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新剧扑街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光明县,一个满地大坑套小坑的县。

上一几任县长为了业绩虚报数据。

明明只有十一头奶牛,被虚构成了八百头奶牛的养殖场,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产业,骗来了巨额补贴,也留下了巨大亏空。

轮到上一任县长蒋新民,踩着前几任一起留下的财政大坑,面对中央巡视组,他没能力填坑,只好“打补丁”:

奶牛不够就去借,借不到就用黄牛刷黑白色…

如此手段,自然骗不过巡视组,蒋县长落马,心中却全是委屈:

前几任一届一届虚构的数据,轮到我背黑锅?

前人扔烟头,烫了后面人的脚,踩着挪不了还不敢说。

展开全文

毕竟前几任县长已经荣升成了领导,蒋新民委屈得“有理有据”,在他看来,这大坑套小坑的光明县谁来都填不平。

真的吗?

正午阳光倾力打造二十大献礼剧,编剧专门挂职县委半年体验生活,全明星阵容顶级飙戏,《县委大院》迎来了最帅的县长梅晓歌——

胡歌。

来到这满地是坑的光明县,梅晓歌白天考察现状晚上查看办公室撰写的讲话稿,两相对比,梅晓歌不由得眉头紧皱:

县财政亏空严重,处处捉襟见肘,甚至医院已经拖欠工资;

县里法兰厂环保设备不到位要关停,不关停会污染水源,关停了工人就没有收入,环保与经济矛盾重重;

老城区拆迁、乡村迁坟均遭遇阻力,房地产开发跟不上,县里经济规划无法转动;

这么多阻力在讲话稿中无影无踪,稿件里通篇是不实际的经济指标和粉饰现状。

起高调、喊口号、拍身材脯、立军令状,新官上任的讲话稿一般采用这种模式。

这一套人人都会,慷慨激昂之外全无解决问题的对策,梅晓歌决定坚决不用这一套:

降低指标、直面现实、制定对策、真抓实干。

没有点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和韧劲,怎么能当好“父母官”?

梅晓歌找对了方向开启了他的“升级打怪”之旅:

钉子户不同意搬迁坐地要价,拿出油坊的账本硬说自己年营业额超百万。

拿到账本扫一眼,梅晓歌就发现了问题,近几年原材料进货价没有波动,一眼就认出是新做的假账。

有了假账,县委艾书记一着“查税”出手,一击必杀。

迁坟村民意见很大,工作无法推进。

梅晓歌面对群众把利弊一条一条讲透彻、讲清楚:

迁走祖坟,可以盖更大的医院,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也为当地招引更多的人才。

有了县长的真心交流,老干部、老党员带头签字迁坟,事情摆脱焦灼步步推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梅县长有整套县委大院来帮,用真情感、真数据、真实干填平光明县大大小小每一个坑。

剧集开播就引爆话题,收视率仅次于电视,胡歌也成为主旋律题材中最帅县长。

只是随着播出剧集越来越多,围绕剧集的讨论热烈却逐渐呈现两极分化:

真实VS悬浮。

编剧挂职半年体验生活确实卓有成效,剧中县委大院办公楼里的职场戏细节十分抓人:

会议现场的讨论发言中,身处不同职位的人发言风格和内容都泾渭分明。

发言内容更是紧贴剧情,字字句句全是业务。

几场会议的戏看下来,不少观众表示:

上班开会,回家再看这个,感觉自己加了个班!

甚至梅晓歌看报告的一段,弹幕里就飘过:

行间距不对、字体不对、页边距不对、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字体字号都不对……

一看就是公文写手的怨念由灵魂而来。

剧中对县委大院办公楼中的人物做派、对话、工作内容刻画相当细致,并且巧妙利用县委萌新

林志为(张新成饰)的视角逐一呈现。

从林志为刚刚报到,到他第一次参加会议,再到第一次为领导整理材料、撰写稿件,一件件职场新人的初体验带出的是县委大院办公机关的工作日常。

这份由生涩到熟悉的视角转换,想必就是编剧自己最深刻的体会。

从对县委大院体制职场的描摹呈现来说,

剧集绝对是纪录片级别的真实。

但是批评剧集悬浮的观众也并非没有道理。

剧中无论拆迁还是迁坟,甚至油坊老板半夜被墙砸伤都直接调动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赴现场。

倒不是说现实中各位县长都脱离群众,只是县委如此大一个管理机构,竟然事事都是一把手亲临?

剧中反复强调县委的领导都很忙,忙到没时间生活没时间睡觉,但县委一把手二把手应该忙的是更重要的大事,而不是对接居民拆迁、群众受伤这种级别的事情才对。

从这个角度,编剧体验生活半年,还是没有体会到一个县委机构运转的精髓,依然在用一个实习生的眼光看待县委大院里形形色色的公务员的工作内容。

群星VS群戏

本剧的阵容堪称年度最豪华阵容:

黄磊、尤勇、王骁、刘涛、万茜、吴越、李光洁……

随便拉出一个配角,都是可以在任何一部剧中挑大梁的主角。

众星云集,还都是扎实的演技派,剧中几乎每一场戏都可以作为演技教科书:

吕青山(黄磊饰)和梅晓歌吃面一幕,两个人的谈话动作,明里暗里的试探和揣摩。

一个作为旧人要提醒新人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

一个作为新人,要获得旧人的信任还要阐明自己的计划。

哪怕是倒醋的两下传递,都表达着细微的人物交锋。

还有

乔胜利(王骁饰)的独角戏,更是精湛到让人叫绝。

许久不回家,进了门发现妻子早已领着孩子回了娘家。犹豫之下,放弃给妻子打电话,而是打给岳父侧面问候。

煮了饺子独自吃,却被人扔石头砸了自家的玻璃,生气又束手无措的隔着窗户说了两句,气愤之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妻子要带着孩子回娘家。

短短一段独角戏,没有多余的台词也没有多余的动作,王骁在最短的时间里立住了这个看似光鲜实则艰苦的基层公务员形象。

但是群星飙戏就一定能凑出一台好戏吗?

当观众对比本剧和《网民的名义》、《山海情》的时候普遍觉得,本剧的故事散碎庞杂,没有主线没有核心,完全不及前两部作品精彩。

群星塑造了县委大院和光明县的群像,但演技不能挽救故事的硬伤。

相比《网民的名义》和《山海情》有明确的故事主线,《县委大院》把日常当主线的立意就削弱了剧集的整体感,呈现出的效果就是每个角色都狠重要,每个支线都成了主线。

不过琐碎虽然是剧情的缺点,却也为剧集增添了一份真实感,多少天天感慨想要考公的观众追了本剧之后感觉到体制内工作太累?

考公绝不是曾经人们幻想中的喝茶看报纸、悠闲等退休,而是剧中描述的那样为了群众的利益和生活奔波劳碌,是调节拆迁的补偿谁家多十平米、谁家少晒了太阳;

是求遍自己的朋友圈求一个领导视察的机会;

是天天和颜悦色与拆迁户商量,却冷不防被对方写了举报信……

县委大院里各位领导干部焦头烂额的日常,恰好正是新一代党员干部的新风貌,也正是新一代体制人的“地气”。

抓住了地气,这份县委大院的日常再琐碎也是瑕不掩瑜。

那么胡歌这么帅的县长到底行不行?

追了再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