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想法教学反思(“一个教师不懂自我反思,就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这句话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一个教师不懂自我反思,就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这句话如何理解

一个教师不懂反思,很难有真正的成长。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一个人你要成熟而有智慧,就要懂得反思,经常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你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教师更是如此。教师作为专业性强的职业,并不是人人可以做的。做一个好教师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炼,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发现不足并改进,才能慢慢成长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的话:“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教师之所以是教师,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教师,就在这个“喻”字上。什么是喻?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生僻的知识生活化(或曰经验化),零碎的知识条理化………不仅仅指教师能这样去讲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能这样学习。这是从知识传授层面理解什么喻。

《学记》的这段文字从启发学生层面谈了什么是喻,什么是善喻。导而弗牵,就是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怎么走,然后让学自己去走,不要牵着学生的手直到目的地。路是学生走,知识是学生学,教师的作用就在“导”,“导”就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学生能不能兴趣盎然的去走?能不能克服重重障碍探索着走到目的地?方向偏了怎么办?都需要教师恰到好处不着痕迹的“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感到每当需要人指点的时候,你就不失时机的出现了。学生会亲近你,离不开你,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这就是导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就是多多鼓励,少压抑。鼓励,就是告诉学生你做对了,可以继续。压抑学生多了,学生就不敢做了,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做对太难了,兴趣也就慢慢消失了。学生常常得到鼓励,兴趣大增,学习起来也觉得容易。强而弗易则易啊。

开而弗达,就是循循善诱,打开学生思路,不直接说出结论,给出答案,而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思考的习惯,也善于思考了。这就是“开而弗达则思”。

能达到和、易、思这三点,就是善喻。能做到善喻,就成优秀教师——善喻的君子。

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哪一条不要经过千百次“实践一一改进一一再实践一一再改进”,才能运用自如。离开了反思,哪有改进呢?哪里要改进?怎么改进?这都是深刻反思后,才有的。可以说,沒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长。

对于“分层教学法”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把握好学段,小学阶段不适合分层教学,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的塑造期,分层表面上有利于孩子知识的掌握,但是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非常大的,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差生,而一旦有了这个思维定势,孩子势必陷入一个危险的境地,弊端凸显特别明显!

在初中适当分层教学,我觉得是有一定好处的,当然这个要做好前期严密细致的规划,要分年级、分学科,还要努力做到让学生自主选择,另外,要以加强为主。做到强科更强、弱科渐强、新科加强,循序渐进!

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既不伤害自尊,又达到了学习目的。操作时一定要因校制宜,有的放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