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通称帝后,为何封草贼乐伯通为官?萧铣入蜀攻李孝恭时,李子通为什么敢趁机占江
发布时间: 2023-07-06

李子通称帝后,为何封草贼乐伯通为官

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说的就是李子通的身世。李子通本来就是个土匪,还是一个不咋出名的土匪,历史上也没有太多的记载。这个乐伯通呢,是跟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土匪。所以,李子通称帝之后,肯定是想重用自己熟悉的人。

李子通小的时候比较穷,基本上就靠着打渔为生。但是这个孩子非常的善良,比较乐于助人。有的时候,他看见村子里有老人提着非常沉重的东西走路的时候,李子通都会上前帮一把,只要是自己能帮到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有点闲钱的时候,就会去帮助别人,一点都埠小区。但是这个人爱憎分明,如果有人对自己不好,那他肯定是记仇。

隋朝末年的时候,乡里有个贼寇首领非常厉害。李子通呢,也是一个武力比较高的人,于是他就跟着这个贼寇首领了。但是李子通非常的重情义,只要是跟他一个乡的,他都会尽心尽力的去保护他们。虽然说干这一行的都比较粗鲁残忍,但是李子通却和这些人截然相反。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得到民心。半年时间,他就能自己拉扯一支一万人的队伍了。

于是,这个贼寇首领心里就很不舒服,就不太信任他。李子通也很识趣,他就决定离开这个组织了。经过几场战争之后,李子通的队伍更加壮大了,他就自称首领了。这个乐伯通呢,表现也很出色,在队伍里也是一个既忠诚又卖命的人,所以,李子通称帝之后自然还会继续重用他。

萧铣入蜀攻李孝恭时,李子通为什么敢趁机占江都

李孝恭在巴蜀的日子十分悠闲,无烦心事,时常四处走走,如到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唠唠嗑,喝喝茶。巴蜀这地方,自古以来就适合屯兵,易守难攻。如果没有当地的向导,你也在深山老林找不着北。正因如此,当时中原正战火连连,巴蜀却世外桃源一般。



李孝恭喜欢喝酒,还必须有那么几个美女相陪,相当于现在喜欢泡KTV和夜总会,而且所有开销都是国家给报销。

不过,李孝恭每天必须关注的必有国家大事。

如619年的二月,好吃人肉的朱粲归顺唐朝,还被封为楚王;江都老大陈棱归降,被封为扬州总管了;夷陵郡的许绍(湖北安陆人)率三郡降唐等等。

三郡,相当于今天黔安、武陵、澧阳三郡,黔安在武德元年已经改名叫黔州,即重庆彭水县和涪川县;武陵郡即沅水下游地区的临沅、沅南、汉寿、龙阳四县;澧阳即现在湖南的澧县。

而这个许绍曾与李渊同门师兄弟,见同门带着几个县作为大礼投奔自己,李渊非常高兴,随即封老许为峡州(湖北宜昌)刺史,赐安陆公爵。

当然,李孝恭还关注一些小道消息。如萧铣的梁国动向等。619年九月,萧铣听说李孝恭驻扎巴蜀,且小日子还过得不错。萧铣不服气,命水陆两路大军进取巴蜀,陆路是大将杨道生,水路是水军司令陈普环。

梁国军队想取巴蜀,须经宜昌,而驻守宜昌的恰好是李渊同门许绍。

要怪就怪萧铣行动前没有摸清许绍的底细,要知道此人可不是好惹的。

对于许绍却很了解萧铣,懒得亲自动手,只叫自己儿子许智仁和录事参军李弘节率军迎战。果然胖揍萧铣的水陆两路军,水军司令员陈普环好不容易爬上岸,却东窜西窜的迷了路,最后被活捉。



噩耗传回大梁首都江陵,萧铣也是吓得够呛,改进攻为防守,赶忙派重兵防守江陵门户--荆门、安蜀。

许绍没恼火,反倒是李渊不淡定了,好你小子萧铣啊,咱没去惹你,你到先来惹我?于是派李靖收拾萧铣。

对于李靖军事才能,后人评价都是相当之高的。收到诏令后,李靖立刻出发,途径金州(陕西安康)时恰逢唐庐江王李瑗正同邓世洛的几万蛮兵在厮杀,于是他顺手帮李瑗解决掉了邓世洛,然后才抵达宜昌。

按李渊的计划,李靖应按时抵达夔州(重庆奉节),再从夔州再出发袭击萧铣。可在宜昌,双方就干上了。

当时萧铣在宜昌外围驻扎重兵,拦住了李靖去路。李靖只好在宜昌陪许邵喝茶下棋。

李渊得知此事后,认为李靖故意违抗命令,不再前进,于是准备派刺客秘密潜入宜昌干掉李靖。

在聊天中,许邵感到李靖的确不一般,连忙上奏李渊,替李靖开罪请罪。

李渊这才放过了李靖。

就在李靖、许邵与萧铣对峙之时,占据历阳(安徽和县)的杜伏威、江都的陈棱、海陵(江苏泰州)的李子通都想趁人之危,攻取萧铣的江南。要知道,江南是块肥肉,稍稍压榨一下就流油。当时江南地区除了大地主萧铣,还有二地主太平楚政权的林世弘。

