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六院何小虎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
发布时间: 2023-07-11

2月28日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评选结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何小虎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飞机装配车间钳工王魁元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

何小虎、王魁元两人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也是陕西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何小虎所在公司是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制生产企业。他参与研制生产的产品应用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探火工程、空间站建设和武器装备等为代表的各型号火箭发动机,相继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精密加工难题75项,获奖70项,申请专利18项,发表论文6篇,获得国际专利1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三秦工匠”等荣誉,被誉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心脏的精刻师”。

王魁元作为飞机装配车间钳工、高级技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主要从事钳工、无人机装配及系统集成工作,相继参与了20余种型号的无人机生产与制造,负责60周年和70周年国庆阅兵、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无人机方队的飞机装配和保障工作等任务,拥有专利10余项、技术革新5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等荣誉,被誉为“无人机的隐形翅膀”。

目前,我省已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药面整形工、高级技师徐立平,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研究院试制分厂钳工、高级技师张新停,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钣金构件厂飞机钣金工、高级技师李世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师、副研究馆员马宇,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装配操作工程师、飞机铆装钳工高级工胡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7107厂首席技师、高级技师刘湘宾和何小虎共7人入选“大国工匠”,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华商报记者 权曼

何小虎其人:

他生产的离心式喷嘴用于发射天和核心舱

何小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西发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西发公司是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制生产企业。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涡轮泵又是发动机的“心脏”,发动机燃烧系统更是火箭“心脏”的核心部组件,而何小虎就是这颗“心脏”的“精刻师”。

他从基层一线操作工干起,苦干实干加巧干,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挖掘新潜能。可以操作十多种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机床,从最传统的手工操作机床到公司精度最高的数控机床,甚至微米级的产品加工对于他来说都游刃有余。他共解决了75项发动机难题、获奖70项、申请专利18项、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6篇。

在半根头发丝大小的空间内实行三轴联动加工

2021年4月29日11时,“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了整整30年,何小虎生产的离心式喷嘴就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核心部件。

每个喷嘴均有12个直径为1.05mm的切向孔,尺寸精度误差全部要控制在0.005mm以内,每台发动机需要200余个喷嘴同时工作。喷嘴的传统加工不仅工序繁多且面临“四大难题”——精度低,毛刺多,合格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何小虎多次请教大学教授和相关专家一起试验激光加工等多种方案。经过百余次反复迭代,他将传统钻削改为铣削,在直径为0.05mm也就是半根头发丝大小的空间内实行三轴联动加工,最终精度完全达标。并利用车刀和磨头交叉去除毛刺方法,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式喷嘴无毛刺加工,将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达99.9%,效率提高两倍多,人员减少一半,每年节省成本上千万元,彻底解决了四大难题。该项技术已申请国防专利,同时也在我国首台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立下汗马功劳。

展开全文

他通过大量试验独创了一种冷却液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及车削加工技术,彻底解决了铌钨合金材料喷管精密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的世界级难题,由他撰写的《一种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公司首个国际专利授权。

负责加工的传动轴、轴承座等是姿控发动机、轨控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熟能生巧,艺无止境,何小虎在精益求精中练就炉火纯青之技。他负责加工的传动轴、轴承座等产品还是高新工程等武器系列的姿控发动机、轨控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传动轴和轴承座的精准性直接影响弹体俯仰、偏航、滚动控制,事关保家卫国之重器的快速响应、精准打击,容不得半点闪失。一个传动轴有72个齿,每个齿的精密程度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变轨精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变轨的精准性,是当时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他利用高精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将原来八道工序缩减为两道,将产品精度保证在0.001mm,使产品加工合格率和准确率提升至100%;在轴承座加工过程中,加工装备如何设计,强度、刚性、重量都需要细细考量,为此他自行设计了专业工装和刀具,不断总结试验并迭代优化,最终创新性改变了近30年的加工方法,实现了由普通手工设备向数控自动化设备的转化,效率提升4倍多,精度为0.002mm,产品表面基本和镜子表面一样光滑,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不仅保证了武器型号的精准打击,又确保了后续大批量的战略需求。

带领更多年轻人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是何小虎最高兴的事情。他积极组织青年职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先后带徒20多名,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9人,1人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人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0人获陕西省技术能手。

有一种实干叫中国制造,有一种传承叫工匠精神。何小虎常说: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业绩。他将继续执着专注,追求卓越,以青春热血书写技能报国、航天报国的华彩人生。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