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新桃和旧符指代的什么(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

 

2023/7/18 6:10:35 ('互联网')

本文目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

这是一首描写春节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新春气象,表达除旧更新的政治理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被提任为宰相后,积极推行新法,以图富国强兵。熙宁七年,新法推行达到了高潮,新春来临,家家户户窗红纸绿,人人欢天喜地,作者顿觉踌躇满志,欣然写下了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起句先声夺人,首句表明昨夜除夕已过,今朝元旦光临,人们点燃一挂挂爆竹,热热闹闹地辞别旧岁,迎接吉祥如意的新年。诗的发端,忌平庸,贵突兀,方引人人胜。此诗以春雷骤起般的爆竹声开篇,颇有先声夺人、非同凡响之势。回溯唐代以前,每逢节日或喜庆,是用火烧竹竿爆裂出响声,以为能驱吓山魈魔怪,故称爆竹。而到了王安石生活的宋代,才有了以多层纸张卷火药,与现代产品差不多的爆竹,又称炮仗、鞭炮。

“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的早晨春风没有丝毫寒意,竟是暖烘烘的,人们从芳醇浓烈的屠苏酒中,品尝到了春暖融融。诗人极力写春风之暖,其实也是诗人心中的春意盎然的体现。“屠苏”,是指用阔叶屠苏草浸制的酒。据《荆楚岁时记》所记古时风俗:正月初一,家人以先幼后长之序,共饮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使人仿佛目睹亲人团聚时,杯觥交错、欢笑祝福的动人场面。句中一个“入”字,乃画龙点睛之笔。芬芳的春风与宜人的暖意都溶入酒中了,那酒该是多么醇美温馨;不消说饮,又怎能不开怀痛饮!用此“入”字之妙,充分体现了诗歌艺术炼字功夫的高明。

“千门万户瞳瞳日”,第三句中的“瞳瞳”,是形容太阳刚升起时的灼亮光照。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沐浴在新年头一天的灿烂朝晖里,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美景。句中省略了“照”“映”、“晒”之类的动词,阳光与尘世不分主词宾词,浑然交融,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此句是承转句,承接二两句兴高采烈的氛围,自然转人尾句理性的感悟和总结。

尾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全诗的主旨和精华所在。所谓“新桃”、“旧符”,实际是指新的和旧的“桃符”。《说郛》记古时风俗:元日造桃木板悬于门旁,上写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之字,以压邪消灾,便是桃符。这种带有神话迷信色彩的桃符,后来嬗变成了春联和门画,一直盛行到今天,当然表现内容已大不同了。

诗人抓住元日画面上的一个醒目细节———桃符,进行了特写。桃符是春节时家家在一块专制的桃木板上刻的符咒,据说挂在门上可以驱邪避灾。诗的末句把言事推向明理,喻比新的必然代替旧的,写出了诗人对新法的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念。四句平平常常的白描,把爆竹的声响、春风的暖意、屠苏的香醇、晓日的彤赤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画出了元日特有的生活情趣。寥寥28个字,却表现得有声有色,有景有物,有虚有实,有情有理。由于景物的典型性和思想感情的深刻性,此诗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审美境界。应该看到,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景物风情,实质是在咏时事,是有所寓意和寄托的。

《元日》诗欢呼“总把新桃换旧符”,如果与他矢志改革、推行新法毫无联系,那就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新桃”,又何尝不隐喻着卓有成效、利国利民的新法呢!尤其是句首一个“总”字,有“从来”、“一向”、“无一例外”之意,既强调了大千世界新旧更替的规律性,又带有一种严正的批驳口吻,更加大了坚决以新法“换”掉旧规陋法的力度。

“诗言志”。可以肯定,《元日》诗充分寄托着王安石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之宏图壮志。

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什么情景该如何理解整首诗

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服。"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年初一,旭日东升,光照千家万户,每户人家门口,都换上了新的桃符。

王安石一一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服。

【注释】1元日:大年初一。2屠苏:屠苏酒,古人有大年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3曈曈:日出时,

光明的样子。4新桃换旧服:古人大年初一时,会用新的桃符替换旧的,用以辟邪。桃符,在桃木板上写神荼、都垒二神之名。

该如何理解整首诗?

在噼里啪啦的放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春风送来暖意,人们畅饮屠苏酒。旭日初升,光照千家万户,每户人家门口,都换上了新的桃符。

【诗解】

诗人借喜迎元日,抒发政治上除旧布新的昂扬情绪。

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诗,有哪些象征意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新年伊始,我们也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它。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寓意何在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时间:辞旧迎新的一年之初

先从字面意思入手。大年初一的爆竹声响起,意味着与过去的一年挥手告别,迎来新的开始。所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不仅使得万物一一复苏,也将这份温暖融入屠苏酒,送进了人们的口中。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百姓在桃木板上新画上神符,插在门旁以求平安。诚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取胜“(《谈艺录》),全诗虽以描述为主,却能通过一种人尽皆知的情状,展现作者独树一帜的思想。

总体而言,王安石主要秉承的是儒家思想,尤其对《诗大序》颇有赞赏,称“其言约而明,肆而深,要当精思而熟讲之尔“(《答韩求仁书》)。而这首诗所表达的内涵正印证了《序》中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透过诗人之眼,我们可以看到平民辞旧迎新之际的欢乐气氛,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百姓生活平安幸福的祈愿。

二、事件:除旧布新的变革之志

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或许我们应当透过言辞表面,去挖掘其更深层的意蕴。

除了展现新年新气象之外,此诗总让人想起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二者想要传达的实则都是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的道理。那么这个“新事物“有何特指呢?

知人论世。此诗约写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时王安石初拜宰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著名的变法。北宋初期,社会矛盾日益深化;在王安石推行的政策下,全国上下开始实行青苗法、免役法、将兵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初期收获了显著的成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王安石把变法比作“爆竹““春风““新桃“,言语中不仅有着对除旧布新的自信,亦不乏自矜之意。

三、不尽人意的结局与客观评价

那么,这位踌躇满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领导的变革结果如何呢?学过历史的同学都知道,熙宁变法后来遇到四面八方大大小小的阻力,以失败告终。中学教材还告诉我们,列宁曾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但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句话单看来不过是一句中立的评价。而追溯至原文,其出现于《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下的一个注释中:“普列汉诺夫同志在《日志》第五期中警告俄国不要重蹈王安石的覆辙(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原来列宁只是将王安石作为一个负面典型而已,由此褒贬之意立见。

若不以今人的眼光多加苛求,王安石在他的时代具有改革意识,的确是有前瞻与灼见的,但考虑到秦时商鞅早有变法之事,王安石实际上是对前人的接续罢了。令人欣慰的是,千百年后,当我们再读此诗,早已不再局限于其政治功利的一面,而被诗歌传达的崭新气象所吸引;“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被写入对联,为人所津津乐道。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