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简介(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小伙伴都想去该地游玩,那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达岭长城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曾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八达岭长城也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 文化 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八达岭长城基本信息
  门票

  票价

  1、门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0元

  普通优惠门票:学生凭有效证件(不含成教) 20元

  60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 20元

  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 20元

  享社会保障金人员凭领取证 20元

  淡季(11月1日~来年3月31日):35元

  普通优惠门票:学生凭有效证件(不含成教) 17.5元

  60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 17.5元

  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 17.5元

  享社会保障金人员凭领取证 17.5元

  2、索道票

  单程:60元;往返:80元

  优惠政策

  1、身高1.2米以下 儿童 免票。

  2、年满60岁(含)的老人凭有效证件,学生凭学生证,可享受旺季25元,淡季20元的优惠票价。

  3、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旅游时节

  春秋两季,春季,百花盛开,温度宜人,是登长城的最好季节;北京的秋季虽然较短,但也是北京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此时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尤其是十月下旬( 霜降 前后)至十一月上旬,红叶正浓,此时登长城可赏满山红叶。
  八达岭长城交通推荐
  公交

  1、919路公交车,票价12元。

  德胜门—延庆 早上6:00发车 末班车 19:00。

  延庆—德胜门 早上5:00发车 末班车 18:30。

  2、877(空调车),6:00-17:00,发于德胜门,12元。

  3、877(普通车),6:00-17:00,发于德胜门,7元。

  旅游专线

  北京有很多旅游专线前往八达岭长城。

  游一路发于前门;游一支发于丰南马场;游二发于北京站;游二支发于崇文门;游三发于东大桥;游三支发于郎家园;游四发于动物园;游五发于前门西大桥;游五支发于颐和园。

  S2线动车组

  市内在北京北站乘坐S2线至八达岭。

  票价:一站5元,两站以上6元。

看了八达岭长城的人还看了

1. 八达岭长城有哪些景点介绍

2. 八达岭长城有哪些景点

3. 长城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

4. 八达岭长城旅游攻略精选

5. 八达岭长城游记精选

6. 八达岭长城英文导游词

八达岭长城简介历史 八达岭长城历史简介

1、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长城之一。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

2、八达岭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亲征等等,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泪洒八达岭、詹天佑在八达岭主持修筑中国自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孙中山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等,为今天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和珍贵的回忆。

3、城墙: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垛口之间距离约1米。垛口的砖是特制的,一边为斜边,码在口上,呈扇面状,外宽内窄,观察面大。

敌楼: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了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

4、墩台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简介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1、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2、据《史记》记载和文物工作者普查,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

3、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