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绰号(《水浒传》中作者为什么要给人物起绰号,有什么寓意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水浒传》中作者为什么要给人物起绰号,有什么寓意吗

这不是单纯水浒传里有,在我记忆里家里的老人们都大号,过去那叫贺号得摆上几棹都是些有头面人物到场:但是是一经文人雅士的美画,他们们的大号就丰富多彩了,到了民间那是,土号这不足为奇,就连玉帝老儿都有,当今社会更是五花八门

水浒传中哪些人的绰号别有用意

人物绰号是《水浒传》的一大特色,梁山108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绰号,施耐庵也给一些江湖人物起了绰号。鲁智深头一天到东京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就有一帮泼皮来搅扰,为头的两个叫过街鼠张三、青草蛇李四。这两个小人物的绰号很鲜明,符合他们小偷小摸的泼皮身份。其他如蒋忠的绰号是蒋门神,郑屠则被金翠莲叫做镇关西,阳谷县人因武大郎身材长相而叫他“三寸钉、谷树皮”,等等。

市井人物的绰号很直接,就是其身份状貌的概括和精确描述,以强化角色的个性特色。梁山泊人物的绰号也有这样的特点,是用来直接点明其状貌、身份、性格、武功特点的,比如,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这些绰号是最一般的起法,平白如话,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很切合人物特征。但是,施耐庵并没有完全按照民间惯例,给梁山人物其绰号,而是在几个关键人物中,以绰号隐含更深层次的意义,以表达其创作思想和主题。

下面,举几个比较特殊的人物绰号,来解析一番其中的用意与《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九纹龙史进

这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施耐庵把他的绰号叫做“九纹龙”。从文字上看,这个绰号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史进身上确实纹着九条龙。但是,读一读原著,找一找这个绰号的来由,就不是文字表面那么简单了。史太公说:

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怄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从史太公的介绍来看,因为史进爱刺枪使棒,气死了母亲,便在他身上刺了九条龙。这个逻辑是讲不通的,刺枪使棒与纹身并没有因果关系,否则,梁山好汉人人身上都得刺花了。那么,史进身上为什么会刺九条龙呢?或者说,这个绰号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施耐庵《水浒传》正版原著与现在大部分通行本不一样,在正文之前有一首开篇词,其中有这样一句,道明了这部著作的主题思想:“评议前王并后帝”。所以,在“洪太尉误走妖魔”之前,施耐庵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写起,再点到宋太宗、宋真宗,然后才写到宋仁宗嘉佑三年时误走了妖魔。写罢嘉佑三年的故事,接着又点到了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三位北宋皇帝。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宣和年间,宋徽宗自然是要出场的,而且,施耐庵对这个皇帝毫不客气的进行了抨击。然而,续书《征四寇》却反施耐庵、反水浒,竟然将宋徽宗写成了一个好皇帝。这样的评议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简直比《荡寇志》还反水浒。

数到这里,已经有八位北宋皇帝了。《大宋宣和遗事》说,宋徽宗第一次去李师师家,企图隐秘身份,便叫人通报说“赵八郎”求见。那么,“赵九郎”是否也被施耐庵评议了呢?

九天玄女庙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情节,说的是宋江见到石桥下面有“二龙相戏”场景,还被青衣女使推了下去。这两条戏水之龙,隐含的就是宋徽宗、宋钦宗争权误国,然后坐井观天的历史。

至此,北宋九代皇帝悉数登场亮相,施耐庵都给予了或长或短的评语。所以,“九纹龙”就是北宋九朝皇帝的含义。史进第一个出场,便隐藏着施耐庵的创作意图,他不过是借梁山好汉的故事,揭示北宋由盛转衰、由太平转为乱世历史进程,及其亡国的祸端根由。

花和尚鲁智深

这个绰号与史进一样,也是因为身上刺有花纹而得名。但是,书中写得很清楚,鲁智深脊背上的刺花早在做提辖的时候就有了,那鲁达又为何不叫“花提辖”呢?

