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喜欢东北作家萧红?萧红为什么在汪恩甲单方面解除婚约后,还与汪恩甲同居并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为什么喜欢东北作家萧红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

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萧军和萧红都出生于民国时期,青年时期结识后曾同居过一段时间。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萧红的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他们曾于1933年合著发表过小说散文集《跋涉》,并且在东北地区写作发表了很多抗战文学作品。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萧军去了延安,萧红随后东渡日本求学,两人就此分开。

萧红的才华,令萧军爱慕。当然,也有萧红的容貌在内。后来,正值哈尔滨发大水,萧红逃了出来,义无反顾挺着大肚子和萧军住在一起,他们在一起六年比翼双飞,在文坛上奠定了“二萧”地位。萧军刻苦努力,其文章却反响平平;萧红则凭着天赋,引起鲁迅的高度赏识。这使萧军将一切怒气和妒忌撒到萧红身上,把她视作自己的敌对。他殴打她,她忍气吞声;他出轨了,她咬着牙原谅;她没有自己的朋友,他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她的世界里只有他。多爱的大男人萧军,他的心,他的爱,好像一团火,燃着时是真切,灭了时就只剩灰烬。他从未为谁停留,他爱女人,却从来不是哪一个女人。她决定离开,到岛国之上寻求解脱和清净,一方面想好好写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彼此能重新清醒起来、重头挽回这段感情。她还是给他不断写信,又一日日等待着回信,然而他的信是那么的少。后来萧红到了日本去,一方面想清静下来好好写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彼此能重新审视这段感情。然而萧军竟然不顾伦常和舆论地爱上了一位朋友的妻子,自此二萧两人的感情终是千疮百孔。

他轻轻吹口气,那爱就散了,比风季的改变更轻易。如他所言:“爱便爱,不爱便丢开。于是,谁也没有继续停留的意义。恍如一梦的爱,曾光照着这残忍与昏暗世界的爱,不落一丝纠缠不舍,就此完结。后来,她为他产下婴儿,却是刚降生便死去了,仿佛那些,无力却残忍的回忆,永远地,死去了,不留任何余地。分手后,萧红嫁给了端木。端木看起来脉脉温情,比萧军细腻,却也生性懦弱,对爱不敢言不敢追。两种反差,更使萧红茫然。萧红曾在和端木的婚礼上说——她只求能过上正常老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打闹、没有背叛和嫉妒,有的只是互相体谅、爱护、包容。这已经是女人对于婚姻的最低下限。可偏偏造化弄人,她和端木的婚后生活依旧颠沛流离,矛盾重重。情感的不如意,生活的动荡,早年多产的身体让萧红如秋叶般迅速衰败,重疾缠身。依旧相信曾经的挚爱萧军只要收到她的信,就会“身披铠甲、踏着祥云”千里万里来救她。可现实却如天雷般又一次次将她从幻想中打落,带着满身心的伤痕香消玉殒。萧红到死都没能得到她想要的夫妻生活和她一直想要的爱情。

萧红,多么坚强,她的心好像充满了悲愤的城,用女人的善良,女人的隐忍,坚持着书写,那些不停止,不消亡地声嘶力竭地喊叫。在这世上不幸的人很多,男人也会遭遇不幸,可女人的遇人不淑,总会更引人垂怜和关注。在被男权所掌握的那个旧时代中,女人的不幸,到底有何其多是有关乎男人的呢?也许这是永无答案的追问。萧红的笔下,不乏种种例证,她控诉、揭露着,决绝的毫不留情面。她在夜的世界里,洞悉着,逆也顺受,顺也顺受的国民的悲哀,又在暗无天日的生活真相下,回忆天真的小女孩,用她一尘不染的晶亮双眼,去读着埋伏着悲凉和残酷的人世。

而萧红,她明明懂得女人所命定的不幸与局限,却无法不痴痴守着候着着一个又一个亲手害她变得不幸的男人。谁让你遇见了,那一个人?谁让你的双眼,甘愿在白日里失了明?但一切的历练和遭受,绝不是没有意义的发生。爱情,在细枝末节里都保存了彼此的温度和青春。毕竟,两个人的相遇已是多么幸运的事,哪怕那将是致命的危险或是毁灭性的灾难。

无怨无悔,或许是所有准备相爱的人应有的素质。无须责怪无须怨恨,如果结局让我们落下了眼泪。只要,珍惜的时刻,有真实的心疼,有不弃的勇气,有相知相依,即使不过温暖的幻觉。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萧红为什么在汪恩甲单方面解除婚约后,还与汪恩甲同居并怀孕

萧红去北京去求学,读高中,陆禹舜是她的表哥,两人关系不错,但不是恋人。在经济上萧红靠陆禹舜接济,后来陆禹舜的家人不再给他钱了,这时汪恩甲来北京找萧红,萧红同意和汪回呼兰,当时汪家不接纳萧红,萧红家也把萧红推至门外,掐断了萧红的供给。最后导致汪恩甲与萧红私奔同居,这些都是无奈之举。

说萧红遇人不淑也对,她一生遇到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也不能说是人渣,他们都是在不同的时间相遇的,当时有的是出于无奈,比如,汪恩甲,有的是出于爱,比如,萧军,对端木蕻良不完全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受伤,萧红和萧军在一起六年,萧军的大男子主义的粗暴,让萧红忍受不了,端木从中插足,最后导致和端木结合。客死他乡主要是因为战争,庸医误诊造成的。萧红从小就追求知识,求学,追求平等,主张婚姻自主,向往爱情,对爱情也够专一,她一生就爱萧军,始终对萧军抱有希望,但总是让她失望。因为环境不给她做主,因为命运不给她机会。因为战争她三十一岁客死香港,英年早逝。留下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成为永恒。

谁也别在萧红的感情领域做文章,那个年代造就了萧红,萧红也不愧于那个年代。她能做到的,谁还能做到?在兵荒马乱中留下的不朽,今天还说这些有啥用呢?不管怎样,萧红有过爱情,有多少人对爱情这个奢侈品望而却步呢?

如何评价民国才女萧红

我是萧红故乡的人,我为呼兰出现一位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感到骄傲和光荣。萧红的人生是凄凉的一生,抗争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人生。她仅仅在人世间31年,却是留下了《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多部作品。呼兰小城养育了萧红,萧红的《呼兰河传》让呼兰名扬海内外,所以说,萧红是伟大的作家,东北进步作家的杰出代表。我写过萧红的有关文章,也期望文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