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最终结局如何?骆宾王以鹅做了一首诗成名天下,有以鸡做的同样的诗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最终结局如何

谢邀

清人陈熙晋云:‘’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如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一生。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唐朝文学家。字观光,别称骆临海。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高宗时历官武功、长安主簿,临海县丞,仪风三年(678年),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仵武后,遭诬,以贪赃罪下狱。 后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坐事辞官。光宅元年(684年),参加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活动,为徐敬业记事并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见到《讨武曌檄》后称:‘’奇才,奇才!‘’叹到:有此文才,反令他流落不偶,这岂非宰相之过么!

骆宾王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悲愤哀怨及建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其名作《帝京篇》篇幅长大,多词赋铺排,‘’当时以为绝唱‘’。

‘’初唐四杰‘’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他们‘’以文章齐名天下‘’。杜甫评价:‘’举天悲富骆 ,近代惜卢王‘’。 ‘’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传有《骆宾王集》郄云卿编,十卷。 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全集》本,最为完善。

关于骆宾王结局,大致有几种说法:

一是,兵败后骆宾王遁去,不知所终。《唐书本传》;郄云卿《骆宾王文集序》;《新唐书-骆宾王传》。

二是,被杀。《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游国恩、王起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三是,投水而死。张鷟《朝野金载》卷一,说“宾王后与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

四是,遁入空门,出家为僧。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遇到一个老和尚替他对了两联妙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据说此人就是骆宾王。事出唐人孟索的《本事诗》。这个传说为后人广泛采纳。

综上所述,骆宾王结局还是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实际上大诗人无论怎样的结局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他那才华盖世,文采四溢的诗篇,已经达到了‘’不废江河万古流‘’之境界!

骆宾王以鹅做了一首诗成名天下,有以鸡做的同样的诗吗

试写:咏鸡(新韵)

鸡,鸡,鸡,

威风红绵衣。

一鸣惊宇宙,

双翼举国旗。

为什么骆宾王的《咏鹅》,第一句只有三个字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得先了解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

咏鹅,这首诗是骆宾王7岁的时候写的一首诗,或许在当时都不能称之为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能算是打油诗,但是为什么就被流传下来了呢?

这首诗写作时间是在初唐,在初唐,那时候还不特别重视格律平仄,所以对这首诗,也就不能拿诗词格律的要求去看待,再说,一个七岁的小孩,能把一件事,一个物象,透过精简的文字组合,表达描写的那么贴切生动,本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看看这首诗,一首儿话诗,在我们小时候都是拿来启蒙读物。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过来就是:东边游过来一群鹅,他们通体洁白,形体优雅,一个个高傲的挺着脖子,向天高歌。春天来了,春水泛绿,他那白色的羽毛浮在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轻柔的拨开水波,留下一道道涟漪。这是多么美丽的一番景致啊,和适,安详。

在我们小时候,还学过一首启蒙,也是特别的浅显直白,给小孩一讲,小孩也能懂,那就是诗佛王维的《画》:

画 作者:王维 (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还有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所以,存在即合理。

这些趣意盎然的诗句,我倒觉得应该多一些,多给孩子们讲一些,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孩子们在欢乐中爱上他,生活中爱上他,而不是压一副重担给他们。

记得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所以,看问题,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时代在更替,眼光需丈量。

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工整,手法是独特,修辞造句,用典转折是挺好,但是能够欣赏的人真的很少,不是说不好,我们应该要有雅俗共赏的心态。

欢迎关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