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人(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都是春秋战国名人他们都有何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都是春秋战国名人他们都有何关系

众所周知,以上几位都是诸子百家里面的翘楚。诸子百家里面有史书记载的一共有189家,提问者所说五人包含了三家——儒家、道家、兵家。

本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但是文学造诣有限,根据历史常识用最浅显的话语给大家梳理一下他们的关系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正如我们经常所述的孔孟之道说的就是儒家思想。老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两人的思想大部分相同,但亦有许多不同。至于孙子也就是孙武,是兵家至尊,著名的军事家。

诸子百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孔子、老子、孙子属于春秋时期,而孟子和庄子生活于战国时代。

所以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先来看一看同时代的人的关系,再来看一看同派系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各家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孔子、老子、孙子的关系。

孔子:儒家思想最集大成者,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老子:道家思想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孙子:兵家思想开创者,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三人的关系:三人的共性只有一点就是生于同一个时代,但三个人之中孔子和老子有交集,而孔子、老子都不曾与孙子有交集。

孔子和老子的关系

也算师徒关系,老子是师,孔子是徒,有名的就是问道于老子。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带弟子南宫敬叔前去拜望老子并向老子求教。孔子见老子时是三十五岁,志向远大,自信自负,满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孔子的优点。这也是孔子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少年走到今天,成为很有学问的、很有理想、很有前途的青年的一个前提,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所以老子告诉他,你要学会变通。你要学会认识时事。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可以,一个人做成事情,除了自己有才干、有理想,有信念,你还得要会把握时事,要顺时而动。

孟子和庄子的关系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和庄子同属于战国时期的任务,孟子是儒家思想仅次于孔子的存在,而庄子是道家思想仅次于老子的存在。两者的地位旗鼓相当,孟子长庄子2岁,年龄也相仿。但这两位先贤似乎是中华文明这枚硬币的两个面,相互依存,但永不会面。又犹如两颗璀璨的流星,平行地滑过,始终没有交集,但从不同角度同时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夜空。

孔子和孟子的关系

孔子有个徒弟叫曾子,孔子有个孙子叫子思,曾子是子思的老师,子思是孟子的老师。
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其中,孔子是众所周知的至圣先师,继承周公的“德”,发现了“仁”与“礼”,他把人的价值性(明显不同于巫、鬼的一面)比如说仁义礼智信,高扬了起来。可是,据说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中两家的继承者。
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儒家的“仁”义,一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性方面进一步做了自己的论证,比如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等四心,并提出“性善”论.二是明确提出了政权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当人心不在统治者身上时,造反是合理的。比如说商汤诛桀、武王伐纣。

所以孟子更偏于政治的仁政,发扬也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孔子之后儒家最有成就的一位。

老子和庄子的关系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其实世人都成老子和庄子为“老庄”,说明二人在道家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老子创立了道教的话,庄子就是老子理论的继承者和延伸者。因为庄子有自己的一套观点。

五人共同的关系

老子和庄子一个是道家的开创者一个是道家得继承人,老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孔子曾求教于老子,两人的思想和而不同,孔子和孟子思想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兵家创始人孙子也有“取于人”的哲学思想,这跟孟子的“人和”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孙子和孟子不属于一个时代,所以可以说他们的思想各自独立又有相互渗透,互相学习的关系。

大家觉得呢?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都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候,秦国名将如云,他们开疆拓土,勇猛杀敌,为秦国的最终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战功。以下列举了几位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著名的几位将领和他们的战绩。

秦穆公:

孟明视,秦相百里奚之子,他在秦穆公时与晋囯打战,前期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还是战胜了晋囯,使秦国跻身于春秋强国之中,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孟明视一辈子就打赢了一次晋囯,就为秦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电视剧《春秋列国》孟视明剧照

秦孝公:

商鞅:本是卫国人,所以也称卫鞅,后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实行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352年,秦孝公认命商鞅为大良造,帅兵攻占魏国旧都安邑,公元前341年。商鞅率兵打败魏国公子卬,魏惠文王被迫割让土地求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秦国旧贵族势力反扑,杀了商鞅。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秦惠文王

公子疾:秦惠文王的弟弟,人称樗里疾。公元前330年,带领秦军攻下魏国的曲沃。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攻秦,樗里疾带军大破韩魏赵三国军队,斩首八万。公元前314年,联合魏章攻楚,为秦国夺取了汉中。樗里疾也为秦国挖掘出不少将才,如司马错、白起、魏冉,这些人在战国时都是大名鼎鼎。公元前300年,樗里疾在秦国去世。

电视剧《大秦帝国》樗里疾剧照

司马错:陕西韩城人,是《史记》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本是秦武关守将,公元前318年,被樗里疾调往函谷关前线,跟随樗里疾大破五国攻秦联军。公元前316年,在秦国朝堂,和秦相张仪争执是先东出还是先灭蜀,最后秦惠文王采用了司马错的建议,最后由司马错领兵灭蜀中的巴苴两国。从此使秦国除了关中平原,又多了个蜀中粮仓,使秦国的综合实力提升了一个档次。公元前280年,率军攻楚,夺取楚国的上庸和汉水以北。

电视剧《芈月传》司马错剧照

秦昭襄王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被誉为秦国“战神”,一生打仗无败绩。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中,白起率领12万秦军,以少胜多,大败魏韩联军24万。公元前279年,白起伐楚,夺取楚国新旧二度鄢郢(屈原就是这时候跳江的),焚烧了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夷陵是楚国的祖宗墓地所在),从此楚国在也对秦国构不成威胁。秦国封白起为“武安君”,意思是能抚养战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所以称武安君。公元前273年,白起率领秦军大破韩、魏、赵三国,斩首十三万。公元前258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括领衔的赵军,杀赵军45万之众。从此以后,山东六国没有一个可以和秦国抗衡。白起一生经历大小战争七十多次,斩杀六国兵士上百万人。为秦国达到削弱六国的目的,也为秦始皇的统一铺垫了道路。公元前257年,白起由于抗命,拒不出战,被秦昭襄王赐剑自刎。结束了自己战功赫赫的一生。

电视剧《大秦帝国》白起剧照

秦始皇

王翦、王贲父子:战国时秦国名将,其中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今陕西富平人,秦国统一六国,王翦、王贲父子就灭了五个国家。公元前229年,王翦帅兵攻打赵国,同赵国名将,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交手,双方僵持了一年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