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10本好书(非常值得收藏
发布时间: 2023-07-11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我们通过书籍得到包罗万象的知识,

却未必了解关于书本身的知识。

书籍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却常将自己的历史隐藏其中。

书是怎么来的,

如何发展的,

我们应该怎样去选书、读书?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关于读书的10种好书,关于读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于读书的喜怒哀乐,关于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阅读史》

[加拿大]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吴昌杰 译

阅读是为了活着。

一整页的篇幅,以“最后一页”的名义,只抄录了福楼拜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最后一页”却置于卷首的醒目位置,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展开全文

2.《诗言志辨 经典常谈》

朱自清 著

《诗言志辨》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作,《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3.《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钱穆 著

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将来此书,应该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今天的中国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我是对每一个识字读书人而说。

——钱穆

4.《古今名人读书法》

张明仁 编著

本书采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读书心得,列为八百余则,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适之,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便于检索。书末附相关书目数十种,并介绍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内容之优劣,尤便查考。

本书最早于1940年由本馆以繁体竖排形式出版,后又多次重印。本次改成简体横排形式出版,只做了少量必要的校订,内容并无增删。

5.《读书是件好玩的事》

陈平原 著

不管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只要能读出乐趣来,就是好事。

在我看来,读书讲趣味,比讲方法、讲宗旨,要重要得多。

——陈平原

《读书是件好玩的事》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读书三部曲”之一。

他从自己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经验中拈出“好玩”二字,旨在将“读书”这件事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说得透彻且有趣,不想将读书升华到正襟危坐、艰苦卓绝的地步,而是希望 开卷有益,开卷有趣,以趣味始,以趣味终。

此次增订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共分四辑,将读书、评书、写书、出书中的观察体悟详加评述,也寄予了作者劝学警勉的拳拳苦心,由此也折射出整个社会及文化生态的变化。 本书即是这样一本洞幽烛微又举重若轻的读书之书。

6.《温儒敏谈读书》

温儒敏 著

建议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

就学生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途径,这可能是终身受益的好品位,一种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

让更多的语文老师成为“读书种子”,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准。

7.《朱永新谈读书》

朱永新 著

本书是朱永新先生读书思想的全新整理,按照读者需求,以“谈读书”为核心,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成长、读书方法四个维度, 畅谈读书理念,分享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推介阅读书目。

爱书的孩子背后往往有爱读书的父母。儿童是通过榜样来学习的。对孩子说“给我读书”一百遍,不如自己捧起书籍读给孩子看,更不如与孩子一起读。这也是新教育强调亲子共读的原因。大人读书时专注的神态和满足的表情,大人之间讨论书中的人物与故事,亲子之间交流共读的心得,这些做法会比简单地把书丢给孩子,或者直接把书“喂”给孩子,更能够把孩子带进阅读的世界。

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听故事走进书的世界,从而成为读者的。孩子因为喜欢书中的故事,慢慢认识了书中的文字,借助这些文字,又慢慢走进了其他书籍,发现了新的故事。所以,儿童阅读其实并不是从自己独立阅读开始,而是从“听读”开始。父母可以把讲故事作为激发孩子阅读愿望的主要方法。

8.《牛津阅读手册》

[美] 亚历山大·波拉塞克 [美] 瑞贝卡·特雷曼 编

陈明瑶 程甜 译

这本书综合了从视觉科学到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阅读主题的研究,强调运用认知方法来揭示阅读过程的工作原理。对阅读、阅读教学或阅读障碍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将从中获益。

9.《破产书商札记》

[英] 威廉·扬·达泠著,王强译

本书是威廉·扬·达泠作品的首次引进,全书构思精巧,仿佛一幕幕情景剧,最终却以这位经历过“一战”的书商的自杀戛然而止,回忆其日常不乏巧思,回忆其结局又不免唏嘘。

本书脚注堪称一部英美文学史,译者在文学方面功力深厚,几乎做到能注则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获得一种共时性与历时性纵横交错的磅礴之感。

本书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先生的第一本译作,他说:“原来,翻译,竟是一场足不出户即可跨越时空的别样人生。”

10.《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 莫提默·J.艾德勒 [美] 查尔斯·范多伦 著

郝明义 朱衣 译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

“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有可能读懂。

译者、著名出版家郝明义先生说:

一口气读完,有两种强烈的感受。

先是羞耻。

我是个做出版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完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 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我在初高中青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 何其有幸。

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就帮我就读书这件事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 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就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和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 END -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转载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感谢原创。如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告知,我会及时更正。

读书|思考|感悟

把时间交给阅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