有铭文三十二字,其曰“珷征商,唯甲子朝”云云。

“珷”,就是武王。甲子,是日期。朝,指早晨。

利簋,是牧野之战历史见证的第一手资料。

有人说,这件青铜器不属于周,是后来朝代的,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千万别信。

牧野之战发生于何时。

汉代以后,关于牧野之战的时间,就已经众说纷纭了。

首先,文献所载的牧野之战,是讲的文王纪年还是武王纪年。

比较可信的意见,是文王“受命”七年死;九年,武王孟津观兵;十一年,武王伐纣。

其次,文王受命十一年是公元前哪一年。

国外亦有不少学者参与此讨论;国内天文学家张钰哲先生通过哈雷彗星轨道演变论证牧野之战年代;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则利用一款国际上很有名的行星运行数据库软件进行推算。

江晓原教授的结论,是牧野之战开始于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丁亥)。

尽管不能说这就是最终结论,但他的成果,被众多学者认为可靠性更强。

牧野之战发生在哪里。

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主张是盘庚迁殿直到商朝灭亡的商都“大邑商”或“天邑商”,在今河南省安阳小屯一带。另一种主张是“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盘庚之后,殷商未再迁都,这是可以肯定的。朝歌,是纣王在安阳王都以南约60公里建立的“离官别馆”,在殷墟第五期ト辞中,被称为“商邑”。

从《牧誓》等古籍看,周武王攻克的是“商邑”,即“朝歌”。但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了青铜器何尊,其铭文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民。” 这是说,武王攻克商国的“大邑商”王都之后,举行了祭天仪式。武王说:“我在天下的中心建立都城,于此统领百姓。

两种意见各有依据,但实际上,具体地点不出百里左右。不少人认为,所谓“牧野之战”,不指具体战场,而是“兵临城下”之意。

有人根据旧说牧野在“河南汲县南”,因此主张牧野之战的战场在现在的新乡一带。这个说法,大概较难成立。

武王伐纣的具体进程。

依照江晓原教授推算,武王征商,始于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丁亥)。

据《国语.周语》和《吕氏春秋》载,这是个冬天的凌晨,残月挂在房宿“天驷”之上。

武王率军队祭祀上天和先祖,誓师要承受天定“大命”,攻占商国。

《准南子.兵略训》说,誓师之后,岁星(土星)出现在东方。

武王大军从镐京出发,沿渭河、黄河南岸向东疾行。经历了风雪和一次月缺,武王的军队抵达孟津。

《史记.周本纪》说,戊午日(1044年1月3日),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冒着越下越大的雨雪,向东北方向的商都挺进。

商纣王得到了周武王率大军前来进攻的消息,于是在王都附近集结了所有的兵力。

癸亥日(公元前1044年1月8日)晚上,武王军队抵达商邑南郊,和赶来助战的各族军队在深雪的荒原会师。

这些诸侯包括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

武王布阵还没有完成,牧野天上又落下了凄冷的雨雪。

《国语.周语下》、《武成》、《世俘》、利簋铭文等载,会师之后,雨雪渐停,岁星升起在正南方,预示着周人无比吉利的天象。

甲子日(公元前1044年1月9日)黎明,武王左手执青铜钺,右手执白尾旗,在牧野做最后的战前动员,这就是《牧誓》记载的内容。

在牧野之战中,“姜太公”吕尚协助武王制定了作战计划战略部署,并指挥精锐敢死队和战车队向商王的军阵发起进攻。

《逸周书.克殷解》说,商纣王想用战力较弱的部队消耗掉武王军队,因此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阵后。结果证明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前沿的商军迅速战败,引起全部殷商军队像决堤的洪水潮水般溃逃。

阵亡士兵的血流遍了旷野,在严寒的天气里也没有结冰。

商纣王退回到商邑内的鹿台,用玉壁环绕自已的身体,点火自焚而死。

从甲子日凌晨开始,牧野之战如同升上天空的流星,火光灿烂转瞬即逝。

到第二天(乙丑日)太阳初升的时候,“天命”已经落到了周朝姬姓之族手中。

这就是牧野之战的大致情况。

历史上牧野之战是怎样的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将都城从丰京迁到镐京。姬发还娶了姜子牙的女儿做王后。拜姜子牙为“尚父”。姬发即位九年后,想东征商纣,为了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他们准备做一次阅兵。

公元前1048年,军队出师之际,姜子牙左手持黄钺,右手握白旄,号令军队,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争先恐后来到了孟津,有八百之多。诸侯跃跃欲试,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可是姬发拒绝了,他还是担心力量不足。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 ,不理朝政 。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决定对商宣战。大军临行前,按习俗武王卜了一卦,正在此时,天气突变,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各路诸侯都恐慌起来,认为不是吉兆,武王姬发也有退缩之意。关键时刻,姜子牙站出来,力排众议,说纣王残害忠良,倒行逆施,人神共愤。我们讨伐他是顺天应时,替天行道。占卜之事虚无缥缈,怎能当真?武王于是不再犹豫,精选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组成伐纣大军,浩浩荡荡,直奔朝歌。

牧野之战

伐纣大军渡过黄河之后,姬发下令将船只全部烧毁,桥梁全部拆除,以表示这次出征有进无退。据《太平御览》记载,姜子牙说:“太子为父报仇,所过津梁,皆悉烧之”。后来项羽“破釜沉舟”,估计就是从这儿学的。

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各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商纣王也集结70万(一说17万)兵马赶至牧野。

大战前夕,姬发在阵前演讲,鼓舞士气,例数纣王罪行,这篇檄文就是《尚书》里的《牧誓》。

战幕一揭开,姜子牙亲率精锐为先锋从中央突破敌军阵营,商军虽多,但此时与纣王离心离德,没人愿意卖命,防线被突破后,顿时方寸大乱。《尚书·武成》是这样描述的:会于牧野,罔有敌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随后姬发率领诸侯人马,一拥而上。商军纷纷倒戈,胜负已分。

据《六韬》记载,武王曾经多次向姜子牙请教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的兵法,所以虽然商朝当时的军队肯定没有70万,但是双方兵力悬殊是可以肯定的。牧野之战胜在一来姜子牙深通兵法,二来双方士气差距悬殊。

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