个中原因很简单,提辖是真的,和尚是假的,花和尚就是“假和尚”的意思,只要一查字典“花”的含义就很明白了。

鲁达在小种经略相公府中做提辖,实际上就是个后勤管理人员,整天在集市酒楼茶肆中穿梭,是在为经略相公府办理后勤杂务。提辖这个官名在北宋时期是没有的,南宋时才在榷场中设置提辖,就是个市场管理官员。提辖这个称谓后来才被引入官府,负责管理库房、采办杂务等工作。所以,鲁达是个货真价实的提辖,施耐庵挪借了南宋的官名而已。

因为鲁达就是个真提辖,即便脊背上有刺花,也不叫“花提辖”。因其工作职责,便跟郑屠混得很熟了,茶肆酒楼都非常熟悉这个常客,鲁达经常赊账并非以势压人,而是熟客生意,赊账很方便。说不定遇到公款接待,一并冲销了也大有可能。

其实,“花和尚”还不仅仅只是假和尚的意思,其中还隐藏着更深的含义。

有一回,鲁智深下山到市井铁匠铺请“待诏”打一条水磨禅杖,斤两不多不少,恰是六十二斤。这个数字并非像108、72、36等等,不是一个特殊的常用数字,所以,这条禅杖的斤两就是施耐庵在暗示我们,鲁智深的故事发生在宣和二年。为什么呢?

误走妖魔的那一年是嘉佑三年,加上禅杖斤两62,这就到了宣和二年了。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北宋与金国签订了“宋金海上之盟”,相约夹击辽国。而辽国灭亡后,金兵迅速南下,靖康之耻爆发。所以,铁匠铺的掌柜的按照民间叫法应该是“待招”,而被施耐庵改做“待诏”。

鲁智深从铁匠铺出来后,施耐庵特地让他吃了半条狗,因为,宋徽宗属狗,也曾下诏在全国范围内禁吃狗肉。

种种信息暗示,花和尚与北宋历史有关。其中,最大的关联就是主导“宋金海上之盟”,并直接导致靖康之难的大宦官童贯。

书中,鲁达亲口对郑屠说,“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原来,鲁达才是镇关西,这个绰号并不是郑屠的。历史上,确实有人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此人便是童贯。《宋史》记载,童贯曾经做过走马承受这个官职,“审五路事宜”。走马承受这个官名在宋徽宗政和六年时改为“廉访使”,“廉”通“覝 ”,是察看的意思,童贯“审五路事宜”,岂不就是“五路廉访使”吗?

史书上说,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此人高度疑似“花太监”。

玉麒麟卢俊义

先来读一段《水浒传》原文:

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看那马时,又是一匹好马。但见: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冲得阵,跳得溪,喜战鼓,性如君子;负得重,走得远,惯嘶风,必是龙媒。胜如伍相梨花马,赛过秦王白玉驹。左阵上急先锋索超兜住马,搦着金蘸斧,立马在阵前。

这是索超与杨志在大名府比武时的一段描写,李成担心索超败给杨志,便把他的战马借给索超骑了。这匹马有什么特征呢?施耐庵说得明白,“如同北海玉麒麟”。所以,卢俊义的绰号就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千里龙驹。

以这个绰号命名卢俊义,并非是说他本人有这等厉害,而是赋予了“玉麒麟”特殊的含义。

引出玉麒麟的,并非史文恭,更不是晁天王,而是金毛犬段景住。宋江在晁盖法事期间,就因大名府和尚大圆的提醒,想起了早就放在心中的一件大事:请卢俊义上山。这个想法应当在晁盖活着的时候就有了,这样,就排除了宋江请卢俊义入伙,就是为了活捉史文恭给晁盖报仇这个目的。

宋江在芒砀山收降樊瑞后,回师梁山,途经金沙滩时,遇到了段景住。金毛犬说,他是一个盗马贼,经常到北地盗马,这回偷了金国王子的坐骑照夜玉狮子,前来进献。于是,宋江心中暗喜。宋江为什么会暗喜呢?因为,得了段景住,梁山的战马问题就有办法解决了。

在宋金辽长期对抗中,马匹一直是被番外限制的战略物资,北宋军力不强大与此大有关系。因而,在熙宁新政中,王安石特别制定和推行“保马法”以摆脱辽国控制,强化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宋江要做大梁山,必须确保骑兵实力,这样才“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一个卢俊义是拯救不了梁山的,宋江绝对不会因为山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