最先动手的是李子通,可从他的地盘到江南,前面还隔着个江都的陈棱。于是,李子通亲率大军包围江都。

实际上,早在一年半之前,宇文化及北上时就将江都搜刮完了。因此,当时奉命留守江都的陈棱,早已没钱没人没粮,一穷二白。

现在陈棱好不容易积累了点家业,却被李子通觊觎,咋办?此时陈棱安徽和县的沈法兴和浙江湖州的杜伏威,想请两人帮忙。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陈棱只能给以上两家送去自己的儿子作抵押,请求他们出兵帮忙。

有了“人质”,一切都好办。很快,沈法兴之子沈纶与杜伏威各率几万大军驰援江都。

虽然沈法兴和杜伏威都打着抗李援陈的旗帜,但实际上两人都心知肚明:得了江都,可以从淮南进军江南。要不是江都这块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你就是把刀架沈法兴和杜伏威两人的脖上,他们也不会来援助陈棱。

杜伏威率军军驻扎于清流,沈纶率军驻扎于扬子(江苏仪征),两人相隔仅几十里路。

此时江都外围,李子通、沈纶、杜伏威谁也不想先动手。好像谁先动就谁就先死似的。于是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等待时机。

最沉不住气的是李子通,因为他来攻江都时,根本没带多少粮草,再这样耗下去迟早会出事。于是,军中毛文琛献计说:大王你去找一些有南方口音的士兵,有湖州口音的最好,找来后给他们换上沈军的衣甲,然后打着沈军的大旗去攻击杜伏威。

李子通认为此计不错,决定依计行事。果然,来援助江都的沈纶、杜伏威很快就互殴起来。

李子通一边看热闹,一边派军攻取了江都。

气不过的陈棱只好带着残兵归顺杜伏威。

拿下江都后,李子通趁势袭击沈纶,打得沈纶丢盔弃甲,连夜逃回浙江。

619年九月,见势不妙的杜伏威也收兵撤回安徽,没几天却突然向李渊递交了投降书。

李孝恭得知此好消息后,认为江南萧铣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面对突然上书请降杜伏威,尽管没有亲自前往长安递交降书,但李渊还是十分开心,封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



“上书请降”与“上朝请降”是有本质区别的。“上书请降”就是虽然我表面是你的军队,但是在我的军营里还是我说了算;“上朝请降”就是将家底全部交给对方,一切听对方安排。此时,杜伏威的淮南“王国”和李渊的大唐,基本上就处于“上书请降”阶层。直到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才去长安正式上朝,那时他才是真正投降了唐朝。

唐武德初年率领唐军消灭李子通势力的是谁

唐武德初年,消灭李子通势力的是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杜伏威的大将王雄诞。

武德四年,投降唐朝不久的杜伏威派遣辅公祏、王雄诞等讨伐李子通。辅公祏在溧水将李子通打得大败,之后,辅公祏本想乘胜追击,却又被李子通打得大败,吓得躲在堡垒里不敢出来。

这时,大将王雄诞劝辅公祏,李子通军队没有营垒,平时习惯打了胜仗不设防备,如果晚上偷袭一定能够取胜。吓破胆的辅公祏却并不听从王雄诞的意见。于是,王雄诞晚上带着一百多名家丁,暗中放火,偷袭李子通,并把他打得大败。

李子通逃到独松岭依险而守。王雄诞派遣手下将领陈当率领一千多人,登上高出,多多树立旗帜,晚上又在山间多树火把,给李子通以强大心理压力。李子通十分害怕,烧掉营垒逃跑,想要退保杭州。王雄诞乘胜追击击败李子通,并俘虏了他,将其押送长安。

在此战中,王雄诞表现可圈可点,有勇有谋,这样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大唐初期本来应该有一番作为。但却受到小人陷害,不幸早逝。原来此战后不久,杜伏威奉命进京,留下了辅公祏、王雄诞。辅公祏想要趁机谋反,把计划告诉了王雄诞,王雄诞不同意,他说,现在天下刚刚太平,吴王(杜伏威)又在京城,国家声威正盛,在那里都可以尽忠,又怎么能做灭族的事呢,我只有一死,不敢从命。辅公祏知道王雄诞不可能顺从自己,就杀死了他。王雄诞平常爱兵如子,又能约束士兵,爱护百姓,他死的时候,士兵、百姓没有不流泪的。

辅公祏谋反后,不久就被唐将李孝恭击败,在逃跑的路上被乡下人捉住,送往丹阳斩首。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