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地图(求东汉末年州郡图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求东汉末年州郡图

东汉末年州郡图如下:

1、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2、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原因:

1、在政治上,东汉末年进入了外戚与宦官轮流干政专权的局面,政治黑暗,社会混乱,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而后来刘焉建议将各州的刺史改成州牧,增加地方权力,让州牧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在经济上,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东汉帝国的一大特点,豪强地主世代为官,又手握了大量的金钱和田地,依靠权势恃强凌弱欺凌百姓,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3、在军事上,募兵制度给地方豪强和官吏造成武装割据局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国】东汉末年的地图,越详细越好

东汉末年地图,

东汉地图,东汉末年一般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但是还是东汉,曹丞相虽然占着半壁江山,但还是汉相。刘皇叔还是皇帝叔叔,孙家也只是破虏将军。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废帝才是东汉灭亡。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蜀国最强盛时期时,三国地图是怎样的

三国(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汉朝末年时期的世界地图

汉朝末年的世界地图就是东汉末年的世界地图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1、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2、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扩展资料: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扩土,史称汉武盛世,至昭宣时期西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3年新莽覆灭。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确立与民休息的国策,开创了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